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文化“慢下来”传统文化“活起来”

2017-04-11丁妮

上海采风月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董卿类节目诗词

丁妮

2017年第一季度已经过去,与以往泛娱乐类综艺扎堆、同质化严重有所不同,各台的节目类型更加多元化,央视打造的一系列文化类节目表现尤其抢眼。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仅让来自上海的三名女中学生一夜之间成为全国观众心中的“古典偶像”,更激发了全民的千年“诗心”;同期热播的《见字如面》则通过书信展现人文历史,仅用声音表演而摒弃其他的表演方式十分考验演员,然而第一集中林更新、归亚蕾、张国立、王耀庆、蒋勤勤等老中青三代演员的逐一亮相,先不论其他,光他们在节目中的认真和投入,就直接征服了观众;而近期热播中的《朗读者》,则通过朗读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进而传播精神、展现人生——首期《朗读者》围绕主题词“遇见”,六组嘉宾依次亮相,每位嘉宾通过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过、激励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的文字,展现不同的人生故事。嘉宾中既有濮存昕、柳传志、张梓琳等行业名人,也有鲜花山谷夫妇、无国界医生蒋励等素人,特别是96岁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压轴登场,打动无数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朗读者》也是主持人董卿首次担任制作人的节目。如果说《中国诗词大会》让大家看到了与春晚舞台上截然不同的那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董卿,《朗读者》则更加鲜明地展现了她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我当了22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重文字,‘者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实现了。”

文化类节目崛起成为荧屏清流

如果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突发爆红是占了春节长假的天时地利人和,而随后的《朗读者》因为有主持人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积累的人气而未播先热,那《见字如面》的口碑和观众缘则更可以说是温火煮出的一壶清茶。诚然,有些观众一开始是冲着喜爱的演员去的——节目组在嘉宾的组成上确实也动了脑筋,老中青三代凑齐了影响力与话题性,但很大一部分观众却是无意中看到节目,被深深吸引,然后自发成为了节目的“自来水”,从而形成了“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效应,很快就为节目吸引来了大量的关注。“有质感”“有内涵”“直击内心”是大部分观众的直观感受,而“第一次看到这样新颖的节目”“绝对是2016年最后的惊喜”“今年最值得传播的节目”也为它赚足口碑,甚至有网友看了节目后感慨——突然觉得好像互联网之外的中国是个不一样的中国啊。

怎么不一样呢,也许国民“小鲜肉”林更新的经历可以说明一二。林更新是《見字如面》第一位登台的读信人,打头炮登上一个全新的节目,对于一个要和一众资深戏骨同台飚戏的年轻演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林更新告诉节目组,其他节目他从不准备,只要带着身体去搞笑,这次他必须得走心——这是他从艺以来最走心的一档综艺节目。为此,他提前四五天非常认真地准备,每一封信只要有不清楚的读音和字义,都认真标注,那段时间,拍戏收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信。最终,观众在《见字如面》见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林更新:谦逊、低调,谨慎、认真,让观众大呼惊艳。

而节目组甄选的八位写信人亦是用了心的,既有2200多年前的秦王六合军中的士兵黑夫和惊,又有唐代大家韩愈,民国洛神萧红,当今艺坛宿将黄永玉、曹禺,宝岛歌后邓丽君和蔡琴;八位收信人更是洋洋洒洒,父母高堂,好友亲眷、吃瓜群众,甚至还有一条鳄鱼……而八封书信给出的情感体验也非常丰富:黑夫和惊与家人的儿女情长、兄弟情深;萧红把对弟弟的思念上升为对抗战取胜的信念:中国有你们,中国不会亡的;韩愈借骂鳄鱼,祭出这篇指桑骂槐敲山震虎的檄文,一片拳拳爱民之心;蔡琴为前夫杨德昌去世致媒体的公开信,呈现出一个女人的深情与失落、痛苦与超脱,更表达了一个女人的大爱;黄永玉与曹禺之间呈现的是君子之交真如铁,披肝沥胆,见骨见血;而邓丽君和她亦师亦友的老师庄奴的交往,则呈现了友情的另一面,欢快轻灵,心心相印。无怪乎网友看了节目纷纷表示想要写信了,还有人因此找出了尘封已久的书信……

而《朗读者》在未播出之前,部分观众也曾质疑这种“朗读”的形式是否有模仿《见字如面》的嫌疑,但节目一经播出,质疑便随之消散了——《朗读者》不是朗诵节目,不是语言节目,而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在这里嘉宾不仅要朗读一篇对自己影响重大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在节目中,濮存昕第一个亮相,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改变自己一生的恩人——濮存昕感谢了一位医生,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以前濮存昕也会讲述他的这段经历,但是在《朗读者》中,他首次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人:荣国威医生。正是这位医生,帮助他扔掉了拐杖,让濮存昕拾起了自信。现在他可以骑马、打球、演戏,用更好的心态面对自己,都与荣国威医生的遇见分不开。《朗读者》第一期节目,还特别邀请了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从头到尾弹奏《朗读者》主旋律,成为一大亮点。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弹唱经典歌曲《匆匆》,充满了意境。以朗读和访谈为核心的节目内容,加上经典音乐艺术的组合,《朗读者》首期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董卿当制作人的开门红。

“慢下来”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其实,早在去年3月开始,董卿就在酝酿一档文化情感类节目,希望通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充沛的情感温度去打动观众。经过近一年的筹备策划,《朗读者》终于与观众见面。董卿表示,自己从事传媒行业已经有22年,“是时候做一档自己真正喜爱的节目。做《朗读者》一方面是因为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职责和使命;另一方面再加上我个人的兴趣爱好吧,我自己对文学很感兴趣,同时对人也很感兴趣”。时代背景和个人兴趣同步共鸣,《朗读者》由此诞生,“像是寻找吻合度的产物,因为《朗读者》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结合在一起”。

节目中,嘉宾在朗读篇章之前,还会讲述自己的故事。“先讲故事,后朗读,是希望大家在对这个人物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和丰富的了解之后,对他的朗读能够更有代入感,感同身受,有更深刻的理解。”董卿如是说。对于朗读嘉宾的选择,董卿表示标准就是有影响力、有知名度,也希望对方有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或者有值得弘扬的特别品质。董卿坦言,最初考虑的是全明星阵容,“但是后来发现,其实明星已经被过度消费,在他们身上很难或者说比较难捕捉到大开大合的人生故事。在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有意想不到的经历和感悟,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感动”。最终,明星加素人的结合呈现的效果令制作团队非常满意,第一期里的鲜花山谷夫妇,就让很多人看到了普通夫妻还能有如此真挚、美好、单纯的生活,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想象。而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让主持人董卿当场泪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作家刘震云也参加了节目录制,带有口音的他成为朗读者中的“另类”,董卿解释:“朗读的技巧、字正腔圆并非这个节目最想展现的,换句话说技巧不是节目的核心,真情实感才是节目最打动观众的地方。”

国家一级导演、董卿的好友娄乃鸣在看过节目之后说:“用两个字来形容第一观感就是‘惊了!完全没有套路的一个节目,哪里请来的大神?在不经意间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评价节目称:“满电视都是明星玩游戏,央视的《朗读者》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春天”言之过早,但“春风”已然拂面

毫无疑问,这一场荧屏上的“文化复兴”之火从去年末烧到如今都依然兴盛:《见字如面》第一季播出过半,虽然没有耀眼的舞台包装和激烈赛制,但凭一封信、一个人就让观众陷入故事,豆瓣评分高达9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不久前落下帷幕,由诗词引发的全民大讨论仍在继续,该节目在豆瓣的评分为8.5分;《朗读者》首期播出后,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3分。在不少综艺节目“娱乐至死”的情形下,这类文化类节目被网友盛赞为“一股清流”。这是否意味着文化类节目即将迎来春天?身为其中两档节目的主持兼制作的董卿最有发言权。在董卿看来,现在说“春天”还言之过早,但自己参与的两档节目走红起码是个“风向标”,她表示:“文化类节目其实很难做,需要更精心的设计。我们现在是尽所能去做情感的共鸣,唤起大家对文学的认知和记忆。首播之后的反馈和好评如潮,给了我们更多的信心。”而对于未来,董卿表示节目组希望把《朗读者》打造成一档“高而不冷”的优秀文化节目。“高”是来自文学品质,而“不冷”靠的则是情怀,用真挚的情感让文化更加平易近人。

实际上,从2013年至今,文化类综艺未曾缺席过。从2013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014年的《中国成语大会》,再到如今的《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被称为“文化顽主”。继玩转汉字和成语之后,在《见字如面》中,关正文把中国从古至今的书信做了一次集中大扫描和大梳理,开始了在书信文化领域新的征程。对于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坚持,关正文表示其实一开始尝试做文化类节目,并不是因为有前瞻性,而是“面对未来”的一种选择。“我们的文化产品、精神生活需要多样性的生态与品种。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人均读书的时间太少了,用于娱乐的时间太多。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一直有主流,跑偏的时间稍微一长,人类文化的自我修復能力就会起作用。”在关正文看来,当下碎片化阅读成主流,深度阅读日渐式微,尽管超过半数的人表示“非常愿意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当强大的社会生存压力必然还是会迫使人们的精力向工作倾斜,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骤减。这未必全然归因于人们对文学价值的忽视,主流媒体在阅读氛围和倡导文化价值的职能上也存在缺失。

而在这样的社会现实和需求下,文化类节目迎来了绝佳时机。在满屏的娱乐类综艺节目中,文化节目相继涌现似乎是一种时代的必然,也是一种价值的回归。当观众的眼睛被娱乐填满之时,自然会产生新的需求——对自我、对世界产生疑问,想要寻求答案。优质的文化节目也就适时而生。董卿也认为,相较于娱乐类节目,文化节目确实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因此更需要精心的设计和时间的沉淀,这就意味着“繁荣的春天”还需假以时日。但既然已经“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还会远么?

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

因为《中国诗词大会》而一举成名的三位上海女中学生无疑传达了一种新的群众审美,就像网友们盛赞复旦附中的武亦姝时所说的那样——她满足了我们对古典才女的全部想象。由此可见,“古典”和“才华”正在代替“恶搞”和“颜值”成为新一轮的审美标准,这也意味着“传统文化”正在逐渐瓦解被“通俗文化”控制多年的荧屏甚至人心,这是令人欣慰的。对此,著名主持人曹可凡指出,近几年随着不同传播媒体的弘扬与传播,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已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过去历史器物是“束之高阁”,现在各大博物馆藏品展览是“一票难求”。过去走进剧院看昆曲的都是“白头发”,现在喜欢昆曲的人中“黑头发”越来越多,其中很多是白领、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名人故居也如是,上海的巴金故居、张乐平故居很受欢迎。“还有最近讨论很热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这三档电视节目从形式上很传统、很淡,没有任何噱头,那大家喜欢什么?喜欢的就是传统文化的力量。”

“这个节目火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中国人仍有不死的‘诗心。”节目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说,诗歌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最古老的方式,一部中国诗歌史既是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的浓缩精华,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正因如此,《中国诗词大会》的入选诗词从中国诗歌的缘起《诗经》开始,包括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名人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而传媒研究者靳智伟表示,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中国人对诗词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这构成《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社会基础,“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还有诗。”

当然,在节目获得好评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对节目的方式和内容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我觉得古诗很好,但是,诗好,去读,去品味,实在喜欢背背也无妨,我其实更希望你能自己去创作,唯独求你别当比赛一样去背。”音乐人叁拾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表达了对节目中“比赛谁会背的诗句多”的看法。这个看法也得到了部分网友的支持,大家指出,料其实中国香港地区早在1991年开始就有“诗词大会”了,至今已经坚持了26届,值得一提的是,它不是比赛背诵,而是比赛创作,并且还是创作古体诗。据悉,香港诗词大会全称是“全港诗词创作比赛”,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与文化事务署与中央图书馆联合举办,旨在促进古典诗词的创作风气、提高市民文化修养。“全港诗词创作比赛”单年赛诗,双年赛词,题材由参赛者自定,律诗比赛分五言或七言,每届各有指定的韵部;而填词比赛则每届词牌不同。经过多年推广,“全港诗词创作比赛”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及参与,成为香港诗词文坛的一项重要活动,也凝聚了一股写诗填词的风气。比赛前一般会举办多个“诗词写作讲座”,介绍古典诗词的特色、声韵运用和写作技巧,借以加强市民对诗词的认识和提高他们运用语文的能力。

对于网友们的这一点质疑,嘉宾蒙曼教授认为,作为电视竞技类节目,“诗词大会”采取记诵的方式并没有问题。“在诗歌复兴起步阶段跨过记忆去考创作,就像还没学会走就去跑一样,没有意义也行不通,而且创作的评审缺乏客观的标准。”而嘉宾北京四中语文教师王黛薇则认为,“诗词大会”本质上还是一档文化竞技类节目,其走红和节目“打擂台”式的环节设置有很大关系,主要是考查选手的诗词储备和记忆力。“对于传播诗词文化,节目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最重要的是让人们学会欣赏,能够理解其中的意蕴和美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谢琰也建议,下一季可以改变单纯考记诵的方式,而是考理解、审鉴乃至文化史的综合知识,让点评老师用诗词作引子来讲述历史、传播文化。

在本届诗词大赛上,上海的选手无疑备受关注,因此针对这个现象,沪上的文化界人士也有自己的看法。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陈鹏举认为,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不仅要有文化景观,更要有文化氛围,市民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古典诗意的润泽。但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老古董,要使其“活起来”“传下去”,需要通过现代手段使其当代化,让诗词与当代中国、当代中国人产生更密切的关系。事实上,让优秀传统文化实实在在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话题早有人在践行。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表示,他在8年前就提出将中小学广播体操改为戏曲广播操,“用戏曲形体和武术元素改造广播体操,既能帮助孩子们健身,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躯体逐渐沉淀传统之美,何乐不为?”事实上,本市一些以“戏曲特色”闻名的中小学已经在实践这一套由孙惠柱的两位博士生根据京剧身段编排的“戏曲操”,很是受到师生们的欢迎,被大家称赞“给每天要做的广播操注入了美感和文化内涵”。

无独有偶,上海复旦附中的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老师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在学生中推广一套复旦附中自编的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本届《中国诗词大会》让该校女生武亦姝一战成名的《诗经·七月》正是这套书中第一册里的内容。在黄荣华老师看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人不同,阅读、记忆与自己生活脱节的作品是很困难的。“应景”的教一教,背一背,并不是真正的古诗文教;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没有课程设置、不融入日常教学是不可能落实的。因此,学校花费十余年探索古诗文课堂教育,围绕传统文化的系列教育将课程分为三类:即以六册《中华古诗文阅读》為教材的必修课、以《中国人》为教材的选修课、以相关课题研究为目的的“荣誉课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黄荣华说:“传统文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烙印终归会显现出它的力量,学生应该在古诗文教育中感知生命与周遭事物之间的关联,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这一点上,我们的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不仅没有隔阂,相反可以互相形成关照。”

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定力和耐力,不可急功近利一蹴而就,更不可功利化,将弘扬传统文化异化为重形式、轻内容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回到荧屏上来,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娱乐化的弘扬手段,但一定要注意适度,注重创新。只有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变迁性,充分相信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进一步探索和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传下去,进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

猜你喜欢

董卿类节目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挖掘乡村意象,新疆文化旅游类节目的地方性特色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有一种友情叫倪萍与董卿
董卿最有才华的四次救场
董卿的宝贝
不喜欢胖的
央视花旦董卿:枯萎的爱情树怒放友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