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三案的学生生物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7-04-11姜德芹陆凤娟

中学生物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

姜德芹+陆凤娟

摘 要 阅读是解题的前提,预习案、研习案、复习案三案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实践证明,借助三案对学生进行阅读兴趣、习惯、技巧、方法等的培养,可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预习案 研习案 复习案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近几年生物高考题的题干篇幅较大,形式主要为文字类和图表类,体现了阅读能力作为高考选拔人才时的一个重要要求。生物学阅读能力是指通过阅读生物学资料,获取生物学知识,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物學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阅读并不只是能认识文字就行,更重要的是能抓住重点,会提炼知识,能进行信息转换。在中学阶段“生物阅读”是解题的起步,在任何一种考试中,没有阅读作为基础,解题是谈不上的。所以“生物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学习和自主获取生物课外知识,也直接影响学生高考成绩的好坏。

所以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进行探讨、研究,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我校实行的是“基于三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三案”内容包括预习案、研习案和复习案,其实质可以概括为“先学后教,能学不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由于生物课余时间少,所以各个环节主要都在课堂上完成。具体操作过程是:教师编写好“三案”后,首先在课前下发“三案”,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预习案相关内容,学生据预习案所设任务完成生本第一次互动;其次课中学生据研习案所设任务完成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师生互动;最后是复习案,学生巩固知识,反馈纠错。下面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为例来阐述在三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生物阅读能力的一些做法。

1 借助学习目标,掌握阅读要求,抓住核心概念

学习目标对学生学习有具体指向作用。我们对三案中的学习目标进行了详尽的叙写。具体为:

① 举例说明反射,并掌握反射弧的5个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功能特点。

② 简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的结构。

③ 运用实验现象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④ 概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说出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下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及形成原因。

⑤ 概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说出突触的结构特点,解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

⑥ 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⑦ 认同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方法和材料的重要作用。

学生首先研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抓住核心概念。让学生带着目标有重点地通读课本,从课本中找出相应的核心概念,圈出关键词,结合课本的图、表等理解生理过程,从而完成自主学习。比如第一个学习目标,学生阅读后应该从课本中抓住反射、反射弧这两个核心内容,经预习后能辨析反射的例子,理清反射弧的各个组成、功能及其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目标的导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中有针对性地和教师、学生讨论,在课后对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这样既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也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2 借助预习案,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预习案,是教师还未授课时针对目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教材。由于生物学科课余时间少,我们所采取的策略是将一节课按知识进行分块,比如本节课就分为:①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②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③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④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⑤ 人脑的高级功能。本节课共2个课时,第一节课解决前两块,第二节课解决后3块。每一块都是先学生预习,再师生共同研习。这样学生在预习中掌握的内容以及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巩固和解决,而不会受后面内容的干扰。以第一个知识块为例,学案中设计了这样的预习案:

阅读教材P16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什么是反射?【书中标注、记忆】

②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书中标注】

③ 反射弧由哪五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分别有何作用?【书中标注并将下图补充完整】

学生阅读课本时,教师强调阅读要求,如速读、精读、标注、朗读、背诵、说给同桌听等,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提升他们的阅读质量。对于标注基础知识(“标”可加下划线等,“注”可写相关文字等,都应力求精简),我们在高一时就进行该方面的强化培养。让学生有重点的去标注,并将教师标注好的课本图片展示在PPT上,让学生去模仿、体会(见图1)。这样使学生在一节课上能抓住主要内容,并方便以后的复习。

有了这些问题的指引,一方面学生能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另一方面学生在梳理教材内容时也更加容易,避免了盲目性。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解决所设的问题,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对生物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中学的生物课本图文并茂,其中有许多插图,包括形态结构图、生理图解、实验操作图解等,这些图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重要作用。通过标注要求学生把阅读与识图结合起来,边读边看,养成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有图必看、有图必用的习惯。

3 借助研习案,点拨阅读技巧,掌握阅读方法

研习案中的问题,是预习案问题的升华,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挖掘问题,学生不仅能解决基础问题还能提出有深度、有争议的问题。以第一个知识块为例,学案中设计了这样的研习案:

再次阅读教材P16的相关内容,组内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① 辨析反射和反射弧

② 根据反射的概念判断以下活动是否属于反射活动,为什么?

A. 用手触动含羞草的叶片,叶片立即收缩而下垂

B. 草履虫能躲避有害刺激

C. 在强光下瞳孔收缩

D. 吃梅止渴

E. 望梅止渴

F. 谈梅止渴

③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思考:

如何判断反射弧的各个部分?

ⅱ若从B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D处,效应器有无反应?为什么?

ⅲ若没有刺激,E有反应吗?

归纳:反射活动要发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将反射与反射弧进行对比阅读,使学生在平凡的问题中获得深刻认识。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易混淆的概念,教师可以列出表格,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通过一些例题的及时巩固,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课本中虽然图文并茂,但学生在自己探究的过程中仍难以理解,或略微改变就难以识别。所以在研习时教师就必须进行适当的点拨,或设计些提升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比如对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确定,还有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复制”“基因表达”等,课本的图解只是其中某几个典型时刻的模式图。如本节课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课本中的图解只是其中3个主要时刻的情况。学生很难将这些图连贯成一个完整的生理过程。预习时让学生结合图片和文字想象其动态变化过程,研习时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学生通过动画理解课本静态的图片,从而结合课本的文字、教师的点拨、小组内的相互描述等将该内容真正掌握。

4 借助复习案,提高阅读效率,提升阅读能力

一节课的内容研习结束后,教师留1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对着目标检测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然后完成复习。复习案的目的是通过做题来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解题能力。做题是预习、研习的延续、拓展和提升。学生在做题时有许多不好的习惯,如选择题直接看选项、非选择题直接看空,从而遗漏了题干中的许多关键信息,或为了解题又重新回去看题干而浪费时间。比如下题的第一问就没几个学生作答,最后一空许多学生都没注意“膜内”二字,而写成外负内正的答案。

下图是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

(1) 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2) ⑤的名称是 ,它的形成与细胞器 有关,⑤所含的化学物质被称为 。

(3) 维持Na+、K+浓度在细胞内外的差异,与[ ]

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4) ④的结构名称是 突。在神经纤维末梢受到刺激时,该处细胞膜的膜内电位为 。

因此利用复习案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的第一步就是阅读。复习案中精选习题,要求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圈出关键词语、限制条件等,平时的练习要求每位同学都有解题痕迹。另外,生物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许多生物题将要考查的生物学规律融入到生产生活实际、现代科技为素材的新情境中。要求学生从题目中收集有效信息,学会将信息与所学知识进行结合、重组、转换或迁移。

总之,借助三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生物教学中的一项长期工作,作为教师应该精心编写好三案和配套的研习课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逐步使学生的生物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永华.生物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几种方法[J].教师,2013(2):119.

[2] 汪劍涛.生物学阅读能力的有效训练[J].中学教学参考,2012(5):126.

[3] 余秀耀.浅谈学生生物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物学,2006(4):32.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
论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