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特征研究

2017-04-11杨日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师生对话特征语文课堂

杨日新

摘 要:课堂是连接教师和学生问那个的纽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师生对话贯穿课堂的始终,师生间的对话的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不再是孤单的传授者,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接受者,师生间的对话增加了语文学习的乐趣,本文总结了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非功利性、适切性、活跃性、聚焦性、示范性、多样性等特征。

关键词: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特征

【分类号】G633.3

近年来,语文课程发展不断深入,师生间“对话”的概念被引入,使语文课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传统的整堂课都是老师在讲的单一教学模式,发展到了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有时甚至是学生讲,教师听,教学模式也不再是单一的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增加了,现在语文课堂上师生对话不断出现,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非功利性

根据戴维·伯姆的对话观,完全意义上的对话是没有引导者、没有预定程序、更没有特定目的的。在实际的对话过程中,都会有有目的地围绕以个特定的话题展开,这样的对话具有限制性,而在语文课堂上师生的对话却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为了教学的展开,引导学生接受老师讲的知识,从而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在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不是有功利性的,不是试图改变对话双方固定的思维模式,更不是把对方当成敌人,使自己在对话的过程中占有优势,打压对方。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不具有功利性的,是在對话主体之间的思维差异、多元化的基础上表达自己对相同问题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在通过对话的方式倾听对方的看法,从而促进对对方的理解。这就和刘淼在《当代语文教育学》中提出的对话式教学观念一样,从强调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进而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在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师生之间的对话不需要有功利性的去推动对话的进程,在师生问答的形式中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适切性

师生间的对话贯穿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师生间的对话教师可以准确的抓住对话的世界,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有衣衣和价值,也能够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语文教学活动的重点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环节,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容,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还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情况,用引导的方式和学生对话,使学生对对话的内容感兴趣,从而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可以有辩论,教师要抓住学生对问题理解的点,更好地去引导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对话的活跃性

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活跃性可以推动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进程。从学生来看,语文课堂是每个人都可以主动的参与师生对话,把自己的想法和体验和他人进行交流互动。教师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对话中,在学生发言时,教师不能去否定学生的看法,要鼓励每个人说都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避免有些同学不发言,只听别人说,也调动了学生和教师对话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和教师交流,促进师生之间对话的发展,也使学生能够耐心的倾听。从教师来看,语文教师既是学生的交流者也是学生的倾听者,教师可以预设教学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来引导师生之间的对话,但不能限定师生对话的方向和主题,现代教育采用的形式是师生之间的对话的模式,教师对于对话内容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长生帮助,教师对于问题的理解对学生和教师对话起到推动作用,充分尊重信任他们,让学生自信的表达自己,在对话过程中教会学会学生倾听、理解,这样教师可以调动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更愿意学习语文。

四、聚焦性

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对话是开放的,可以各抒己见,但在保持师生对话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的对话必须要有重点,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有对话的聚焦性。语文对话聚焦性是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的前提和保证,话题是师生对话的中心,多数是以问题的形式开展,在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完成师生之间的对话,同时也可以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这也是展开师生对话的模式。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不能安排预设师生之间的对话,预设的对话不是完整的对话,师生对话是语文课堂中生成的,不是安排好的。为了提高对话的质量,师生之间的对话必须有聚焦性的特征。对话的主题应符合语文教学的内容,以学生学习知识为主,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或者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让学生明确师生间的对话能够促进自身发展,师生间的对话既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示范性

语文课堂师生之间的对话要围绕教学目标,缩小师生在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强言语表达能力。在师生对话时,教师要注重语言表达的示范性,促进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对话过程中,不管是回答者还是提问者都均有随机性,有可能出现思维混乱、词不达意、只说出一半的想法等情况,教师不能批评学生,要去肯定学生,对学生进行鼓励,并把学生的错误纠正过来,完成学生想表达的意思,用示范的方法教育学生,让学生敢于表达,喜欢表达。

我们把对话的模式固定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上,但语文课堂师生的对话具有多样性,可能是问答式,讨论式、也可能是辩论式等方式。这些方式都是师生对话的途径,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不能总用同一个方式,这样学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教师教学时要尝试不同的方式和学生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结 语:

语文课堂是让学生感到快乐的地方,不是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语文。因此,教师要多与学生对话、交流,让学生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不再是主导者,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语文课堂师生之间的对话促进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

参看文献:

[1]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上海教育. 2001(07)

[2]全梅.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对话[J]. 文教资料. 2009(34)

[3]王保亭.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对话的思考[J]. 成功(教育). 2011(06)

猜你喜欢

师生对话特征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抓特征解方程组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探究
小学数学高效对话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大学师生交往的伦理旨趣与对话建构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