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当代价值

2017-04-11王莹俞宁

关键词:当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王莹++俞宁

摘 要:孝道思想作為伦理道德规范,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但传统孝道思想存在封建落后性,在新时期,必须转变传统孝道观念的思想以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实。“新型”孝道思想对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当代养老问题都有积极意义。我们要扬弃的继承传统孝道思想,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孝道思想;现代转换;当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3;D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060-04

一、传统孝道思想概述

孝道是儒家思想的基础范畴,不同时期的儒学代表,在各个阶段都继承和发展了孝道思想。孝道思想得到不断升华,孝的涵义也不断扩充。孝道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一)传统孝道思想的产生

在甲骨文中,孝字 就像一个长者在庇护一个少年,表现出了长辈与子孙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周朝,孝既是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也是对祖先的“祭祀”与“追思”。孔子吸收了周朝关于孝的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对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开创了儒家孝道观。先秦儒学代表曾子、孟子、荀子扩展了孝的涵义,孝道思想由对长辈、手足的关怀,升华到对君王的忠心,孝治国家。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主要内涵

儒家传统孝道思想是源于血缘亲情关系,它反映了在家庭中,亲子间的孝养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儒学家对孝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施行孝道既要在“小家”,也要推及至“大家”。纵观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可以将其内涵概括为:赡养、敬养、立身、慎终追远。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子女成年后,对父母赡养,保障物质上的满足。对父母生活和物质上的赡养,是儒家孝道最基本的道德内涵。

“敬养”是尊敬、孝敬父母,实现父母在精神和情感上的需要,敬养是敬老、尊亲,是子女对父母真情的流露。在基本物质赡养满足后,与父母感情精神上的交流,是更深一层次的道德内涵。

立身既是身体的健康,又是道德的修养。对父母的孝,要求子女严于律己,修身行道,子女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父母的声誉。孝的这一要求,有利于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谨言慎行。客观上,促进着后代的积极向上,这有利于道德建设及社会稳定。

古人很重视丧葬之礼,传统孝道思想认为,对父母的厚葬和追思,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孝道。孔子是以“礼”来祭奠父母,而孟子提倡厚葬,认为厚葬是行孝表现,荀子也强调了丧葬是体现礼、孝的重要方面,提倡大葬。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

(一)传统孝道思想现代转换的原因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以孝悌为本,施于仁政,服务于封建统治者,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工具。这决定了传统孝道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封建落后性。在现代社会,传统孝道思想要褪去封建色彩,继承和发扬其真正内涵。我们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批判的继承,实现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形成“新”的孝道观念。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

1.对父母“无违”的转换。传统的孝道思想在子女与父母关系上,提出的是“无违”,一切在无违的基础上,实践孝道,亲子关系是不平等的。而现代,平等是人的基本价值观,父母与子女是平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促进家庭的和谐。

2.孝道对象的转换。封建社会,践行孝道,都是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到了现代社会,因为社会发展及人口结构的改变,需要我们“推己及人”,对父母赡养、孝道的同时,还要关心其他老人。践行孝道不再是个人的事,所有人都要为之努力,这是社会现实决定的,具有时代性。

3.祭祀、追思的转换。传统孝道中重视对父母的丧葬,孔子提出对先人的祭念是注重精神上的追忆。但随着孝道的发展,祭祀礼仪愈加繁杂,传统的丧葬之礼带有浓重的封建落后色彩。现代社会可以继承孝道思想对父母精神上的追忆,摒弃形式上的铺张。不追求形式,而注重实质的做法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三、“新型”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党在十八大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包括3方面内容: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弘扬新孝道思想可以健全公民人格。孝道思想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要求人应注重健康,珍爱生命。关爱自己与关爱他人是一致的,身体健康是对社会做贡献的前提,也是健全公民人格的基础。传统孝道宣扬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1}通过个人努力,取得成绩,让父母荣耀,这促进着个人的奋斗。孝道思想是人们积极做事、努力进取的内在动因,推动着个人的发展。

2.弘扬新孝道思想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孝道思想强调对父母行孝,将孝道思想实践于家庭关系中,可以融洽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由对家人的爱,推及至他人及社会,社会就会安宁、和谐,由家庭关系的稳定最终促进了社会关系的稳定。传统孝道思想不仅要求对父母孝敬,还表现为对君王的付出—“忠于事君”。而在现代社会,孝道文化的建构应定义为“服务社会”,我们要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实现社会和谐、稳步的进步。

3.弘扬新孝道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繁荣。胡锦涛在十七大也提出,发展中华文化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和创新性。这说明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进行现代化建设,而孝道思想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弘扬孝道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内在一致性。“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5}这都表达了安身立业、为国效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们用孝德精神坚守岗位,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孝道思想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指导价值,孝道思想提出的家庭、社会、国家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国家、社会、公民三方面发展相吻合。孝道思想提出要爱“小家”推及至“大家”,由家庭的和谐上升到国家层面,有利于唤起人们的爱国意识。家即国,国与家的统一,将爱国精神具体至家庭、社会层面的孝行,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意识。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价值

1.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国家的发展致力于教育,教育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孝道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弘扬孝道思想。孝道思想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认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社会道德建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为孝道思想的传播提供了途径,国家颁布了很多政策弘扬传统文化,提出培养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孝道思想又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弘扬孝道文化势不可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孝道思想作为出发点,进行道德、政治教育,而孝道思想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传播。

2.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孝道出发,从最朴素的孝心教育开始,学习和发展传统孝道思想中的优秀部分来培养大学生的孝行,推己及人。大学生的行为会逐渐受到影响,社会道德规范会逐渐内化,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孝道思想提出对父母的孝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6}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能指引大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大学生健康积极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及法治观的教育。孝道思想具有实践性,由孝道思想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高。践行孝道思想,对父母行孝,既是孝道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是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由对父母之爱,推及他人,发展自身以显父母,由家及国,为社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对解决当代养老问题起指导意义

1.为养老问题提供和谐稳定的家庭、社会环境。在现代社会,很多家庭养老问题,子女与父母矛盾的激化,多是孝道思想的淡薄和缺失造成的。弘扬孝道思想,用孝道思想引导人们的“孝亲”行为,可以密切家庭成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我国的养老模式仍以家庭为主,家庭关系的和谐,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基础。社会、机构养老、对老人的养老保障等都是对家庭养老的补充和替代。家庭养老关系和谐,其他养老模式也才能正常发挥功能作用。弘扬孝道文化,能促进家庭关系的稳定,家庭的稳定和谐推及至社会,就会带来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弘扬孝道思想可以为给我国应对养老问题垫定良好的家庭、社会基础。

2.为养老相关问题提供思想指导。现代社会,孝道对象已由自己父母推及至他人,养老模式也是多元化并存。不管养老对象是谁,以哪种模式来养老,都要以孝道思想为指导。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依托他人来分担养老责任的养老模式,在具体实践中,更要以孝道思想来指导行动。弘扬孝道思想,可以增强服务人员的责任感,提高服务质量。弘扬孝道思想,还有利于完善我国养老法律法规。我国养老法律法规与现实已脱节,弘扬现代孝道观,以新型孝道观为指导,能够制定实际、可行的法律法规来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權益,促进养老的实现。我国现在是老龄化社会,解决养老问题必须坚持多元化养老相结合的道路。传统孝道思想为我国养老相关问题提供思想指导,可以促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障体制。

3.可以提高国民道德修养,促进养老体制的完善。弘扬孝道思想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在养老问题上大力弘扬孝道思想,可以提高人们的孝道意识,促进道德品质的提高。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现代老龄化社会,以弘扬孝道为突破口,对人们进行“三观”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立场和观念,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修养。人们道德素养的提高,让子女养老成为主动行为,人们的自我约束力和规范性更强,避免了辱骂、殴打老人情况的出现,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养老服务意识的增强,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促进养老服务的进步和养老体制的完善,这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提供了服务上的保障。

四、弘扬新型孝道思想,促进社会发展

在现代社会,必须从社会现实出发,扬弃的继承传统孝道思想,实现孝道思想内容的部分转换,树立社会主义孝道观。新型孝道观符合我国发展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对解决养老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家庭要树立孝道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孝道思想应该从小树立。孝道思想的继承也是道德素质的体现,培养孩子的孝道思想也是健全孩子的家庭认知。

现在社会多是“四二一”家庭结构,家长在关爱孩子的同时,要注重程度,不能溺爱,要给孩子制定相关规定。父母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首先就要让孩子认清家庭关系,知道要尊敬长辈,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同时,家长要孝敬老人,满足老人衣食,还有精神的愉悦,给孩子做榜样示范。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对长辈尊敬孝道,随之,孩子的道德修养也会不断提高。

家庭树立孝道榜样,让孩子在孝道氛围中成长,懂得规矩,尊敬老人,这是继承孝道思想最早也是最好的方法。

(二)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

孝道思想具有时代性和永恒性,孝道思想需要学校教育来继承、发展。学校应将孝道思想贯穿整个教育阶段,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孝道教育都要作为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

孝道思想也要不断适应社会需要,不断发展,以孝道思想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习孝道思想中,学生汲取其它优秀思想道德内容,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道德素养会不断提高,言谈举止也会受到正面影响。

学校还要多开展孝道实践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感恩父母”等活动,这可以增进子女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也能让子女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反思自己的行为。还可以开展课外活动,如:定期给孤寡老人、社区、养老院等义务服务,了解老人养老现状,体会老人的精神渴望,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孝道学习风气,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孝道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的积极引导加上学校良好的孝道环境建设,学生在不觉间就会形成良好的孝德品质。

孝道意识的树立及对孝道思想的继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前提。

(三)社会加大弘扬孝道

我国目前关于养老的法律法规,对子女的不孝行为没有明确处罚。孝道的践行及养老的顺利实现都是靠自我约束和道德规范。而道德行为规范,不能起到严格的控制作用。道德主要靠舆论来维持,要实现道德对养老行为的规范,就要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

社会舆论要强调、弘扬孝道思想。如开设更多关于孝道的亲子节目,对尊老敬老的行为进行宣传;对于辱骂、殴打、不孝道行为要曝光,谴责。开展“道德模范家庭”“文明养老院”“孝道社区”等评选活动,将孝道行为作为评判内容,营造良好的孝道氛围,形成重视孝道品质的社会大环境。

社会形成践行孝道的舆论导向,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鼓励、动员全社会来关爱、孝养老人。发挥模范榜样带头作用,激发人们的孝道意识。

——————————

注 释:

{1}{4}{6}洪霞注译.孝经·忍经·忠经[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4,4,4.

{2}{3}宗穹注译.孟子[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02,11.

{5}{7}董旭注译.大学·中庸[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1.

{8}程明霞注译.论语[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20.

参考文献:

〔1〕朱岚.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发展史[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2〕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M].巴蜀书社,2007.

〔3〕吴荣华.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

〔4〕王翰,高伟平.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形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5).

〔5〕皮颍翰,王丽君.浅析《论语孝道思想在道德教育中的借鉴意义》[J].德育教育,2015,(12).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