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特币:未来货币还是庞氏骗局?

2017-04-11谢九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本比特货币

谢九

曾经崩盘的比特币在2016年强势回归,全年涨幅高达260%,超过全球范围内所有的股票、商品、房地产等主流投资品种,成为去年当之无愧的最佳投资标的。

2017年1月5日,比特币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之后迅速闪崩,在市场和监管力量的多重打压之下,在短短8个交易日内,国内比特币价格从接近9000元暴跌至5000元附近,跌幅高達45%。

比特币的8年风雨路

2008年11月,一个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网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陈述了他对未来数字虚拟货币的设想,其中首次提到了比特币的概念和设计思路,中本聪因此被称之为比特币之父。时至今日,中本聪的真实身份依然成谜,从日本数学家望月新一到澳大利亚计算机科学家耐特,都没有被最终证实是中本聪本人,然而比特币早已经从空想变成了现实。

2009年初,第一批比特币在网络世界正式诞生。它和传统货币最大的区别在于去中心化,比特币的发行不依靠任何官方机构,而是依靠特定的密码学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而产生,其生产过程被形象地描述成挖矿,比特币的传输流通也不需要依靠第三方,而是采用P2P的点对点模式。

诞生于网络的比特币很快就在现实世界获得了认可。2010年,一个美国小伙子用1万个比特币换回了价值25美元的两块比萨,这是比特币的价值第一次在现实世界得到承认和应用。不过,如果以今天比特币的市场行情来看,1万个比特币的价格已经超过了800万美元,要是以今年1月5日比特币的历史新高价格来看,其价值更是超过1200万美元。

在首次换回两块比萨之后,比特币在现实世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包括微软、eBay在内的众多国际知名企业都宣布接受比特币支付,今年初,微软还正式宣布计划在即将发布的Excel 2017中为比特币提供广泛的支持,允许用户在该平台计算、排版和分析比特币。比特币在一些国家也得到了官方认可,2013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地方法院法官在一起比特币虚拟对冲基金的案件中裁定,比特币是一种货币,应该将其纳入金融法规的监管范围之内。同年,德国财政部认定比特币为记账单位,成为世界上首个承认比特币合法地位的国家。一度强烈反对比特币交易的俄罗斯,去年下半年也开始承认比特币的合法地位。

随着比特币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其价格也迅速飙升。2013年是比特币历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塞浦路斯陷入债务危机之中,作为援助条件之一,欧盟要求塞浦路斯对国内储户开征存款税,这一事件在塞浦路斯引发轩然大波,塞浦路斯人民对于货币当局和欧元的信心下降,开始抢购比特币避险,比特币从诞生以来首次体现出了替代货币的功能,2013年初至4月份,比特币价格从15美元上涨到260美元。暴涨的比特币最终吸引了中国买家的关注,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玩家开始进入比特币市场,中国资本开始成为推动比特币的主要力量,2013年11月,比特币价格突破1000美元,最高一度达到1200美元。

也正是在此时,中国监管层开始出手,2013年12月,央行、银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还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以比特币为产品或服务定价,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买卖比特币,不得承保与比特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比特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比特币相关的服务,包括:为客户提供比特币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服务;接受比特币或以比特币作为支付结算工具;开展比特币与人民币及外币的兑换服务;开展比特币的储存、托管、抵押等业务;发行与比特币相关的金融产品;将比特币作为信托、基金等投资的投资标的等。

五部委的通知出台之后,比特币的价格暴跌35%,比特币价格就此急转而下。2014年2月,世界最大规模的比特币交易所运营商Mt.Gox宣布,因为交易平台的85万个比特币被盗一空,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被盗事件再次给比特币当头一棒,比特币玩家纷纷抛售,到2015年,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200美元。

就在人们以为比特币已经昙花一现时,比特币再度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强势反弹,2016年全年涨幅超过260%,并且在今年1月5日再度刷新历史高位。不过历史总有惊人巧合,在比特币再创历史新高之后,中国监管层再度出手。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上海总部分别在北京和上海约谈了三家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火币网、币行和比特币中国,让其针对近期异常情况开展自查,并进行相应清理整顿。来自这三家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比特币交易量占据全球交易量超过九成。今年1月11日,央行联合检查组先后进驻“比特币中国”“火币网”“币行”等比特币、莱特币交易平台,就交易平台执行外汇管理、反洗钱等相关金融法律法规、交易场所管理相关规定等情况开展现场检查。中国央行上海总部对比特币中国开展现场检查,重点检查该企业是否超范围经营,是否未经许可或无牌照开展信贷、支付、汇兑等相关业务;是否有涉市场操纵行为;反洗钱制度落实情况;资金安全隐患等。

与2013年五部委联合发布防范风险通知相比,这一次央行直接进驻交易所现场检查,显然力度更大更严。

比特币的价值何在?

作为一种虚拟物品,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比特币的价值,可能是比特币诞生以来最大的争议。一种极端的观点认为,在人类疯狂投机的历史上,比特币只不过是又一场郁金香泡沫的重演,甚至某种程度上和庞氏骗局无异;另外一种极端的观点则认为,比特币是人类货币史上的一场革命,代表了人类货币未来的终极方向。

对比特币价值最通俗的理解是,比特币是虚拟世界的黄金。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一个贝壳、一根羽毛都可以担当货币的功能,但是最终只有黄金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原因并非黄金自身有多么独特的使用价值,更主要的是因为全世界的人都认可和接受黄金。比特币也是如此,其自身并没有使用价值,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并接受比特币,比特币的价值也就被逐渐发现和提升,从最初1万个比特币兑换两块比萨,到今年1个比特币超过1200美元,比特币在全球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追逐,其价值也就不断攀升。

按照比特币之父中本聪的设计,比特币的原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参照了黄金。其生产过程就是通过大量计算而得到奖励,这一过程被俗称为挖矿,网络世界的矿工也需要付出较大的人力、时间和机器成本才能够最终获得比特币,如同现实世界的掘金者,谁能够挖到黄金就归谁所有,比特币也是如此。在比特币诞生之后,也出现过其他一些借鉴其思路的数字货币,其中一些佼佼者比如莱特币也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但这些虚拟货币的影响力都不如比特币,从数字货币的江湖地位来看,比特币可算得上黄金,其他一些后起之秀可算白银或其他贵金属之类。

比特币之所以被部分人视为未来货币的方向,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设计理念直指当前货币发行的弊端。中本聪在首次对外界公开其比特币构想之时,正好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中本聪当时公开表示:“传统货币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信任,中央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不会让货币贬值,但从历史上看,这种可信度从来都不存在。银行必须让人相信它可以替客户管理好钱财,但银行其实用货币制造了信贷泡沫,最终让私人财富缩水。”所以,中本聪设计比特币的第一大核心思想就是避免通货膨胀。按照中本聪算法的约束,每10分钟产生50个比特币,这一数字每4年减半,目前比特币的生产速度是每10分钟25个比特币,到2140年,比特币的数量达到峰值2100万个就不再增长,目前大概已经被挖出1600万个比特币。比特币逐渐放缓的供应速度,以及2100万个的数字上限,和当前现实世界的货币供应形成了鲜明对比,中本聪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防止数字货币的通货膨胀,更体现了其对真实世界货币放水的不满,这也是比特币备受推崇之处。

其次,比特币的传输流通采用P2P(点对点)的模式,不需要依靠任何官方或者第三方机构,体现出一种极强的去中心特点。比特币采用的区块链技术,让全网的参与者都成为交易的监督者,交易双方不需要政府或者第三方参与就可以完成交易,而无需担心造假等问题,这也是比特币之所以被很多人视为未来货币的重要原因。

不过,比特币虽然在设计理念上弥补了现有货币发行的不足,但断言其将成为未来货币可能还是言过其实,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体现了未来货币的发展方向。为了避免通货膨胀,比特币的总数量被限制在2100万,这也就决定了其市场容量有限,以目前比特币的市场空间来看,已经被挖掘出来的比特币大概是1600万个,按照每个比特币市场价800美元计算,总价值也就是128亿美元,从全球范围来看,这样的市场深度和广度还难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尼克松政府放弃美元和黄金挂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黄金供应有限,无法满足美国的经济扩张,如果美元不能和黄金脱钩,美国可能就会陷入通货紧缩的局面无法自拔。所以,如果说赋予其未来货币的角色,显然还是过高估计了比特币的能力。在全球货币放水的时代,比特币更多的价值在于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处抵御通胀的避风港。

不过,虽然比特币难以承担起未来货币的角色,但是其开发思路却很可能为未来金融市场提供一条全新的道路。比特币的底层开发技术“区块链”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和国内金融市场最为炙手可热的概念。区块链是通过密码学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都包含了全网交易的信息,比特币网络上的每个节点(或者说每台计算机)都向全网广播每笔交易,这些交易经过矿工确认之后打包到数据块中,串联起来形成区块链,形成了一种全民记账的模式,整个比特币系统的每个节点都有完全一样的账本,这就使得比特币交易几乎没有被篡改的可能性。

这种去中心、去第三方的模式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从我国最近几十年的商业发展历史来看,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商业交易更多需要政府作为信用担保,但是政府其实并没有能力阻止企业造假,因此商业交易的成本极高。在电商时代来临之后,以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通过打分制度建立起信用等级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陌生人交易的信任问题,不过随着刷信用等现象越来越普遍,第三方建立的信用体系也未必可靠。但是在区块链技术面前,所有的交易都被参与者记录并监督,信用造假几乎没有可能,这种模式比政府监管和第三方介入更加行之有效。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了首份数字货币报告,认为区块链具有改变金融的潜力,德意志银行更是认为区块链技术将在未来的10年中成为主流。

比特币的中国江湖

对于中国玩家而言,比特币又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中国玩家大规模参与到比特币市场大概在2013年,那一年比特币开始大幅上涨,很快吸引了中国玩家的注意。比特币24小时不问断交易、无涨跌幅限制、杠杆交易,既可做多也可做空,对惯于投机炒作的中国玩家而言,这些交易特征使得比特币成为极佳的炒作对象,2013年和2017年初,比特币历史上两次暴涨暴跌,基本上都是由中国玩家所推动。按照有关统计数据,目前全球的比特币交易,中国的成交量大概在90%左右,从比特币的挖矿产业链上看,目前全球大概有70%以上的算力都集中在中国,无论以怎样的角度来看,中国已经成为比特币市场的大玩家。

除了天然的投机属性吸引了中国炒家,比特币在中国更深层次的内涵,可能在于为国内资本提供了一条绕开资本管制的途径,尤其在目前人民币贬值的大背景之下,比特币无国界的通道属性可能成为吸引中国资本的最大特点,这也是近期央行对比特币出手的主要原因。

由于比特币的价值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认可,加之其去中心化的特点和点对点的流通模式,因此,理论上而言,比特币可以在全球无障碍交换和流通,一个中国买家在国内的比特币交易网站用人民币买入比特币,然后在国外的比特币网站卖出,将所得美元转移至自己的美元账户,即可以实现人民币绕开资本管制汇到境外。

在我国资本管制的大背景下,只要出现一条绕开资本管制的途径,很快就会成为众所追捧的热点。最近几年内地资本去香港买保险蔚然成风,其实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曲线资本流出,内地买家在香港通过银联卡购买大额保险,最后通过退保将资金转移至香港账户,实现资金曲线汇出。去香港买保险的路径被堵死之后,比特币的价值再次得以凸显,观察比特币这一年多的走势就不难发现,其价格上涨和我国的资本管制背景呈现出极强的正相关关系,2016年是人民币大幅贬值的一年,在外汇贬值和资本外流的压力之下,我国的资本管制逐渐趋严,资本外流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反过来提升了比特币的通道价值,2016年比特币涨幅高达260%,很难说和我国资本管制收紧没有直接关系。2016年底,换汇新规使得资本管制的力度达到近年来的新高,与此对应的是,比特币价格也在今年初创下了历史新高。

随之而来的就是重拳监管。在监管重压之下,比特币在创出新高之后再度崩盘,8个交易日内价格几乎被腰斩。

比特币诞生8年以来,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其合法地位,但是中国对比特币的态度一直相当谨慎。2013年底,央行、银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当时就对比特币在中国的地位做出了定位——虽然比特币被称为“货币”,但由于其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从性质上看,比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其实中国央行对于数字货币本身并不排斥,甚至已经开始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去年9月份,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撰文表示:“数字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出于信用和安全性的考虑,央行推动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势在必然。”2016年以来,央行已经开始为推出数字货币着手准备,去年1月,央行首次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去年11月,央行开始筹備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央行科技司副司长兼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备组组长姚前曾经对媒体表示,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方案已完成两轮修订,

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的开放态度,并不意味着可以接受比特币。央行行长周小川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要保留货币主权的控制力,数字货币是自由可兑换的,同时也是可控的可兑换。为此,我们认为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都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

而比特币具有去中心化、点对点传播、匿名等特点,对于资本管制的中国市场而言,这些特点几乎天然具有对抗性,使得比特币游离于监管之外。尤其在当前人民币贬值、外汇储备缩水的大背景下,比特币遭遇监管重拳也就几乎在意料之中。对于比特币的未来而言,来自政策层面的不确定性,将是比特币面l临的最大风险。

猜你喜欢

中本比特货币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古代的货币
比特币的谜底,很多年后才会揭开
古代的货币
比特币还能投资吗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中本贯通”政策的逻辑、隐忧及理性实践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
多个超导磁通量子比特的可控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