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化世界中的全球变暖及其治理困境
——巴黎气候会议之后的气候治理逻辑

2017-04-11

思想战线 2017年3期
关键词:气候

郁 乐

变化世界中的全球变暖及其治理困境
——巴黎气候会议之后的气候治理逻辑

郁 乐

巴黎气候会议之后全球变暖的治理方案与行动中,虽然风险心理与预警原则是减排行动的基石,但是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随着全球经济危机、政治动荡与化石能源价格的连锁变化,世界各主要国家与人民的关切也发生了明显转移,气候治理的紧迫性与可行性以及全球集体行动的约束条件与利益期待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的减速,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的价格在可见的未来将维持低位,必然推动化石能源消费的增加。这一趋势将决定性地影响着全面减排的前景。事实上,努力治污,适度减排,通过发展经济来最终提升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才是真正审慎可行的选择。

全球变暖;不确定性;变化世界;决策困境;治理逻辑

全球变暖及其减排治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核心关切问题,它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事实或者共识了。从问题的提出到如今,相关争论与博弈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科学研究及其相关争议,深度卷入了经济利益、政治博弈与道德甚至宗教情感。但是,如同任何需要所有人承担责任并在共同规划下行动的问题一样,舆论、会议与宣言层出不穷,但有实际效果的真实行动始终差强人意。巴黎气候大会召开以来,“国家自主贡献”作为协议核心成果,“内容与目标并无约束力”;*夏堃堡:《巴黎气候大会取得了哪些成果?》,《环境经济》2016年1月。各方均称“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或者称此次会议为“全球减排的誓师大会”。众所周知,随着全球经济低迷与安全状况恶化,破产国家与难民浪潮威胁日增,人们需要关注与应对的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对全球变暖的关注有明显的降温趋势。与此同时,近几年全球变暖怀疑论的相关观点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人们注意到气候变化科学问题中的诸多不确定性。气候科学中诸多不确定的因果关系与当前世界中诸多确定的现实困境,让全球气候治理的统一规划与行动的“风险-成本-收益”格局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同时,经济危机、政治动荡与化石能源价格的连锁变化,使得世界各国政府与人民的主要关切问题也发生了转移,气候治理的紧迫性与可行性以及全球集体行动的约束条件与利益期待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一、全球变暖怀疑论者及其相关质疑

全球变暖怀疑论者的质疑、论据与替代方案,在变暖舆论热潮的话语氛围中是非常刺耳的,甚至被某些环保组织以及具有深刻的环保意识与情感的普通公众视为异端。事实上,在全球变暖相关科学问题中,“特别是CO2是否是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在国内外自始至终都存在很大的争议”。*杨新兴:《二氧化碳不是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前沿科学》2016年第1期。当前的舆论氛围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人们能够冷静地看待全球变暖问题了;或者也并不是因为能够真正地冷静下来,而是对某种风险的持续感知会造成与审美疲劳相类似的感知疲劳,遥远的风险与生活中切近的忧患与压力相比,已经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与关切了。因此,人们才能够从全球变暖的恐怖想象中抽身出来,仔细地反思相关气候科学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与全球变暖治理中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博弈。

全球变暖怀疑论者提出了一些逻辑上非常简单的质疑:首先,即使“1999~2008年全球变暖的停滞”*王绍武,罗 勇等:《近10年全球变暖停滞了吗?》,《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3月。论由于争议很多,可以先存而不谈,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变暖作为事实,应该如何解读?是地球气温波动历史的一部分呢,还是值得高度警惕与积极应对的危险趋势?严肃的科学研究也支持这一质疑。根据气候历史学家兰姆的研究,地球气温在漫长历史中确实是有波动的,中世纪就出现过变暖的时期:“中世纪暖期定位于中世纪鼎盛期的1000~1300年之间。……,这个温暖时期的温度高于‘正常期’1931~1960年的平均值1~2℃。在遥远的北方,温度要高出4℃。”*[德]沃尔夫冈·贝林格:《气候的文明史》,史 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86页。其次,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解读?是包括CO2在内的温室气体导致变暖呢,还是变暖导致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事实上,不仅仅是怀疑论者提出质疑,严肃的科学研究也对此关系有不同的解读:“不论是古气候记录的大气CO2浓度升高的时间滞后于升温的时间,还是古气候与近百年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幅度相近条件下,两者升温幅度存在约10倍的差异的事实,均不支持‘大气CO2尝试升高驱动了全球变暖’的观点”,不仅如此,反而有可能是“温度升高促进了大气CO2浓度的增加”。*范跃新,徐玲琳等:《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角度辨析大气CO2浓度与全球变暖关系》,《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年第1期。这一科学质疑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相反的观点(“温度升高促进了大气CO2浓度的增加”)成立,那么对全球变暖进行成本高昂的减排治理的根据就应该重新审视。这一质疑的证据是怀疑论者所有证据中最有力的一条:CO2上升的时间滞后于气温上升的时间,因此两者的因果关系需要仔细厘清。再次,即使人为活动排放的CO2是全球变暖的动因,那么,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认真审视:作为温室气体中的少数派,CO2对变暖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严肃的科学研究对此也有不同意见:“导致大气圈CO2气体的增加还有更重要的来源,即自然因素。它们是火山气体、泥火山气体、矿床中的气体(金属矿、盐矿、煤矿、石油天然气藏等),与地震、海啸、洋中脊、洋壳蛇纹石化有关的气体,以及与森林大火有关的地球排气等等。……相比之下,人类活动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很小的。”*张景廉,杜乐天等:《谁是“全球变暖”的主因——碳的自然排放源与地球化学循环及气候变化主因研究评述》,《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第2期。因此,即使上述因果关系(人为活动排放CO2,CO2导致变暖)都是肯定的,变暖过程能否通过人类少释放一点CO2的自我约束(相互约束)、在影响了经济发展与贫穷人群的生活水平及其与生活水平相关的各项基本权利的情况下,对变暖过程有明显的有效延缓?事实上,在当前的环境现实与舆论氛围中,对真正的污染物进行减排治理的重要性,似乎已经被全球变暖的舆论热潮掩盖了。这些环境污染物对发展中国家中的弱势群体的伤害是真实的,换句话说,这些污染物不是风险,而是事实,因而是不容忽视的。

怀疑论者违背了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盟国家所主导的主流环保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将全球变暖视为不可争议的,将通过全面减排来阻止全球变暖这一科学措施神圣化为政治正确,甚至成为某种充满宗教情感的观念。因此,怀疑论者一直以来受到猛烈的批评甚至排斥,直到“气候门”丑闻曝光,普罗大众才能够大规模地注意并听取不同的声音。在任何以科学事实及其因果关系为基础的政策选择与社会行动中,宽容与多元的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全面减排措施尤其是碳税制度的推行,将推高以廉价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全球经济运行的成本,对发展中国家与弱势群体是不利的。掌握着全球变暖的话语权力与道德优势的某些发达国家,同时还掌握了大部分低碳科技的专利,当然能够因此获得巨大的道德优势、话语权力与经济利益。事实上,这也是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盟国家在国际上争取大国地位的主要博弈策略,这一话语权力与经济利益也是历次气候谈判的博弈焦点。

二、不确定的与确定的:远虑与近忧

尽管人类在科学事业上取得了高度发达的成就,但是,气候科学的系统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却是每一位关注了天气预报的人都会有所感受的,因为这里涉及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问题:就历史上的气候状况而言,如果不能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时光不能倒流),那么回溯性研究就只能以重建模拟事件发生的模型来进行,而气候模型中的变量如此之多,以至于任何一个在当时曾经发生作用的变量有误差,这一回溯性研究的结论就有误差。因此,结论的确定性就只能以概率的方式来描述。以人们的生活常识来看,如果近期的天气预报都有误差,那么回顾数百年前以往的气候与预测未来的气候,其确定性能够达到何种程度就更难判断了。历史上大气中CO2含量是证明CO2排放导致变暖的证据链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但是,严肃的科学研究能够质疑以往历史的CO2含量,因为“不管是19世纪实测的CO2数据,还是冰芯里CO2浓度,都不能有力地说明工业革命前CO2浓度低于290ppm,且现在大气的CO2浓度为地球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值”,因此,“人类活动是影响全球气候的关键,这一观点仍有待证实”。*汪建君:《气候变化的另面观:谨慎看待CO2和全球变暖》,《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年第4期。

即使认为全球变暖确实是由人类排放的CO2气体驱动,减排治理刻不容缓的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报告,也在其中承认了如下一些不确定性:云层的反馈机制,热带流层对气温的影响;另外,太阳活动对气温的影响机制也是不确定性的主要源头。在报告的叙述中,用到的修饰性副词充满了“几乎可以肯定”“非常可能”“可能”等词汇,*[英]奈杰尔·劳森:《呼唤理性:全球变暖的冷思考》,戴 黍,李振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1~42页。用来陈述变暖的趋势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甚至气候科学界的专家们对同一个问题的认知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认知与观念被宣传甚至渲染,与学术共同体与经济-政治共同体的内在利益逻辑有着密切关系。总的来说,西方国家关于全球变暖的话语权力,塑造的关于全球变暖的政治正确以及由此获得的舆论影响,笼罩着前些年的变暖认知与风险恐惧。

与全球变暖相关气候科学中的不确定因素相比较,当前世界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确定的、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与社会安全的趋势,慢慢地在舆论氛围中争取了人们的注意力。全球变暖所描述的可怕未来是为远虑,而当前人们面对的生活世界中的紧迫问题即为近忧。自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与安全状况发生了令人不安的变化:经济危机向着世界经济的外围扩散,引发了产业链条上落后国家的破产与动荡,包括欧盟圈子内的落后国家与亚非拉资源出口型落后国家(委内瑞拉与蒙古已经破产)。不少南欧与拉美国家濒临破产,挣扎在如何维持经济的稳定与民众生活的基本水平不致继续恶化的边缘,否则国家稳定与社会安全即将成为问题。

巴黎气候会议的核心成果之一就是“国家自主贡献”,也就是各国根据自己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与未来前景,提出自愿减排的额度(NDCs)并接受检查与监督,即程序性方面的条款“五年一次的盘点周期、NDCs的交流(communication)和缔约方关于执行情况的报告”具有约束力,但是NDCs的“目标与内容并无约束力”。虽然“发达国家通过执行全经济范围的绝对减排指标带头减排”,*夏堃堡:《巴黎气候大会取得了哪些成果?》,《环境经济》2016年1月。但是,考虑到发达国家排放已达峰值,并且能够通过产业转移与技术优势实现减排,因此减排的重点与压力在发展中国家。当前,减少廉价化石能源的使用,推高经济运行的成本,以防止未来的被舆论渲染到恐慌程度但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气候危机,对于相关各发展中国家来说,需要在审慎考虑本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前景的情况下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在不确定的“远虑”与确定的“近忧”之间,到底哪一个能够吸引人们更多的关注与资源?在风险与利益交织的决策心理过程中,到手的利益比期望的利益必然具有更多的权重。因此,人们不太可能放弃当前某种实践方式带来的收益(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经济),转而去谋求巨大改变带来的可能收益。当前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基本上还是建立在使用廉价化石燃料的基础上,使用化石燃料的利益是确定的,而继续使用化石燃料的风险却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确定的(风险概念本身即意味着不确定的危险),并且这一风险是共同分担的。从损失的角度来看,在当前的经济中减少或者提高使用化石燃料成本的消极经济与社会后果是确定的,探索新能源的收益是不确定的(想一想太阳能企业当前的深度困境)。在这种成本-收益-风险矩阵为内在考量的决策机制中,各国政府与人民都没有理由放弃确定的利益去追求不确定的利益,也绝对不会以忍受确定的损失为代价去回避不确定的风险。因此,“国家自主贡献”的提出,意味着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考虑到自己的国情,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石油与天然气供应充足、价格继续保持低位的情况下,更是对清洁能源的市场地位施加了强大的挤出效应。

三、风险感知、怀疑精神与决策困境

在全球变暖以及其他环境问题对现代社会构成巨大风险的背景之下,现代社会学发明了“风险社会”概念来阐明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内在区别。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由财富分配及其形成的阶级结构与冲突方式来界定,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增加了风险的分配:“在现代化的连续进程中,‘财富-分配’社会的社会问题和冲突会开始和‘风险-分配’社会的相应因素结合起来。”*[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7页。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建构了全球化的交通与信息网络,形成了全球化的产业结构、消费市场与生态危机。不仅如此,现代生产方式对环境与生态的损害,“是完全逃脱人类感知能力的放射性、空气、水和食物中的毒素和污染物,以及相伴随的短期和长期的对植物、动物和人的影响。它们引致系统的、常常是不可逆的伤害,而且这些伤害一般是不可见的。”*[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但是,实际存在的风险本身是一回事(“一般是不可见的”),被专业知识建构与媒体舆论宣传的风险又是另一回事。被海量信息所淹没的普通公众获得的风险感知,与真实存在的风险有着很大区别。与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方式相伴而生的风险,在成为普通公众的风险感知的过程中,至少需要经过两个中间环节:科学知识对风险的建构与解释,以及舆论对风险的报道与渲染。普通公众并没有能力直接感知到潜藏在高度专业的科学知识与数据之后的风险,因为就风险概念的本质来讲,它并不是必然发生的事情,而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何种程度上可能发生?这就必须从概率的角度来理解了。但是,人们更加习惯通过因果关系与真实故事(个体经历)来理解世界。因此,媒体会在注意力经济的竞争压力之下,以夸张的方式铺陈各种可怕的变暖画面。事实上,前些年渲染的所谓冰川消失、海岸淹没与飓风袭击等变暖灾难并没有成为确定的科学事实;更为令人惊奇的是,1999~2008年变暖有所停滞,戈尔2007年在获诺贝尔和平奖时曾经预言,北极冰盖将要在7年后融化(“seven years from now”)。事实上,2014年北极冰盖还有所扩大:“北极冰盖的面积从391万平方公里增加到563万平方公里,增长了43个百分点。”*中国新闻网:《科学研究发现北极冰盖不减反增》,《青海科技》2014年第3期。

在恐慌心理下作出的决策,往往是非理性的,并非应对危机的恰当反应。宣传恐惧者往往能够从中受益;世界末日被预言了很多次,甚至20世纪70年代人们还为“全球变冷”而忧心忡忡。有论者指出,这种充满恐怖画面的舆论氛围“意图使我们相信全球变暖是人为的,是一场危机……环保宣传机构、环境机构,甚至媒体都在不遗余力地散播可怕的消息”。*S.Fred Singer and Dennis T. Avery, Unstoppable Global Warming , New York: Rowman and Little Field,2007,p.11.在人们的风险感知过程中,媒体舆论的风险想象是大众获得风险认知与恐惧情绪的决定性渠道,媒体的道德形象与话语权力背后,还可能隐藏着政治与商业利益。例如,地球的气温一直在波动,就气候对文明的影响而言,“变冷常常导致重大的社会动荡,而变暖却常引起文明的繁荣”。*[德]沃尔夫冈·贝林格:《气候的文明史》,史 军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52页。然而,IPCC报告与变暖舆论很少提及变暖的可能收益:“当温暖地区的损失有望超过收益时,寒冷地区的收益却远远超过损失。……IPCC报告虽然声称会综合考虑损失与收益,实际上却用了大量篇幅来讨论损失,对收益几乎只字不提。”*[英]奈杰尔·劳森:《呼唤理性:全球变暖的冷思考》,戴 黍,李振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媒体通过对信息渠道的垄断所形成的话语权,前些年支配了人们关于全球变暖的认知与情绪。在这种舆论氛围中,怀疑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怀疑论者深知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与人类知识的不确定性,对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否人为)与应对措施的可行性(成本高昂的治理方案是否能够达到预料的效果)提出质疑,有助于人们如同当年冷静地看待全球变冷预言一样地看待当前的全球变暖趋势:“我们应当牢记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假想的全球变冷的确信,这在仅仅一代人之后的当今显得多么荒谬。”*[德]沃尔夫冈·贝林格:《气候的文明史》,史 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39页。当然,当年的人们能够冷静地对待全球变冷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当时并没有如此发达的网络媒体与舆论效应,变冷恐慌并未像现在的变暖恐慌这样地广泛传播。

因此,对当前参与巴黎气候大会的世界各国来说,历届气候大会形成的共同行动的道德压力与心理期待,与当前各国面对的更为紧迫的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复杂局面,共同形成了难以抉择的决策困境。将各国“自主贡献”的减排总量加在一起,也只能勉强达到根据IPCC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将全球升温控制在3℃左右”,*夏堃堡:《巴黎气候大会取得了哪些成果?》,《环境经济》2016年1月。未能达成巴黎会议的协定所要求的将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

四、道德姿态、风险心理与利益逻辑

全球变暖本来应该作为纯粹由科学家团体进行研究与讨论而得出来的“科学共识”,但是,就这些“科学共识”形成的博弈史来看,“气候科学共识的起源和形成是科学实验、政治、环境运动和媒体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在气候科学共同体内自发形成的”。不仅如此,“IPCC成立后,每一次IPCC报告被广泛认为是气候科学共识的代表,但是,IPCC代表的所谓气候科学共识是科学因素与政治因素之间、甚至政治因素之间的斗争、平衡与妥协的结果,其本质是政治共识,而非真正的科学共识”。*戴建平:《气候科学共识的起源与本质》,《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这种气候科学共识形成于西方世界,当前尤其是欧盟国家主导着这种“科学共识”与舆论导向,并获得了高大的道德形象与强大的话语权力。

关切全球变暖的趋势,关心人类未来的命运,即使是夸大全球变暖危险前景的规模与程度,这种先知般的忧患意识与道德姿态也是不容置疑的。在西方的宗教文化背景中,先知具有崇高的道德形象与强大的话语权力。全球变暖与全面减排成为了意识形态与政治正确,甚至变成了一种准宗教,质疑或者反对这些观点的人就成了异端;甚至在某些激进的生态乌托邦意识形态看来,CO2是污染气体,排放CO2也成为一种罪行,“当代的牧师谈及生态罪。但是,阿根廷的畜牧业者或印度尼西亚种植水稻的农民,与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公司或中国煤电厂的职工,都属于同一类气候罪人。罪感文化的理论家们不仅要求悔恨和赎罪,并且要求以气候变化受害者的名义进行惩罚”。*[德]沃尔夫冈·贝林格:《气候的文明史》,史 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51~252页。

对这种具有道德优势与话语权力的高调立场进行直接反驳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勇气与技巧。但是,还是有科学家基于冷静的科学精神与平和的交流伦理,勇敢地指出媒体舆论没有必要夸张气候变化的灾难想象,相反,我们应冷静地对待气候变化。贝林格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气候变化常常被人们感知为威胁。假先知和道德倡导者常常从中渔利。”*[德]沃尔夫冈·贝林格:《气候的文明史》,史 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53页。在一个气候变暖几乎成为整个世界的“政治正确”的道德准则的舆论氛围中,提出这种观点是需要信心与勇气的。确实,在忧患意识与高瞻远瞩的道德高度与话语权力面前,执不同意见者似乎都冒着极大的道德风险:不关心人类前途与命运。因此,全球变暖怀疑论者在其出现之初备受责难与冷遇,直到近几年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变化让人们有了更为紧迫的关切,人们才有从容的心态来看待前些年如火如荼、忧虑压顶的全球变暖舆论,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争论中的道德立场与利益关系。

在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复杂局面中,全球变暖与减排治理的利益逻辑也日趋复杂化。关心人类未来的崇高愿望与关心当前世代的权利与幸福相比,虽然前者具有更为高瞻远瞩的道德形象,但是后者实际上才具有着更为脚踏实地的紧迫性。更何况当前世代有诸多人群还生活在贫困以及由贫困引发的痛苦状况之中,那么,这些人的后代也多半降生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关心这些贫困人群,就意味着关心他们的后代,他们才是最需要关心的。例如,计算燃煤发电造成多少健康损害与生命损失是无可厚非的,也容易引发道德激情与反对声浪。但是,满怀人道主义激情的批评者也不能忽略一个基本事实:人类生存在一个被冷酷的自然规律支配的世界中,如古人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资源有限条件下的艰难抉择就显现出来:缺乏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廉价电力的贫穷人群,基本的利益难以保障,基本的权利也难以实现;缺乏持续稳定的廉价电力,甚至慈善机构捐赠的疫苗也无法成功地注射到急需免疫的贫困儿童身上。所以,如果看到巴黎气候大会之后火电建设仍在继续,并不需要感到惊讶与义愤。

因此,在这一复杂的利益逻辑面前,必有某些关切与考量在各国政府与人民的决策表中占据优先地位,因为人们必须优先考虑当前面对的问题与困境:“对遥远的未来中产生的低概率事件的担心,不应当成为阻挡处理(从目前来看)大概率风险的绊脚石。我们应当从清楚的和现有的危险做起,然后再处理那些不太清楚和相对比较遥远的威胁。”*[美]威廉·诺德豪斯:《均衡问题:全球变暖的政策选择》,王少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41页。将当前世界经济进行全面低碳化的彻底改革,是生态乌托邦意识形态的体现,它基于充满不确定性的“科学共识”,并且忽视了不发达国家与弱势群体的现实处境;这种选择的严重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即使坚决要求减排的某些欧洲人,也会在关照自己的福利与享乐方面做出违背自己原则的选择:“许多怀有生态意识的中欧人的行为明显是表里不一的;他们担心全球变暖,却又喜欢在世界上的温暖地区度假以逃避家乡的风雨和寒冷”,*[德]沃尔夫冈·贝林格:《气候的文明史》,史 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47页。并且人们不会忘记,他们多半是乘飞机前往。以主张全面减排来阻止全球变暖的戈尔,也被报道家中“每月用电量惊人,超过全美平均水平20倍”,*搜狐新闻:“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每月用电惊人被指环保伪君子”,http://news.sohu.com/20070301/n248426114.shtml。美国政界也认为戈尔利用环保理念赚取私利,“甚至讥讽他是全球首位‘碳亿万富翁’(carbon billionaire)”。*21世纪英语网:.Gore’s dual role:advocate and investor,http://www.i21st.cn/story/656.html。

享受过以廉价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经济高度发展的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盟,主张推行全面减排的计划,势必对发展中国家与弱势人群的经济前景与基本权益有着深远的冲击:对经济的规制与干涉越多,经济运行的成本越高,对不发达国家与弱势群体越为不利。这种认为依靠规划与干涉就能够改变人类行为方式,以达到某种基于理念的集体行动和理想结果,有着深刻的乌托邦思维方式的痕迹。这种规划与干涉的治理模式,在观念传统上与欧洲大陆的理性哲学与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有关。所以,人们看到美国对各种以规制与干涉来进行强制减排并不积极,这也是因为美国的自由资本主义理念更多地相信市场与技术,不太相信过多的干涉会解决问题。事实上,市场经济的常识也告诉人们,过多的规制与干涉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扭曲市场供给与价格信息,从而可能制造更多的问题,让投机者以此为机会获得不当利益。

综上所述,在巴黎气候会议之后全球变暖的治理方案中,存在着如下一些内在的决定因素:从风险心理来说,人们宁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风险如此可怕,无论概率有多小,治理总比不治理好,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在此应该总是正确的;从道德形象上来说,积极表态参与治理,才体现出关心地球环境与未来世代的负责任态度;从内心疑虑来说,全球变暖已经成为政治共识,即使有疑虑也不能成为拒绝参与的理由;从利益计算来说,立足于本国经济的现状与前景,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作为减排目标,最后达成了基于妥协的协议;从行动前景来说,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经济危机深化扩展,世界安全局势恶化,破产国家日益增加,难民危机困扰欧盟。至关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的减速,煤炭、石油与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油与页岩气)的价格在可见的未来将维持低位,价格下降将会进一步增强化石能源相对于清洁能源的竞争力,必然推动化石能源的消费增加;这一经济趋势必将决定性地影响着全面减排的前景。

但是,人们也没有必要对全球变暖惊慌失措,毕竟,在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生活水平持续上升的世界,人们才更有能力应对全球变暖;贫穷才是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冲击无能为力的根本原因。因此,“阻止他们(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后果远比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不作为还要严重”。*“China climate plan stresses right to far growth”, Deutsche Welle, 4 June 2007;Ma Kai.转引自[英]奈杰尔·劳森:《呼唤理性:全球变暖的冷思考》,戴 黍,李振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66页。巴黎气候大会的减排行动能否成功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是,人们仍然有理由对全球变暖保持镇静与审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该会更多地将关切与资源用于经济发展。如此看来,对全球变暖进行治理的全球行动虽然不会如全球变暖怀疑论所预言的那么消极,但应该也不会像激进环保组织所希望的那样激进。事实上,努力治污,适度减排,通过发展经济来最终提升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才是真正审慎可行的选择。巴黎气候大会后整个世界的减排前景,由此就可以做出基本的预测了。

(责任编辑 廖国强)

Governance Dilemmas for Global Warming in the Changing World——Climate Governance Logic after Pari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YU Le

Since Pari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the psychology of risk and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have become the foundations of actions to reduce emissions, but some uncertainties still exist. As fossil fuel energy prices keeps changing with the deepening global economic crisis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 the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clearly shifted their concerns. Invisible changes have also taken place in the feasibility and urgency of climate change control, global constraints on emission and benefitexpectations. More importantly, as economy is slowing down, the prices of coal, oil and natural gas will remain low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which will certainly drive up the consumption of fossil fuel energy. This trend will decisively influence the prospect of reducing overall emissions. In fact, the real cautious and viable option for the world is to control pollution, reduce emissions moderately and strengthen people’s ability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by developing economy.

global warming,uncertainty,changing world,decision dilemmas,governance logic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七批特别资助项目“环境伦理学中的价值排序与应用转向研究”阶段性成果(2014T70846);重庆市博士后科研项目特别资助“环境问题中价值冲突与选择的方法论研究”阶段性成果(Xm201405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危机中的利益-风险分配逻辑及其道德效应研究”阶段性成果(13XZX024)

郁 乐,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博士后流动站驻站研究人员,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重庆 永川,402160)。

D815

A

1001-778X(2017)03-0160-07

猜你喜欢

气候
气候行动
太阳造就了气候
气候变暖导致海洋生物生存环境恶化
如果气候变暖了
咦?气候会变化?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全球气候大不同
中国气候与人体热舒适气候适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