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集体社会性活动教学目标设计略谈
2017-04-11黄英
黄英
摘 要:幼儿集体社会性活动是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很多幼儿学校都比较重视幼儿集体社会性活动的开展,为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奠定基础。在幼儿集体社会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确保幼儿的情感、认知以及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集体社会性活动;教学目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1
《3一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要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为准则”。虽然广大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三维教育目标已不陌生,但在实际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往往只关注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教育目标。众所周知,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目标、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也是第一目标和终极目标,是实现影响和主导教学活动的一根主线。因此,在幼儿集体社会活动的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三维目标的共同实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幼儿集体社会活动教学目标的内涵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与技能,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即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过程,并懂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从根本上讲,任何割裂知识與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因此,在幼儿集体社会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在幼儿集体社会活动三维目标的设计过程中,笔者发现,广大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往往会出现忽略情感教育目标,以“争当文明小观众”活动为例,教师在组织幼儿观看某个文化表演的过程中,针对幼儿集体参观的活动,教师应当设计活动的三维目标:
首先是情感态度目标,这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第一目标,也是终极目标。教师情感态度目标的设定,应当以激发幼儿的观看热情为基础,让幼儿对即将观看的文化表演充满期待和热情;
其次是认知目标,即幼儿要明白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行为规范,怎样才能做到一个文明小观众,避免一些不规范的言行举止对其他人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三是能力目标,也即是过程与方法,幼儿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辨别一些不文明的言行,并在这个过程中避免自己出现不文明行为,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这就是幼儿集体社会活动三维目标的设计过程,从三维目标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考虑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促进三维目标的共同发展。
二、幼儿集体社会活动三维目标的设计策略
当前,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当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基础。而幼儿集体社会活动是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当前的幼儿教育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幼儿集体社会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三维目标的设计,确保幼儿的集体社会活动有序开展,为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奠定基础。
1、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立足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3-6岁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逐渐成型,并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幼儿集体社会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当以幼儿为基础,充分认识到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的设计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确保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循序渐进。例如,在前面我们所述的“争当文明小观众”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以幼儿的认知水平为基础,教师不能给学生讲解一些空泛的、成年人才懂的文明礼仪,而应当立足于幼儿的世界,用幼儿的眼光来认识这些文明礼仪过程。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幼儿园教育的相关政策为依据,将学科知识体系当成主要的指导理念,规定幼儿要能够在语言、健康、社会、艺术以及科学等领域达到相应的目标。并提出我国现阶段幼儿的实际成长以及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当前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发展的主要内容。幼儿教师需要能够在对这一目标进行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设计、实施、评价、控制等。
2、教学目标的设计不能忽略情感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也是第一目标和终极目标,是实现影响和主导教学活动的一根主线。针对当前幼儿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忽视情感教育目标的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确保幼儿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3、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层次性
在幼儿集体社会活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的目标设计应当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当进行层次性的目标设计原则,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明确最近发展区域,以最近发展区域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师的目标设计过程。
总之,在幼儿集体社会活动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幼儿认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的共同实现,确保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避免出现忽略情感教育目标的现象出现,确保集体社会活动真正为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世联,申毅.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组织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8,(09):21-24.
[2]党爱娣.初任幼儿教师设计集体教学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科学活动为例[J].当代学前教育,2010,(0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