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歌艺术的方言学研究
2017-04-11张婷婷
张婷婷
摘 要:安徽民歌作为安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安徽民歌与地区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方言学的角度来看,安徽民歌的方言种类多元,词汇丰富,历史悠久。鉴于民歌与方言一体两面的关系,为传承与保护安徽民歌,应采取传承性保护、研究性保护、市场化保护、教育化保护等保护措施。
关键词:安徽民歌;方言学;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624.23;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125-03
安徽地处江淮之间,自然景观美不胜收,黄山秀美绝伦,天柱山一柱擎天。安徽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创作了大量民歌。这些民歌或热情奔放,或温婉动人,或豪情万丈,或情义绵绵,均反映了安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安徽居中国南北交界地,贯穿安徽的淮河是中国地理意义上的南北分界线,同时,流经安徽的长江又是中国文化意义上的南北分割线,这就使得安徽被划分为皖南、江淮之间、皖北三大区域,每一個区域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与方言,民歌艺术也不尽相同,皖南民歌与皖北民歌在语言、旋律、风格上都大相径庭。
一、安徽民歌概述
(一)安徽民歌的区域划分
安徽在我国众多省份中,虽然面积不算大,仅占全国面积的1.45%左右,但文化区域却较为多元,从北至南以淮河、长江为界,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文化区域,这就使得安徽的民歌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也就是说,安徽并没有统一的民歌体系,而是由不同区域民歌构成的杂糅体。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皖北民歌。皖北地处安徽北方,多指淮河南北,尤其是淮河以北的地区,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河南,因而,方言上也偏向中原官话。皖北民歌的节奏通常比较平稳,而曲调则较为粗犷,具有明显的北方特征,典型的民歌有《地上黄河九道弯》等;第二,凤阳民歌。凤阳民歌以凤阳花鼓最为著名,是安徽民歌中的奇葩,享誉国内外,凤阳民歌热情奔放、曲调欢快,兼具南北特征,有着独特的乡土魅力;第三,皖南民歌。皖南地处长江之南,方言与安徽其它地区迥异,且文化带有明显的吴文化色彩,因而在民歌上也有着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情思缱绻,语调优美,典型的有《采茶歌》;第四,大别山山歌。大别山纵横千里,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均冠绝安徽,六安、安庆等地的山歌激昂奔放,小调则相对委婉多情,具有南方水乡的特征。
(二)安徽民歌的时代发展
安徽民歌源自民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安徽民歌发展的动力,进入新中国以来,安徽民歌的保护、整理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建设成为时代的主题之一,安徽民歌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被大量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并且不断地进行古今融合、中外融合的工作,比如小提琴演奏家以《凤阳花鼓》为背景音乐而演奏的小提琴独奏曲就是安徽民歌时代发展的重要表现。
二、安徽民歌的方言性
(一)种类多元
安徽民歌并非有着特定内涵、特征的民歌体系,而是由不同区域民歌构成的杂糅体,因此,民歌较为多元,而民歌的多元性或者多样化除了体现在民歌的风格上以外,主要还是表现于其方言特征上。安徽民歌方言具有复杂性、渐变性、交融性等多重特征,换言之,也就是种类较为多元。《安徽省志》在方言统计中就指出,安徽省内包含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徽语、客籍话等几种主要类型,中原官话盛行于淮北以及沿淮南岸部分地区,江淮官话则主要盛行于长江、淮河之间,包括沿江南岸的部分地区,如马鞍山、当涂等。所谓徽语,其实即吴语区,集中于黄山以北、长江以南一带,如铜陵、芜湖等。当然,除此以外,皖西部分地区还盛行赣语,正是方言的多元性才使得民歌具有多样性。
(二)词汇丰富
方言作为区域性流通的语言,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词汇、语法结构上尤其如此。安徽地区盛行多种不同方言,因而,其民歌的词汇使用也就多姿多彩,甚至针对同一件事物或同一个行为,也有着不同的词汇表述,极大地提升了民歌的观赏性。就以徽州民歌《送郎》为例,首句唱到“送郎送到枕头边,拍拍枕头叫俺郎哥困下添”,这里的“困下添”就是典型的徽州方言词汇,其所表达的意思为“多睡一会儿”。在徽州民间用语中,“困”表示“睡”,“困下添”则是徽州常用的倒装句结构,犹如“吃饭不曾”。又如当涂民歌《黄是麦来青是秧》中“一片(的那个)青来(也),一(啦)片黄(了)哈”,这里括号中所增添的词汇,表面上口语词,但经过当涂方言唱出,便具有十足的地方特色。
(三)历史悠久
安徽地处江淮之间,历史上行政区划多有变动,直至清代才从江南省中拆分出来。先秦时期,安徽分属不同的部落和诸侯国,如西周时的吴国、六国、舒国,东周时的越国、萧国、桐国、楚国等,诸侯国林立自然导致了方言的异质性,不同诸侯国的方言的语言词汇、句法构成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对当前安徽省内方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安徽历史悠久,安徽省内的方言与之同样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说安徽地区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便存在方言。同样,以不同方言而演绎出来的民歌也历史悠久。比如五河民歌,早在明朝天顺年间修订的《五河县志》中就有所记录,如“小儿打腰鼓唱山歌”,凤阳花鼓的历史则更为悠久,早在南宋期间便有雏形,明代形成,延续至今。
三、方言视角下的安徽民歌保护机制研究
(一)传承性保护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日益加速。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后果之一便是方言的使用效能大为下降,普通话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工具,方言的使用者与使用范围日益缩水。很多地区的年轻人已经不会说方言,即使在上海、苏州这种方言文化盛行的地区也不例外。方言影响力的日益消退,必然会导致以方言为基础的艺术文化影响的削弱,民歌就是显例。民歌多为方言唱腔,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却面临着比较严峻的传承态势。对此,政府需要发挥好传承性保护的职责。目前,不少安徽民歌已经被选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凤阳民歌等,这为民歌的传承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除了入选非遗的民歌以外,安徽还有不少未曾入选的民歌,这些民歌广泛地分布在从淮北到江南的各个区域,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需要从传承地区文化的角度出发,拟定针对性的保护方案,比如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民歌团队建设等。
(二)研究性保护
安徽民歌作为地方民歌的重要类型,由多个不同区域的民歌共同组成,承载安徽地区人民的审美追求与美好愿望,有着深厚的研究价值。因此,研究性保护也就成为方言视角下安徽民歌保护机制的重要内容。安徽民歌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语言研究价值。方言是语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安徽民歌与安徽方言基本呈现吻合的态势,从北向南的民歌,采用的都是地区方言演唱,比如淮河以北采用的是中原官话,而长江以南采用的多为吴语,研究性保护可以深化安徽方言分区研究;第二,音乐研究价值。安徽民歌的本质是音乐,除了歌词唱法上采用地区方言以外,具有音乐作品的一切特征,如旋律、节奏等,对安徽民歌的研究可以拓展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尤其是区域音乐文化的研究;第三,民俗研究价值。民歌不同于一般性的歌曲,在古人看来,叫做“不登大雅之堂”,内容浅显直白,情感真挚纯朴,记录的多为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比如徽州民歌《宁愿嫁给种田郎》,就是对徽商之妻聚少离多的一种艺术化的反映。
(三)市场化保护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一方面有赖于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传统文化自身的市场化转向,以市场来筹集资金、建立传承机制,如此,不仅可以实现传统文化保护的原初目标,还能尽可能地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利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标。因而,方言视角下的安徽民歌保护还必须依托于市场。安徽地处中国中东部,自然风光与历史遗产数不胜数,黄山、琅琊山、大别山等更是享誉国内的著名旅游景点。对此,安徽地方旅游部门可以将民歌与旅游景点结合起来,在不同的旅游景点安排专业的表演团队进行民歌表演,比如在大别山景区安排大别山山歌表演,在凤阳明皇陵、明中都举行凤阳花鼓表演等。民歌以方言为主要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风格,是人们旅游,尤其是文化旅游中的一道盛宴,不仅可以提升旅游景点的人文内涵,还能为民歌保护创收,一举两得。除了依托于旅游景点以外,一些比较受欢迎的民歌类型还可以组织剧团在安徽省内乃至全国巡回演出。
(四)教育化保護
民歌与方言处于一体两面的关系,方言赋予了民歌区域化特色,民歌赋予了方言鲜活的生命力,对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其实也就是对方言的保护与传承,这在区域文化日益凋零的今天有着尤为深刻的价值。教育作为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核心途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教育化保护也就是安徽民歌保护的根本出路,对此,安徽各级教育职能部门以及相应的教育机构需要从地区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好针对性的措施。首先,就安徽地区的高等教育而言,尤其是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立足地方的高校,可以开设一些以安徽民歌鉴赏为主题的公共课程,这样既能丰富学校的人文艺术课程,也能起到民歌保护的作用,当然,学校也可以引导学生创建相应的安徽民歌社团,以学生为主体保护方言文化,传播地区音乐;其次,就基础教育而言,学校可以从所处地区出发,开展民歌进课堂、进校园的活动,比如凤阳地区的小学可以引导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学习凤阳花鼓,传承地区文化。
民歌与方言共荣共生,民歌是方言的一种表现,方言则是民歌的特征,从方言的角度研究民歌是当前的主要趋势。目前,随着方言功能的弱化,民歌也遭遇了生存危机,对此,安徽需要从区域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好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
参考文献:
〔1〕荣容.安徽民歌的审美特征与文化传承[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05):64-66.
〔2〕唐丽丽.试论安徽方言分布的特点[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03):93-95.
〔3〕孙四化.安徽淮河流域民歌的形态特征[J].铜陵学院学报,2016,(02):91-94.
〔4〕陈捷,史一封.皖南徽州民歌的方言性与地域文化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33):138-142.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