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梁山》民间传说研究

2017-04-11孙乐乐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传说宗教形象

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的一大支流,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文化的角度来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金梁山》传说内容丰富精彩,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宗教色彩,其中塑造了许多典型的物象和意象,体现了民间文学的巨大艺术魅力。

【关键词】《金梁山》;传说;文化;宗教;形象

1 《金梁山》传说

1.1 传说内容

金粱山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金粱山》传说讲的是一个穷少年在早年期间路上偶遇白蛇与黑蛇争斗,见白蛇受伤,解救白蛇,结果白蛇乃一得道仙人。仙人为报答少年,让少年说出心愿,少年却挑中了桌头三朵大红花中的一朵,大红花乃仙人女儿幻做,少年却并不知情。少年和从墙上大红花里走出来的女子结为夫妻,女子离开后,少年费尽千辛万苦去金梁山寻妻。后来靠着白胡子老头和野狐的帮助,与妻子团聚。之后知道女子为金粱山的一个神仙,掌管人间降雨。少年在金梁山误掉入人间求雨台,被百姓误认为是扰乱人间的妖怪而被烧死,他的妻子救出了他的灵魂,让他给人间降雨,少年又导致人间洪灾,从此人间把他供奉,他的灵魂也得到超化,留在金梁山和妻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该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的“白胡子老汉”形象和“野狐”神话的意象在地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故事中的女子反叛传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雨神”的模型。《金粱山》传说作为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其中反映了不少民间风俗、地域文化、饮食文化等,还反映了孝道、守信道德文化,以及百姓面对灾难的抗争精神。

1.2 传说分布地域及传说的的差别性

《金粱山》传说在甘肃一些地区流传,不同地区流传的内容有所差别,比如传说中的细节,少年最后是“野狐”带他和神女见面的,而有些地区讲的是“野鸡”。对于大红花的由来总体体现为报恩的回报,但也有细微差别,有的甚至直接以少年偶遇“大红花”作为 传说的开头。

2 《金粱山》传说中的民俗文化和宗教色彩

2.1 《金粱山》传说中的民俗文化

2.1.1 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是文化中的一大特色,这个传说故事中包含了甘肃地区饮食文化,例如故事中的“大锅饭”和“锅盔”面条等。如传统饮食锅盔一直是深受过往商旅的青睐。

2.1.2 祈雨文化

这个神话传说也反映了民间祈雨民俗。在中国神话中,有很多关于降雨神仙的记载,该神话中特立独行的以女性为原型,在一些关于神话的文献记载中,探究祈雨文化很有必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百姓遭受干旱的困扰,这也反映了他们“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2.1.3 孝文化

孝文化也是民间文化的一个典型,《金粱山》传说中贯穿着“百行孝为先”的文化传统,可以说少年对母亲的孝敬是他能够摆脱贫困实现自己愿望的一个重要因素。民间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孝”作为主题,不仅实现了家庭教育,也发扬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2.1.4 婚姻文化

《金粱山》传说的核心是人神结合,神度人成仙,反映了本地区娶妻结婚的艰难社会状况,反映了百姓希望婚姻幸福美满的婚姻观念。例如少年和神女结为夫妇的过程,即使妻子是神女,却体现了古代婚姻中“妻为夫纲”的思想文化。

3 《金粱山》传说中的宗教色彩

3.1 仙道思想

这个神话传说也包含了十分浓郁的宗教色彩,最典型的是仙道思想。如“白胡子老头”、“野狐”等形象都是仙道思想的体现。人们认为只要多行善事,就可以得到好的回报。

3.2 佛家思想

这个神话还体现了佛家思想。例如“劝善弃恶”和“因果报应”思想,还有后来少年灵魂的超化都是佛家思想的典型显现。佛家认为,多行善事,必然会有好的结果。

4 《金粱山》传说中的典型形象

4.1 少年形象

《金粱山》传说中的少年的形象特别突出,故事的整个历程基本是以少年为主线展开的。少年表现出的孝顺、忠诚以及人性的某些弱点都在传说中展露无遗,少年身上所体现的这种善良,有一定的教化作用,给人们带来了正能量。

4.2 神女形象

《金粱山》传说中的神女的形象虽然不及少年形象突出,她的形象具备了人神的某些共同特征,因此显得神秘奇特。比如少年在寻找她的过程中,实际上她幻化成店老板,美娇娘等形象,进而考验少年的忠诚。通过神女,把人和神的距离拉近了,这体现了祭祀神教的传统文化。

4.3 白胡子老汉(头)

民间传说中,白胡子老汉往往作为一个半人半神的形象出现,作为一个人神之间交流的纽带。在其他的民间传说中,白胡子老头的形象频频出现,在农村,他一直带有神秘色彩,这也体现了人们对长寿的期望与对老人的崇敬。

4.4 红线(红头绳)

拥有红头绳是民间传说中的神的身份象征,红线具有神力,神女利用红线救了少年,赋予了红线法力。“红线”体现了中国传统中对“红”的崇拜,有一定的文化渊源。

4.5 野狐形象

野狐传说为民间传说一个特别常见的,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金粱山》传说中野狐也为少年和神女的爱情做了一个引路者。王知三在他出版的《静宁民间 神话传说故事》中也写到了野狐传说。野狐故事不仅局限于静宁地区,在定西,庆阳等地也广为流传。它的形象也待考究。

4.6 红花形象

《金粱山》传说中,少年和女子的相遇十分奇妙,神女就是从墙上的大红花中走出来的。在一些其它地区的神话传说里也可以找到“墙上一朵大红花”这样的叙述。大红花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有关,与“红线”一样,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5 总结

《金梁山》传说是中国地区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传奇的色彩,加之少年,神女,白胡子老头,野狐形象的生动塑造,红线和红花物象的神化,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間,展现出了一个巨大的艺术盛宴。

作者简介

孙乐乐,女,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70

猜你喜欢

传说宗教形象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