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会计工具在供给侧中的应用探索

2017-04-11王艺璇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6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王艺璇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中央重要的战略部署,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通过扩大市场需求带动积极发展的策略,它强调企业通过优化产能结构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体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管理会计工具作为微观经济管理的基础,其职能和作用能够很好地助力于供给侧改革。因此,本文将对管理会计工具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及“补短板”五大任务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供给侧;管理会计工具;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05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02

1 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工具

1.1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与着力点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并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主要包括这几方面。一是培育新主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激发主体的积极性。二是增加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强调要素的有效投入,防止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产能过剩。三是推进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四是调整库存,培育增量。即供给侧改革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核心任务,以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既表明中央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大转折,也意味着未来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1.2 管理会计工具的主要内容

2016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强调“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同时,指出“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管理会计工具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时所采用的战略地图、滚动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和平衡计分卡等模型、技术、流程的统称。管理会计工具作为管理会计理念的具体化,随着管理思想的演进逐渐“深耕”和完善。近年来,我国会计学术界大量介绍了西方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推动了我国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但截至目前,理论界尚未对管理会计工具的种类做出明确的界定,本文以美国发布的《管理会计公告》(中文版)为依据,结合201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整理出了13种管理会计工具,其主要包括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适时制(JIT)、全生命周期成本法、价值链分析、预算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平衡记分卡(BSC)、经济增加值(EVA)和标杆管理。

供给侧改革和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均是我国当前的热点问题,两者的结合对供给侧在我国经济体制中的贯彻执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的第2部分将管理会计工具与供给侧改革进行了整合,详细探索了在供给侧的各着力点如何应用管理会计工具。

2 管理会计工具在供给侧改革各着力点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转变的体现,并且需要落实到微观层面的各个企业中。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工具的结合对供给侧在我国经济体制中的贯彻执行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层面来看,管理会计工具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特征,而管理会计工具作用的有效发挥,有助于国家从市场层面上改善供给失效、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杠杆过高和成本过高等问题,推进国家的供给侧改革进程,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于外部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市场体制的供给侧改革会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压力,由于管理会计工具在公司战略、投资风险、价值创造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相关工具的运用有助于管理层做好经营决策,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考核的效果。从微观层面来看,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在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适应激烈的外部竞争及经济形势的变化。

而我国学术界引进的大量管理会计工具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管理方法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本部分将在供给侧的背景下讨论相关管理会计工具在各个着力点的应用,以更有效地选择应用这些管理会计工具,挖掘增效,为企业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2.1 去产能:有效需求的预测

近几年,我国传统行业过度扩张,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的局面,导致其散、小、乱、弱,产业集中度较低等问题。因此,我国将“去产能”列为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对“去产能”不能只是理解为去除过剩的产能,还应该包括落后产能和污染产能。“去产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市场有效的产能需求,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根据质量和环保标准,通过预算管理和本量利分析工具的运用,对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利润的社会总需求进行预测,计算出企业生产量中相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过剩产能,采用相关方法并根据相关国家政策去除過剩产能,进而减少企业资源的无效浪费。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去产能”的过程中需要将管理会计工具与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进行有效结合,在政府要求下制定出最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产能预算。同时,为了获得“去产能”的持久效果,还必须从“去产能”和“建产能”两端同时发力,即去除无效产能,增加有效发展企业的产能数量,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2 去库存:产品可供销售天数的测定

近年来,各个行业的库存商品有增无减,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也必然使“去库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去库存”不仅需要考虑短期的库存清理,还需要考虑长期的产品优化,更需要运用相关的管理会计工具制定管理决策。在“去库存”中要有效地将全面质量管理工具与适时制工具相结合,将大批量生产方式转变为精益生产方式,即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内生产必要数量的产品,同时必须保证生产中的各个环节有效,通过控制相关产品的质量尽量减少不必要产品的返工,进而减少次质量产品的替代库存。企业还需要将传统的价格营销转变为现代价值营销,利用平衡计分卡工具,以顾客满意度为起点和目标,集中于顾客最关注的价值领域,提高顾客的参与性,加强品牌建设;同时可通过适时制工具根据产品销售率、产成品可供销售天数以及库存商品周转天数等准确计算出库存最佳标准值,减少不必要的库存。例如,在2013-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库存商品周转天数计算出的标准值为13.4天,超过该周转天数的商品需要列入有去除的商品列表中。

2.3 去杠杆:财务风险的控制

杠杆,从狭义方面讲,是指资产与股东权益之比;从广义讲,是指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进而可以通过较小的成本扩大企业的盈利能力。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债务链条,可能会面临过高的利息负担,甚至可能会面临资不抵债、威胁自身生存的危险。为了防止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去杠杆”应该从整个债务链条寻找突破口,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工具的应用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其首先需要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计算出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量,计算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由于国家统计局对工业企业确定的资产负债率的标准值为60%,因此,如果通过全面预算工具计算出的负债超过标准值即为需要“去杠杆”的负债,企业需要考虑其他方式融通资金;如果企业计算出的资产负债率处于标准值之下,还需要确定合理的营运资金与长期负债比率,防止长期负债在转化为流动负债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营运资金进行偿还;同时还需要对合理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年末流动负债比率进行预算,保障企业能够按期偿还债务,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4 降成本:提高各要素的生产率

“降成本”是供给侧的一项核心内容,成本的有效降低可以增加利润空间。可以根据目标成本工具或标准成本工具制定出适应企业情况的标准成本或目标成本,将企业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寻求企业成本过高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同时还要发挥企业销售部门和管理部门的作用,实施费用的归口管理,将费用的降低额落实到各个部门和责任人员,根据落实指标与实际情况的比较,对相关人员进行业绩考核,进而有效促进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的降低。最后还可以将“去杠杆”与“降成本”相结合,通过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以控制企业的财务费用。

现阶段供给侧的推动力主要是物质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相比于需求的拉动力,供给侧的推动力更为长远,且该推动力可以归结为各个要素的生产率。可以通过对作业成本法工具的使用,识别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进而有效地将生产要素分配至增值作业,剔除非增值作业,提高要素的生产率。同时还需要利用全面预算工具,制定企业的生产预算、销售预算,并按照预算合理分配各个生产要素,防止低效要素分配造成资源浪费,有效降低成本。

2.5 补短板:资金预算

“补短板”是针对当前供需失衡的主要问题补足供应短板,进行产业升级,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增加有效供给,补短板的基本原则是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体系,即形成一个更加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使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补短板”可以分为两个层次:①弥补人力资本与科技创新资本的短板;②弥补由于物质资本存量不足所产生的科技、教育等短板。各个短板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对资金进行预算,企业应想办法筹措“短板资金”,即将“补短板”与“降成本”“去杠杆”相结合,利用成本管理工具,预算工具对企业所需资金进行预算,有效分配企业资源,精确用好“短板资金”,放大“短板资金”功能,监控管好“短板资金”。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供给侧所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是要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但这五个任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在完成这五个任务的过程中,管理会计工具的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每个任务的完成有助于另一个任务的有效推进。企业可以通过运用管理会计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适时制等工具加强企业的绩效管理,实现相关资源的有效分配,进而有效推进“五大任务”的实现。

3 结 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大力推进,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对管理会计工具的有效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完善适应于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管理会计工具体系,同时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供给侧改革也为管理会计工具的發展提供了机遇。由于管理会计工具是企业进行战略传导以及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具,我国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宣传,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工具在我国企业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还需要结合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和相关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进一步加强适合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工具模型或体系的建设,并进一步加强国内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有效实现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与创新。相信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管理会计工具的有效应用,必能大力推进我国改革的进程,有效实现我国市场的供需平衡。

主要参考文献

[1]冯巧根.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创新[J].会计之友,2016(7).

[2]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理论参考,2016(8).

[3]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

[4]贾康,苏京春.“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构建——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化探讨[J].全球化,2015(3).

[5]林卫斌,苏剑.理解供给侧改革:能源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改革创新(二)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