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们究竟要什么?

2017-04-11李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集体后进生事物

李璇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在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中,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或许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有的孩子成绩优秀,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出色地完成各种老师布置的任务,并且遵守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优等生”;而有的孩子却不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约束,不但上课说话,下课打闹,而且很难按时按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成为我们所谓的“后进生”;再有更大一部分孩子,他们在班级中似乎扮演着默默无闻的角色,没有“优等生”那么耀眼,却也不像“后进生”那般调皮,他们可以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而他们在班级中的表现,却也仅仅在这样一个“大众化”的层次,这样的学生,我们习惯称之为“中等生”。

然而,如果我们在课堂之外再多了解这些孩子一点,在更广阔的视角(如为人处事、自我心态调整、意志力和行动力)上而不仅仅是成绩去考察每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或许会发现,其实所谓的“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之间的差距,或许并非那么明显。我们常说,教育应该是面向每一个孩子,让所有的孩子平等收益的,可为什么孩子们在接受教育扮演“学生”这个角色的过程中,会产生“优劣”之别呢?诚然,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假使我们抛开诸如“教育水平”“家庭环境”等外在因素,而单单从孩子的内心需求这一方面进行探求,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中小学年龄段的儿童,处在自我意识和善恶观正在形成而没有完全成型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外部世界进行判断时,除了运用家长老师灌输给他们的经验,还会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对“好”和“坏”进行区分。当他们从一个人,一件事物当中体会到“善意”,这样一种善意伴随而来的,通常还有实质上的好处或者心理上的认同,那么这个人或者这一事物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便被判定为“好的”;而当他们从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物当中未能体会到“善意”,这样的人或者事物不能为孩子们带来实质的益处或者心理的认同,甚至会对他们造成伤害,那么在孩子的潜意识中,这样一个人或者事物就会被判定为“不好的”。

这样说或许显得太过于宽泛,我们不妨举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假如一个陌生人去接触一个孩子,当这个陌生人在第一次接触的过程中,赠送给这个孩子糖果或者礼物(实质的好处),又或者对这个孩子进行赞美(心理上的认同),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接受陌生人的“善意”,并表示亲近,因为在孩子的潜意识中,陌生人被判定为“好的”;而假如陌生人对孩子进行责骂,孩子不但没有从对方身上感觉到“善意”反而在心理上产生了了恐惧,就一定会和这个人疏远。

同样的,当孩子在进行一项活动的时候,假如他们可以从活动中体会到“善意”,比如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心理认同)或者通过成绩获得奖品(实质好处),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到竞赛中去;而如果他们所从事的活动未能让他们体会到足够的“善意”,比如考试成绩出来后不太理想(心理上的不认同),收到老师和父母的责骂(实质的坏处),他们便会产生灰心丧气的心态,甚至厌学的情绪。

依据孩子从同一人或者事物当中体会到的“善意”的从多到少,我们可以把把孩子的心理需求分为三个部分:认同感,关注感,存在感。

首先是存在感。“存在感”是孩子心理的最基本的需求。孩子需要在集体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好像在一个班级中,作为学生的最低要求是,有一个自己的座位。而自我位置的确定又是自己获得关注和认同的前提。他在这样的一个集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就表示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反过来讲,他同时也就拥有了这个集体,拥有了获得这个集体关注和认同的可能。

对于班级当中的学生来说,经常被老师“揪出去”或者“罚站”的一定是那些“后进生”。他们在班级中失去了位置,不能获得足够的存在感,班级中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和集体活动对于他们而言也就失去了吸引力。这样的孩子一方面不会在学习和班级活动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因为他们不能从中收获到任何“善意”);另一方面,又会通过打破规则,破坏纪律等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因为他们无法脱离集体),藉此获得“存在感”。而打破规则的后果就是再一次的存在感的剥夺——“被罚站”,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

获得“存在感”孩子会对班级表现出认可,他们可以参与到日常的班级活动和教学活动中去,能够做到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不迟到不逃课等基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往往需要集体和老师对他们表现出“关注”,这样的“关注”是他们获得“认可”的前提。所谓的“中等生”便是这样具有“存在感”而需要“关注感”的孩子。他们会通过配合老师来获得“被关注”的可能,比如回答老师的问题,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参与集体活动。而“被关注”的结果有可能是好的。

假使一个孩子获得足够多的“关注感”,那么他就需要外部世界给予他更多的“认同”,这样一种认同表现为对他的肯定与鼓励上,这样的一种肯定和鼓励不仅是外界给予的,还有孩子内心给予自我的。假如说我们同样经常询问成绩好和成绩差的两个孩子他们的考试成绩如何,虽然二人获得了相同的“关注感”,但是由于成绩好的孩子在这个问题上获得的是对自己的肯定(纵使询问人不进行夸奖,孩子自己内心也会对自己进行肯定);而成绩差的孩子获得的是对自我的否定,那么,成绩好的孩子一定比成绩差的孩子更热衷于学习。这是因为成绩好的孩子通过这一问题不仅仅获得了“关注”,还获得了“认同”。就好像在一个班级当中,老师总是愿意夸奖那些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孩子,经常被夸奖的孩子也确实表现突出,成绩优秀。这就是因为当孩子的“认同感”获得满足之后,他们对于这件事物就产生了强大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不仅表现出全身心的投入,甚至有不断进行自我提高的可能。

现实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谓的“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一塌糊涂,在交际、运动,游戏等方面却是个中好手,这是因为在学习之外的领域,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存在感和关注感的原因;而成绩突出的学生却往往在生活习惯、动手能力方面有一定缺陷,这是因为他们的“认同感”大多来自考试成绩,反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

基于这样的原因,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时候,是否应该在更广阔的方面对他们进行更多的关注和认同呢?面对所谓的“后进生”,尝试着更多地关注他们,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在学习上给与他们更多的鼓励,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责罚剥夺孩子的存在感;而在面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时,不但要在学习中对他们进行鼓励,更需要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之能够更全面的发展。相信作为一名老师,本职工作在“教书”的基礎上,“育人”才是更重要的方面

猜你喜欢

集体后进生事物
浅谈转变“后进生”
警犬集体过生日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单独中的洞见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集体逃学
春天来啦(2则)
泛滥的集体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