APP下载

西江苗寨景区组织冲突的时空分异研究

2017-04-11

思想战线 2017年3期
关键词:羊排苗寨西江

胡 莹

西江苗寨景区组织冲突的时空分异研究

胡 莹

西江苗寨景区的组织冲突是一个时空交错的动态发展体系。时间上体现核心冲突从“社会冲突”到“经济+社会”冲突的复合性变化;空间上体现片区之间由于资源差异导致的不均衡发展所产生的冲突空间差异。

西江苗寨;组织冲突;时空分异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民族村寨成为旅游景区。村寨景区化所导致的矛盾与冲突逐步凸显,成为影响村寨社区乃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西江苗寨景区作为村寨旅游发展的典型,在旅游经济实现飞跃式发展的过程中,村寨社会体系与整体经济环境之间关系的不协调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较为集中而突出。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冲突的本质与特点,是解决西江苗寨景区内组织冲突的关键。本文从组织冲突的视角,通过对景区内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西江苗寨景区内组织冲突的时空分异。

一、案例地选择与研究方法

西江苗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一个苗族村寨,距雷山县城36千米,距州府凯里35千米,2016年统计的人口数据是1 378户5 282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故有“千户苗寨”之称。西江苗寨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又被称为“苗都”。西江苗寨拥有苗族传统的“水-树-寨-人”四素同构的自然生态景观,与苗族传统生态观相融合,形成相对独立的村寨生态环境,并保持着相对完整性。西江苗寨景区2008年建成,内部分为南贵、羊排、平寨、东引4个片区。其典型性体现在:一是旅游发展对村寨社会环境改变的典型性;二是其组织复合形态形成的典型性;三是其具有完整的组织冲突体系的代表性。这些都为组织冲突的时空分异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研究样本。

冲突是一个关系体相互作用的运动变化过程。它反映主体空间范围内的关系作用,也在时间发展过程中体现出阶段性特征。西江苗寨从村寨到旅游景区的变化,本质是社会生态环境关系的变化。即从原来的农业社会环境向“农业+旅游经济”复合型社会环境转变。在此过程中,村寨物理格局功能、原住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社会组织形态、深层的组织主体关系也逐步变化。在村寨主体与环境的互动适应过程中,各层次类型的矛盾冲突随之产生,时空交错的冲突体系成为西江苗寨内主体与环境关系的表现形式。

针对西江苗寨旅游发展过程中所产生冲突的具体情况,笔者在分析归纳前期调研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冲突调查问卷,于2017年1月12~20日到西江景区进行了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以4个片区的划分为基础,分别在各片区内进行街巷随机问卷与入户问卷调查。同时展开随机的入户深度访谈。共发放问卷120份,所有问卷均当场完成回收,有效问卷117份,其中南贵片区24份,平寨片区31份,东引片区29份,羊排片区33份。发放的117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占47.9%,女性占52.1%;从事旅游经营的人员多为女性,与抽查比例相对应;年龄以20~50岁的人为主;为保证对冲突情况了解的真实度,被调查者都是西江本地人,主体为农民,占70.9%,文化程度集中于初中及以下,占63.3%;家庭生计方式的主体依然是农业生产为主,旅游经营为辅;被调查村民97%为苗族。被调查村民的情况反映了西江景区的基本特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作为组织冲突时空分异研究的依据。

二、组织冲突的时空分异分析

(一)组织冲突的时间差异分析

1.旅游开发前的村寨组织冲突分析

旅游未大规模开发的阶段,西江的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经济水平低,村民收入很低。村寨内组织结构和关系简单。农耕为主的物质收入体系与旅游开发前的西江社会生态环境是协调一致的。传统的苗族文化中的“均质”体系基本维持,所以,社会生态体系中的各个组织和群体的关系也比较协调稳定。这个阶段,西江的核心矛盾是社会性矛盾与纠纷。问卷专门针对“旅游发展前的矛盾冲突”内容进行了调查,该项内容可以多选。结果显示:选择“日常生活矛盾”的有55人,占47%;选择“田地房产矛盾”的有44人,占37.6%(这里的“田地房产矛盾”是相对单纯的社会属性矛盾);选择“自然村寨之间的公共事务矛盾”的有30人,占25.6%。大约有90%的村民认为,旅游发展前的西江社会是比较稳定的。

旅游发展前,西江村内的社会矛盾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层是家庭单位层面的矛盾,主要包括:家庭内部的老人赡养与分家纠纷、宅基地纠纷、婚姻纠纷;第二层是自然村寨之间和内部不同家庭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承包地边界问题和农田用水纠纷;第三层是整个西江社会环境内的一般矛盾,它包括其他各类日常事务、经济、个人、社会的纠纷。上述矛盾纠纷中,第三层的一般性日常生活矛盾居多。而家庭内部或之间的矛盾,由于村寨社会内部各个宗亲关系的协调处理,一般都可以把矛盾有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以很少发展为群体性矛盾和事件。西江苗寨社会内部社会生态基本是处于相对协调稳定的阶段,社会内部各群体、组织间的关系是互补和协调的。矛盾的核心是社会性事物矛盾,混合有一定经济纠纷。矛盾的激烈程度不高,而且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同时,村寨内部的自生组织和政府管理组织之间,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态体系,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联结关系,但政府管理层组织没有从根本上对西江村寨资源与内部经济利益进行控制和渗透。

2.旅游发展之后的景区组织冲突分析

2008年是西江旅游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分水岭。以前,由于外部环境和物质条件的限制,西江苗寨旅游一直处于缓慢的自发展状态。借贵州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的契机,西江成为知名景区,旅游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发生快速变化。针对景区内组织冲突的具体情况,笔者设立“现在景区内最突出的矛盾冲突”这一调查内容,并让被调查者对冲突的激烈程度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排在首位的冲突是“村民与管理者的矛盾”,117人中有104人选择,而且在按照“冲突激烈度”排序时,有57人把这个矛盾排在第一位;第二是“田地房产矛盾”,有101人选择,其中有37人将其放在第一位;第三是“村民之间的矛盾”,有84人选择;第四是“旅游经营的矛盾”,有78人选择;第五位是“村寨之间的公共事务矛盾”,有52人选择;而农业社会时期的主要矛盾“日常生活矛盾”与“家庭矛盾”则排在最后,分别只有20人和15人选择。

西江景区的冲突是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各关系主体之间关系状态的表现。从冲突的表现看,主要是经济利益分配不均所导致的经济冲突,也是核心冲突。从组织关系来分析,其冲突分为三层。一是管理层与村民的矛盾;二是同一层级自然村寨间的矛盾冲突;三是村寨内部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西江景区的首要矛盾“村民与管理者的矛盾”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土地征用、景区门票收益分配、房屋问题、经营的垄断。其产生的原因是:管理层通过管理决策、规制和利益分配的制定等行为,从西江苗寨景区的各项旅游收入中,直接获取或间接挤压村民共同收入来逐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随着景区开发建设的逐步深入,管理层对整个景区资源与权力的控制日益加强。在此过程中,村民对于自身利益与权益的被侵犯认知也逐步明确,与管理层的矛盾冲突逐步升级扩大。与村民内部矛盾相比,村民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冲突涉及苗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均质主义,所以是最根本、最激烈的冲突。矛盾的第二位“田地房产矛盾”与以前的内涵有差别。旅游发展以前也有田地房产矛盾,但是都属于单纯的农业用地范围。现在的田地房产矛盾绝大部分是由于旅游开发原因,为争取建房指标扩建宾馆客栈,以及修建宾馆、旅游经营过程中的占地引起的矛盾,是经济属性的矛盾。访谈中,听到最多的意见就是:“建房的指标是每年固定的,我们申请了好几年了,就是不批!我们家人多、房子旧,想建房,申请多年都没有批准。”可以看出“田地房产矛盾”是包含在“村民与管理者的矛盾”之中的。同时,“村民之间的矛盾”也不是单纯的日常生活矛盾,而转变为旅游经济收入差距造成的贫富差距矛盾与旅游经营矛盾。深究这些矛盾的内在联系,都源于旅游发展所引起的经济关系正在西江社会内部形成。所以,目前西江景区的冲突是以“村民与管理者”“村民之间田地房产”矛盾为核心,以经济性冲突为主体的“经济+社会”复合冲突体系。这与其存在的社会生态环境相对应。

(二)组织冲突的空间差异分析

1.村寨片区的功能变化与特点

旅游开发前,西江苗寨包括羊排、东引、南贵、平寨4个行政村和8个自然寨。旅游开发以后,4个行政村在行政上合并为1个行政村,统一为西江村,旅游规划为西江景区。景区内分为4个片区,即:羊排片区、东引片区、南贵片区、平寨片区。其中包括羊排、也东、也通、东引、平寨、也薅、南贵、乌嘎(也称欧嘎)8个自然村寨。旅游开发以前的农业社会,4个片区只有区位条件的差别,性质和功能都是一样的。旅游发展以后,景区格局在地理位置上变化不大,但各片区的格局和功能却发生了本质变化。体现为:其一,由于旅游资源定位,羊排、东引片区苗族建筑相对密集,且体现苗族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成为主体景观。其二,南贵片区位于羊排、东引片区的对面,管理局在南贵片区上部建设景观台。由于占据了很好的观赏位置,成为游客主住宿区。其三,也东村与平寨片区位于白水河与古街的两边,地处村寨的中心位置,加之旅游开发的商铺,成为主要核心商业区与游客休闲、娱乐集中地。旅游发展收益最大的是南贵和平寨。平均年收入南贵最多,达到10.96万元,平寨9.39万元,羊排与东引较少,分别是3.6万元和4.5万元,收入只是南贵的一半还不到。以旅游经营为主要收入的36个家庭中,南贵的24个人中就有13个,占到一半以上。平寨的31人中有10个,而羊排和东引的62人中一共才有13个,分别是羊排7个,东引6个。以农业为主要收入的60人中,东引有18人,羊排19人。而纯农业生产的8人中有6人来自羊排片区。南贵片区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建房出租给外来投资者开酒店宾馆;平寨片区的主要收入也来自于房租,区别是平寨片区是商业街将房屋出租给投资者或本地其他片区村民用于旅游商品销售,或者餐饮、休闲酒吧等。羊排与东引由于建筑较为密集,保有苗族传统建筑的完整性。在成为景观区的同时失去了旅游经营的优势,使得羊排与东引片区的村民通过旅游经营获益较少。他们多半是通过为南贵或者平寨片区村寨打工,跑运输来获得收入。旅游发展过程中,西江苗寨景区内各片区在功能变化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物质关系。

2.景区内各片区冲突差异分析

旅游资源规划与市场选择对于西江景区内4个片区的功能有了新的定位,原生村寨社会关系被打破,各片区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不同的物质关系特点。村民在对此关系适应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矛盾冲突。对此,笔者设计了“旅游经营矛盾”“贫富差距矛盾”“邻里纠纷”“日常社会事务矛盾”4个选项,对“村民之间最突出的矛盾冲突”的内容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羊排33人中有22人(67%)、东引29人中有17人(59%)、平寨31人中有20人(65%)、南贵24人中有16人(67%),选择了“贫富差距矛盾”,均居4个选项之首(如羊排有10人、东引有7人、平寨有2人、南贵有12人选择了“邻里纠纷”),反映出村民整体内部最大的冲突是“贫富差距矛盾”,村寨内部处于不同经济利益团体的差距明显,村寨内部群体分化出现。集中表现于:为争取更多客源而出现的竞争建房导致的矛盾;村民在销售旅游商品、开办农家乐时因争夺游客产生的矛盾与冲突。访谈过程中,很多村民都说:“村民之间的关系变了,不像以前讲感情,现在讲的是钱!”从表面看4个片区都没有差别,深入分析“贫富差距矛盾”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空间规划差异导致功能和收入差异。调查了解到,进入西江的游客大部分都集中在平寨片沿街的商业区,住宿也多选择能看对面村寨主体景观的南贵与平寨农家乐。南贵与平寨的村民多数收入来源为房屋的租金,少的1年7~8万元,多的1年30万元甚至更多。他们修建房子框架,然后租给外来投资者经营民宿酒店。2014年,平寨片区古街的商铺多的月租可以达到5万元,少的也有一两万。而羊排与东引,因为房屋比较密集,扩建条件差。另外没有修建游览道路,村寨内坡陡路烂,可进入性差。总体接待条件差,游客少。靠近山顶的地方基本没有游客。村民靠农耕和与旅游相关劳务为生。对于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南贵和平寨的收入明显较羊排与东引多。旅游规划形成了羊排和东引对南贵、平寨的内部对立状态。景区内曾出现过东引上寨的村民集体关灯,为的是不让住在对面南贵片区的游客观赏夜景。

从“旅游经营矛盾”的选择中可以看出片区之间的差异。羊排片区内的也东村与平寨片区内的村民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的人数多,所以他们接触和了解的旅游经营矛盾比其他两个片区多,有9人(27%)和12人(39%)选择。南贵片区虽然家庭收入高,旅游发展收益明显,但他们多是以房东的身份获益,直接参与旅游经营过程的人并不多,所以只有4人(17%)选择;而东引片区由于区位和参与度的劣势,导致参与度和收益都低,所以对旅游经营的矛盾接触少,只有4人(14%)选择。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景区整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核心矛盾之下,村寨内部的各个片区之间因为物质关系的变化也产生了不同的矛盾冲突,体现出冲突的空间差异性。

三、结 论

西江苗寨景区是一个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村寨空间功能叠加基础上形成的复合的组织系统,景区内组织主体与环境适应互动所产生的组织冲突也体现出系统性。在时间发展顺序上,体现整体的核心冲突从“社会冲突”到“经济+社会”冲突的属性复合化,与其社会环境关系相对应。在空间上,由于景区内旅游规划形成的片区功能差异导致发展不平衡,进而产生各片区冲突的空间差异。西江苗寨景区的组织冲突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系统,体现时空分异的特点。从西江景区冲突构成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证实组织冲突是组织主体之间关系状态的体现,通过对组织冲突的本质与发展的整体研究,把握其发展规律和特点,才能进一步对景区组织冲突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责任编辑 廖国强)

A Study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in 0rganizational Conflict at Xijiang Miao Villages Scenic Area

HU Ying

The conflict that happened at Xijiang Miao Ethnic Villages scenic spot represents a dynamic development system of time and space. In time, it reflects the complex changes when the core conflict turns from a “social conflict”into an “economic + social”one. In space, it embodies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that have resulted from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cenic area due to their unequal share of the resources.

Xijiang Miao Ethnic Villages,organizational conflict,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胡 莹,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云南 昆明,650091)。

C912.2

A

1001-778X(2017)03-0094-04

猜你喜欢

羊排苗寨西江
苗寨晨曲 袁峰 中国画 178cm×145cm 2020年
甘南记事
西江苗寨
提神解毒的薄荷酱小羊排
苗寨小记
千户苗寨的早市
姑姑家里吃羊排
大美西江
情满西江 放飞梦想——西江中心小学简介
情满西江 放飞梦想——西江中心小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