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堂教学有效模式探究
2017-04-11沈洁琼
沈洁琼
摘要:在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过程中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术教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之重要。尤其,作为小学美术教育更处于美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但我们也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因此,在我国的第八次课改中,改变了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学科划分了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模式
【分类号】G623.75
新课程标准中将美术学习活动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又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认为:
一、应多措并举,做好课前准备。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整个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中占得比例相对来说是较大的,面对以多种形式呈现的具体学习内容所需的工具也是种类繁多的。例如:在前半期的研究《留住秋天》一课中,学生就需要准备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树叶,卡纸、双面胶、剪刀、彩笔等;在后半期的研究《美丽的昆虫》一课中,学生则需要准备画纸、油画棒、铅笔、橡皮等。可以说,美术课的工具和材料是上好美术课的前提。如果学生不带齐工具和材料的话,上课时不是走来走去借材料,就是无所事事,这样一来就导致了课堂纪律的混乱,会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学生备齐上课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是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有效教学实施的保证。
二、应围绕课堂教学七环节,因材施教。
在研究中,我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划分了七个环节:激趣导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学生创作—展示评价—拓展延伸—板书设计。围绕这六个环节根据学生实际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现有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因材进行施教,可以实现“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有效教学。
1、激趣导入环节,由于二年级学生已逐渐能客观的、实事求是地认识周围事物,并能凭记忆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能加以想象。他们对生活中的小动物比较感兴趣,身边的花鸟鱼虫总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并具有基础的构图能力和运用色彩的能力。所以,在《美丽的昆虫》一课中,教学一开始,利用配乐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昆虫造型,在视听共享中,把学生带入与昆虫有关的世界中,让学生看昆虫的样子、听老师介绍昆虫的知识,顺利的为后面设计观察分析做好了铺垫,并引出本课课题。
2、学习新知环节,这一阶段是整个教学中的关键,有效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后边的环节,因此,一定要结合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观察力与认识层面的不同来设计教学活动。
例如:同样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对于二、三年级学生所采用的方法就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即使是相差一个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有很打的差异。在二年级《美丽的昆虫》学习新知阶段的教学中,首先利用多媒体配乐演示各种漂亮的昆虫图片,使学生在视觉美,听觉美的印象中和老师共同观察、讨论昆虫的外形和特点,再运用“顺口溜”、“考考你”,等小游戏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运用这种老师层层深入引导的方法,适合二年级的学生身心特点。但用在三年级学生中似乎就有点简单了,在《留住秋天》的教学中,在学习叶贴画的制作方法时,我不做简单的直接示范,而是先利用ppt让学生欣赏各种儿童叶贴画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再通过实物展示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老师在演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做法,请学生纠正,并利用适合三年级儿童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的ppt课件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正确的方法,以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巩固新知环节。这是检验新知的理解、消化、掌握情况的过程,设计的形式首先要迎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否则很可能会出现“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其次要新颖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要少而精,设计的巩固活动不能重多轻质量,要有针对性的設计活动,这样即给学生创作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又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使这一环节事半功倍。
4、学生创作环节。在学生动手创作之前,应使学生明确创作要求,从而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老师在确定创作要求时,应以绝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来确定创作内容的难易程度,同时还要照顾到学困生,切不能使这部分学生有“望而生畏”的感觉,否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放弃。
5、展示评价环节,当学生完成创作时,应采用合适的方式展示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评价是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简评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老师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对待创作中仍然有问题的学生应委婉纠正。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6、拓展延伸环节,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这一环节,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对这节课进行了总结和延伸。
7、板书设计环节。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整堂课内容的缩影,达到启发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帮助学生记忆、分析、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板书应力求精而美。在《留住秋天》中,我设计的板书左侧以精炼的范图和文字为主,范图部分直观展示了所学内容,文字部分用精炼的词语总结知识要点,同时对二年级学生的词语积累也能起到雁过留痕的作用。右侧以学生的作品展示为主,配以老师绘画的简单场景,待学生作品完成后合成一幅美丽的花草昆虫图,不仅能使学生看到自己和同学的学习成果从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还能体现集体的力量 同样可以创造美,更为学生今后学习大场景的绘画做以铺垫。
三、做好作品收集整理,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学生的作品走出课堂,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有意义的竞赛对学生作品进行较大范围的展示和宣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将优秀的作品进行收集还能以备各种展示和竞赛活动得需要,以免搞活动需要学生作品时才急急忙忙、东拼西凑,从而降低了质量。
经过大量的实践和总结,初步探索出了一套小学美术学科“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在学校一至六年级进行了推广和运用,结果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刘冰. 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