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体育毕业生在家庭体育发展中的作用

2017-04-11王喆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全民健身

伴随着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的口号提出,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成为人民热衷的锻炼方式。在这个背景下家庭体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家庭体育的发展有助于人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有助于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的发展。体育专业生是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三者衔接的重要角色,其自身体育素质的高低对全民健身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运动项目拓展、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促进家庭体育的发展,使得家庭体育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家庭体育;体育专业毕业生;体育功能;全民健身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出,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人们对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在这个背景下,作为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如何促进家庭体育的发展,如何促进群众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家庭体育发展的综述

1.1 家庭体育的内涵

家庭体育的内涵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1.2 家庭体育发展的背景

(1)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家庭收入与个人收入都在不断增长,人民在体育锻炼的投入逐步增加。

(2)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许多健康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3)家庭的和谐关系正面临着严重的考验,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防止家庭解体,促进家庭和睦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3 家庭体育作用

家庭体育是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全民健身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家庭体育是人生接受体育的起点,也是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基础,实现家庭体育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不断发展。

1.4 家庭体育的意义

家庭体育是一种体育基本组织形式,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的重要基础,是社区体育的细胞。通过家庭体育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由于家庭体育的特殊性,使得家庭体育具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家人之间的练习和锻炼,以达到家庭和睦、促进家庭凝聚力。

1.5 家庭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成员锻炼积极性不高,在日常工作压力的堆积下,许多家庭在节假日选择在家中休闲,同时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对于体育项目的热爱不同使得家庭中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不高,忽视了户外体育活动。

(2)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受限制,许多地区的体育活动空间不足,导致群众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够。

(3)缺乏科学的组织和领导,家庭体育的活动开展在组织上显得不够完善,没有突出家庭体育的意义,从而导致家庭体育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4.很多家庭不了解家庭体育,在家庭体育的宣传力度上不够。

2 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家庭体育的意义

2.1 体育毕业生现状

(1)随着教育的全民发展,高校体育毕业生基数较大,体育教师岗位竞争激烈,许多毕业生存在着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而在对工作选择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家庭体育工作的了解。许多体育毕业生甚至不了解家庭体育的意义,造成了人才的流失现象。

(2)在高校体育专业的分类中主要存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和民族傳统体育这几个专业,而在社会需求中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市场需求大,而其他的专业在就业定位上还存在问题,从而导致人才浪费的现象。

2.2 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家庭体育中的作用

体育专业毕业生在专业技能上符合家庭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需要。目前我国家庭体育发展的主要项目是:跑步、球类、健美操、棋牌类。在许多地区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缺乏体育社区指导员,从而无法接受到正确的运动知识导致这些体育项目并不能为广大家庭所接受。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在运动项目的指导上和体育游戏活动的安排和组织上具有科学性,通过规范有秩序的组织和引导,安排形式各样趣味体育活动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于家庭体育中。

3 促进体育生在家庭体育发展中的对策

切实促进家庭体育的发展首先离不开体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完善家庭体育资金投入和政策的保障,完善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设立管理部门促进家庭体育发展的正常化。从而催生出更多与家庭体育相关的产业或岗位,通过这些产业和岗位吸引更多的体育专业毕业生投身于家庭体育的发展,从而解决在家庭体育发展中面临的专业性人才不足的现象。

加强对家庭体育的理论研究,相对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而言,家庭体育的理论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家庭体育的理论研究和普及,充分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高校体育生了解家庭体育,积极投身到家庭体育的发展中去。

从已有的研究发现,发展家庭体育已成为了我国实现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计划中所不可丢失的一部分。在发展家庭体育过程中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充分的运用好体育生所具有的特殊优势,为体育生提供更多服务家庭体育的岗位。同时也应该重视家庭体育的发展,使其与学校体育、社区体育成为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理论上加大对家庭体育的理论性研究,使家庭体育朝着科学化、多样化和普及化的方向发展,建议在增强对家庭体育研究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并出台相关政策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家庭体育市场,保证家庭体育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大对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工作,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把发展家庭体育作为落实健康中国计划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社区体育中,为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小进.论我国家庭体育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2-3-3.

[2]叶展红.关于开展家庭体育的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02):45-48.

[3]课题组.社区体育发展新模式——学区体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04):49-56.

[4]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陈海燕.安徽省家庭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07):449-450,464.

[6]郭戈,刘静霞,王耀文.我国家庭体育及其研究进展[J].体育学刊,2005-09.

[7]张燕中,王静.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家庭体育发展的讨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9.

作者简介

王喆(1993-),男,汉族,安徽省六安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70

猜你喜欢

全民健身
浅谈中学体育教育要与时俱进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新闻的突破与深挖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