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7-04-11张晓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8期
关键词:肺病阻塞性意义

张晓青

730030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张晓青

730030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方法:收治护理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4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两组MMEF和FEV1均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干预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体会;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限,患者表现为气促、咳嗽、咳痰等症状[1,2]。近年来,由于雾霾的多处持续出现,该病发病率逐渐上升。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护理在救护患者中的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护理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4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干预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为54~79岁,平均67.8岁,病程为3~12年,平均6.4年。对照组男56例,女14例,年龄为55~81岁,平均68.1岁,病程为3~13年,平均6.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有鼓励自行咳嗽、咳痰,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指导正确用药,定时监测体温等。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干预措施:①心理干预: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当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在各种询问中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有的患者担心治疗效果,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反应,有的患者担心医疗费用,增加家庭负担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反应,有的患者性格内向,不会与医护人员沟通,出现紧张情绪,担心治疗过程中不能得到公平的关爱等。因此,护理人员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不良心理反应,要及时进行疏导,主动询问患者的需求,鼓励患者家属关爱患者,增强家庭的温暖,消除患者的各种顾虑,达到安心治病的目的,针对由医疗费用而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要认真疏导,让患者明白,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更好地挣钱,才能更好地发挥在家庭中的作用。另外及时进行宣教工作,在换针、测量体温等时机向患者介绍本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患者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对本病有初步的了解,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心。②用药指导:正确指导患者使用药物,特别是在使用雾化、喷雾制剂时,要掌握好步骤和使用深度,吸药物后不要立即向外呼气,要让药物尽量吸到肺部深处,且尽可能多保留一段时间再呼气。由于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注射肺炎疫苗、丙种球蛋白等,提高免疫力。③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饮水量≥1 500 mL/d[3],在饮食方面要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戒烟限酒。吸烟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气道阻塞的最主要的诱因,所以告诫患者戒烟,可以减慢其进一步恶化,延长生命。④合理运动: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体魄,鼓励患者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步行、练太极拳等,注意强度不要过大,以患者能耐受为宜,这样可以使呼吸肌得到锻炼,增加肺活量。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变化:两组患者护理前MMEF和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特点为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较高水平,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故本病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良好的护理是改善疾病预后的关键。

在干预中,需要积极促进痰液的排出,每2 h翻身拍背,避免皮肤破损[4]。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打太极拳、做呼吸操等。在饮食上要坚持多样化,1 d 3餐要有碳水化合物、适当的脂肪类食物和优质蛋白;患者宜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对呼吸道上皮组织作用明显,对减轻咳嗽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干预组经过干预,肺功能明显好转,在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患者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心理干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合理运动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主要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变化(x±s)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x±s,分)

[1]徐静.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疗,2013,32(32): 161-162.

[3]闫素芹.心理行为干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感知特征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9(13):2465-2468.

[3]魏素华,任中华,朱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6例自我护理能力培养[J].齐鲁护理杂志, 2013,19(3):45-47.

[4]刘贤亮,谭景予,刘芳,等.自我管理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110-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

参考文献

[1]苏宝珍,黄惠燕,黄珊珊.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J].中国校医,2013,4(5):330-331.

[2]谢志惠,秦运俭.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3(9):65-67.

[3]孙艳.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的观察和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1 (18):208.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Zhang Xiaoqing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Internal Medicine,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Lanzhou University of Gansu Province 73003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effec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Methods:14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 on average.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The MMEF and FEV1of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treatment(P<0.05).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social activities,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o strengthe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Nursing experience;Pulmonary function

10.3969/j.issn.1007-614x.2017.8.76

猜你喜欢

肺病阻塞性意义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Indacaterol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