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州市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

2017-04-11邹丽婵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广东省高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广东 高州 525200)

摘要: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如何?有何问题?如何提高?笔者以参加广东省高州市教师进修学校2016年教学设计技能培训班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所交的教学设计文本为例就这一系列问题开展研究,在掌握基本情况并分析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043-02

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标准,教学设计能力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必备核心素养。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继续教育或培训、进修中的重中之重应是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设计能力通过其教学设计文本反映出来。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如何?有何问题?如何提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参加广东省高州市教师进修学校2016年教学设计技能培训班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所交的教学设计文本为例开展研究,现总结如下。

一、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培训班主办方要求参加培训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在集中报到时,每人交一份与任教课程相关的教学设计文本。然后,按照内容分析法,客观、系统地量化分析这200份课堂教学设计文本,研究200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尤其是存在问题。最后,逐一与教师访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

二、教学设计文本反映出来的问题

教学设计文本包括学情、教材与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策略、方法与评价方法的选择及其教育理论依据等方面必备元素。研究结果表明,缺少这样或那样必备元素的教学设计文本共计50份,占25%。另外,还有占47.5%的85位教师只是简单地或错误地阐述教学设计文本必备元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未能准确、系统地把握教材与教学内容。占81.5%的171位教师分析了教学内容,但是,占18.5%的17位教师未能准确分析教学难点、重点。占62.5%的125位教师未能提出解决难点、重点问题的依据或措施。同时,200位教师都未能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教材。例如,占34.5%的69位教师未能准确分析教学设计文本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与前后课文之间的联系。第二,未能客观、全面地分析学情。占36.5%的73位教师未能系统地、客观地表述学习主体的诸如知识基础、个性特点、学习语文的兴趣等方面的情况。这导致他们的教学设计文本未能正确地反映出因材施教的有效措施。第三,未能紧扣教学目标与学情而正确地选择教学策略与方法。占35%的70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分析过于简单且不够明确,仅仅从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模棱两可地表述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可操作性就谈不上了,这就导致了他们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方法与教学目标相互脱节。例如,一位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提出“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但在教学策略、方法的选择上却未能体现出来。第四,在教学过程与评价的设计中存在不少问题。占32.5%的65位教师把自身视作教学主体,因为他们的教学设计文本只显示出教师活动,没有表述学生活动。另外,200位教师都未能正确运用教学流程图,甚至,占23.5%的47位教师全部用描述性文字代替教学流程图,篇幅过长。另外,占57.5%的115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文本都描述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没有描述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方法。此外,还有占21.5%的43位教师把教学反思当作教学评价来设计。这表明了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设计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究其原因,在访谈中了解到,有些教师根本上就没有学习过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只能按照传统备课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例如,未学会运用常规教学流程图的图形符号,怎能运用流程图来简单扼要地展示教学过程呢?另外,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还与部分教师未能系统地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内容和对象密切相关。在平常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直接从互联网下载教案,根本就没有依据学情设计教学方案,对教学流程缺乏深思熟虑。这些教师没学没练,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岂不是天方夜谭?显而易见,这是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格格不入的。

三、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的措施

1.坚持在学中练,在练中学。一方面,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的原理是教学设计理论的基础。只有学习理解这些与教学设计相关的理论,才能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进修的课程设置仍然以“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语文教学法”为主。但是,除了中小学语文教学法涉及到教学设计的内容外,在其他课程,没有提及。显然,这是无法满足中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为此,必须在传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设《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分析、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等课程。中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进修的主办方应坚持以培训对象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在有限的课时内更为有效地实施包括教学设计理论在内的各门课程的培训。在培训中,可以通过讲授、资料调查、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互动性、参与性教学,使培训课堂成为学员合作交流、展示自我、探究对策、促进反思的平台。例如,主办方在培训中组织学员分析案例。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主办方应给学员提供一些教师在国家级、省市级语文竞赛课、公开课中使用过的教学设计文本,在让学员学习、思考后,组织学員对这些典型的教学设计案例开展分组讨论,评议这些教学设计文本的优、缺点,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领略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巧。另一方面,参加继续教育与培训、进修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学习教学设计相关课程时,要坚持在学中练,在练中学。主办方应运用说课训练法,拓宽学员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的渠道。说课训练实际上就是一次教学设计分析与反思的过程,是提高学员教学设计能力的不可替代的训练环节。在说课训练中,主办方提供训练项目。学员围绕训练项目各自分别备课,初步完成教学设计后,按所任教课程分组集体备课,共同讨论、修改各自提供的教学设计文本。集体备课后,学员根据各自教学实际再次修改,形成完善的教学设计文本。然后,集中进行说课训练。各个学员在限定时间内,在讲台上,面对全体学员,轮流把自己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教学目标、要求与策略、方法的制定,教学媒体与评价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经过循环往复的对教学设计的改进、评议与反思,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便可日渐提高。参加本次培训班的相当部分学员的教学设计能力未能适应《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尚未参加过类似的说课训练。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在继续教育与进修、培训中全程推进这种教学设计技能训练,而且,还要自觉地依据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以真实课堂为背景,满腔热情地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文本后才走上讲台。通过反复训练,必定能够练就过硬的教学设计技能。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当前,相当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未能摆正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把教师当作教学主体来设计教学活动,只是简单地设计了教师活动的步骤。为纠正这种教学设计上的偏差,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形成“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的理念,在分析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情,设计教学目标、要求、策略、方法,选择教学媒体以及评价方式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快乐、轻松地学习新课程。例如:一位教师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鲸”作为说课训练课例。在教学设计中,他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权利,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在“自读自悟,感悟升华”这个环节中,他让同学们自主选择,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看看课文从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鲸的特点。学生按自己的选择去读书→感悟→思考,使阅读过程成为潜心读书→获得个人独特感受的自主学习过程。然后,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诸如画图、朗读、背诵等方式与大家交流,对自己感兴趣的觉得特别好的段落、语句发表见解,教师顺势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探讨,进行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集思广益,从而把学习拓宽、引申,在自读自悟的层面上又有新的提高。教学设计技能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从教的必备技能。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学习与训练方式,培养教学设计技能。

参考文献:

[1]汪霞.对教学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4,(12):29-31.

作者简介:邹丽婵(1978-),女,广东高州人,现任广东省高州市教师进修学校语文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学教师进修、培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