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策略
2017-04-10王小满张泽一
王小满,张泽一
(北京联合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01)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策略
王小满,张泽一
(北京联合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0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人到心没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亲和力”不够。从供给侧视域来看,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等突出问题。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必须从供给主体的责任担当、供给的内容、供给的话语方式、供给的渠道等多个方面,打一场供给侧的攻坚战。
供给侧;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话语方式
一、背景
“亲和力”是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频率较多的一个词。狭义上的“亲和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所在群体心目中的亲近感。广义上来看,“亲和力”则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能够对所在群体施加的影响力。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亲和力”体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心态,高度认可尊重课程的理论魅力、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并积极付诸实践的一种无形力量。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和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也存在着“亲和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两会期间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提问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正处在一个转折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有到,是因为内容不适应学生的需要。主要可能是‘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所以亲和力就差了,抬头率就低了”。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我们可以从供给侧改革中借鉴有益的思路方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分析我国经济领域供需两个方面深层次发展问题和突出矛盾基础上,为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而做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改革方法和化解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的思路,同样对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教育过程中,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光荣艰巨任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在教师供给和学生需求两侧都有,而且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正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其一,作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师要对作为客体的学生进行社会化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学生却倾向于保持个性特质、彰显自我的独特价值;其二,教师通过思政课对学生进行的是指导思想一元化教育,而学生却有思想多元化的倾向;其三,教师一般使用相对稳定和完备的思想体系去教育学生,干预其思想,而学生的思想则是易变、开放的,要自己决定是否接受教师传递的思想;等等。[2]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有矛盾,但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在供给侧。要想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必须从围绕学生的成长需求,着重供给侧着手,切实解决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的“配方”、“工艺”、“包装”等问题。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接地气,更加“入眼”、“悦耳”、“合意”、“走心”。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供给内容的缺失、“配方陈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内容的不足突出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现象。[3]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4]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有历史发展的原因、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也有我们现实工作的诸多失误所造成。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历了从占据主导地位到话语权逐步丧失的过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市场经济实践的超前性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片面强调与国际接轨、无疑是话语权丧失的根本原因。[5]许多高校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时、学分被大幅度裁剪,有的经管类专业甚至取消了该课程。在以前的“85方案”和“98方案”中,政治经济学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配备师资的,而现行“05方案”则将政治经济学并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去,占总48课时中的两章内容,所占比重非常有限。如此短的课时内,很难将概念繁多、学理深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清楚、讲的通俗,讲的联系实际,有的教师则对这部分内容只进行简单介绍、一带而过,学生听起来也一知半解,毫无兴趣。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大量的引进和使用西方的原版经济学教材,西方经济学一度被称作主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及其主张的肆意蔓延,挤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话语空间,时间久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错误地理解为批判的经济学,而非建设的经济学,各种各样的“过时论”甚嚣尘上,在经济学话语体系中话语权不足,逐步变得失踪、失声起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的“配方陈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面临的困惑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作为“教材性专著”或“专著式教材”,往往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课程教材是普及知识的文本,不是针对现实问题而开展的具体专题研究,因此,难担当解释与指导的重任,理论对实践的解释和指导乏力,表现为“两张皮”难以融合的问题,即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之间却存一定的脱节。
总的来说,思想领域没有真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供给鲜活、管用的马克思主义方面的不足,是导致近年来西方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西方价值观有所抬头、不断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的坚持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用当代中国最鲜活、管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那样:“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明辨是非,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供给的话语方式上亲和力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缺乏正确的主题,也不缺少核心价值观,缺乏的是一种正确表达话语的本领和传播的能力。一般来说,话语方式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宣讲、布道式的,我讲你听,把听众当成一个收容器或者是个筐,把自以为的“真理”拼命地往里灌,滔滔不绝。另一种是对话式的,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谈话。就像夏天大家搬个小凳坐在一起聊天,这是一种宽松的、亲切的、自然的谈话,每一个人既说又听,说话者和听话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种平易近人,不是把结论强加给别人,而只是把自己思考的收获和别人交流,同时把在探讨中的困惑也告诉别人。还有一种是独语,自己跟自己对话而非他人,对自己内心世界进行自我灵魂的严酷的拷问。[6]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上述三种话语方式的选择上,教师倾向习惯于宣讲、布道式,学生的被动地位、课程参与程度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亲和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必要的课堂宣讲之外,在话语方式的选择上,为了增强亲和力应更多地采取一种平等、宽松的对话方式,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感到亲切、乐于接受。
当前我国的主流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话语表达方式上是一种典型的理性结构,其思想内容是以概念、判断和推论等理性形式表达的,而且这种表述都是经过深入思考而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价值原则和实践要求的。[7]然而,这种话语方式已经在网信时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目前,网络正深刻改变着青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行为和话语表达习惯。一方面,网络交流方面,输出的低速度与网上互动效率之间的矛盾,使得网络语言越来越朝非正规、简易化方向变异,为了提高打字速度,彰显自我个性,大量的网络表达语句被使用。例如,2016年的网络流行语就包括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小目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一言不合就xx、蓝瘦,香菇等词语。有些网络用语对原有文字语义或多或少地进行了话语偏离,甚至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手机通信的迅速普及,信息传递传播更加的影像化、符号化的感性传播模式。目前,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意识活动主要是处于感性层面的心理活动,对能够吸引眼球的形象化和感性化的视频、图片信息更感兴趣,容易喜闻乐见,因此包含于其中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易于得到理解和认同。而对那些抽象、枯燥、充满说教味道的理论、观点敬而远之、不去关心。
网络语境下这种不正规、个性化、符号化、低约束化的话语表达特点,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素有的政治观念强、逻辑严密、用词造句规范、更新速度慢等特点与广大青年网民的个人话语偏好产生了较大差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网络语境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首先,网络语境中的话语具有不规范、简化、易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青年大学生的浮躁之气,使他们的思维表现出感性、直观、浅表的特点,遇到问题总喜欢借助谷歌、百度输入关键词进行查找现成的答案,不愿意做深入的探析和理性思索。因此,青年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思考能力有所下降。其次,传统的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多种多样的交流,有的是身体肢体语言,有的是运用面部表情、声音等,而在网络语境下,大学生习惯于使用虚拟、符号化等形式出现的存在物,眼神、姿态、信任、情感等因素被大大弱化了,网络上的思政教育双方在语言交流的时候由于缺乏个性和情绪的表达,只能凭借主观猜测,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说服效果有所减弱。第三,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灌输”、不讲究话语艺术,习惯于板着脸、居高临下训人的话语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可能遭到大学生的心理逆反和行为抵触。网信时代话语权的争夺呈现出了从阵地争夺到话题抢夺、从自在状态到自为状态、从“完整叙事”到“碎片传播”的新特点和趋势。[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承载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以柔性、接地气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改“简单灌输”向“多维渗透”,唤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认同和自觉践行。
(三)供给渠道单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供给渠道方面,主要有作为的传统主渠道、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和作为新渠道的新媒体新技术两个方面。这两个渠道是相辅相成、彼此统一,缺一不可的。抓不好主渠道,阵地丢了,立德树人的高校教育之魂就丧失了;抓不好网络平台及其他新媒体这个渠道,不与时俱进也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抓好课堂主渠道的同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堂之外积极占领新阵地,掌握和运用网络平台及其他新媒体,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渠道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9]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高校大学生上网了,高校管理者、教师也要经常上网看一看。用好网络新渠道,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和理论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然而,目前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实践来看,思政课教师运用网络提升立德树人的能力还不够。表现在:第一,囿于教学习惯、网络技术水平有限、自身动力不足、网络考核机制的缺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渠道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方面,还不是十分普遍。一般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只要上完了课就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就很少主动找机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教学和科研是大多数教师的主要分内职责,而围绕学生需求去进行细致入微的服务和帮助工作则被放到次要的地位。第二,网络条件下,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难及时跟进掌握学生最新动态,师生对话无法处于同一“调频”、“波段”上,容易产生话语分歧。网络时代,社会生活的节奏更加的快速多变,在“鼠标点击”、“手机下单”成为最为常见的休闲购物方式的当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习惯乃至深层的消费心理都悄然发生变化,消费至上所渲染的以“符号消费”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体面消费、过度消费、无节制消费,试图在最大化消费中寻求感官快乐。……易引发“炫富”或“仇富”的不健康心理,滋生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10]。第三,网络条件下,微信使用者通过朋友圈、群聊、公众号等方式都能随时发布图文、视频等,从而享有信息发布权甚至是一定意义上的话语权。面对网络空间的乌烟瘴气、生态恶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网络上盛行的历史虚无主义认识不足,或者失声,或者对学生的引导不力,更有甚者,少数教师甚至在课堂教学中错误的“解读”马克思主义、崇洋媚外鼓吹西方价值观、丑化谩骂革命领袖及英雄人物、呲必中国,无形当中助长了错误思想和言论的嚣张气焰、歪风邪气。
三、深化供给侧改革,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策略
1.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感和担当
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具有亲和力最为关键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对于课程亲和力来说至关重要。教师的理想信仰、道德品质、知识储备、话语水平、沟通方式等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满意度。没有信仰坚定、思想过硬、业务扎实的教师队伍,没有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和时代担当,就无法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离开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就无法有效地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宣讲好,就无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因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增强引领学生明辨是非、坚持四个自信,必须严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入口,建立科学、全面、系统、精准的准入机制,严格培训、考核、晋升和淘汰机制,积极打造一流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增强阵地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敢于对困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积极开展耐心的说理工作,引导高校大学生端正思想、转变观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在政治上自觉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遵守课堂教学讲课,坚决反对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在高校传播,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用当代中国最鲜活最管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年学生,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的奉献精神,帮助大学生辨明方向、廓清迷雾,自信前行。引导大学生群体自觉主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等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于心,并进一步外化于实践行动中,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充分的思想动员和组织保障。
2.尊重青年大学生的网络话语主体地位,转变思政教师的话语表达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合理设置思政教育的话题选择,做到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吸引眼球。积极鼓励受广大青年大学生通过BBS、论坛等形式参与其所关心的话题讨论,表达真实的思想;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空间阵地,将悠久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形式生动展现,使大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理论的力量、文化的精髓,感受各种范式语言传递的价值之美。对大学生的网络表达给予针对性的引导,支持他们弘扬和宣传正能量、积极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话语权表达见解,防止话语权的滥用。思政教师要经常上网了解舆情动向和学生所思所想,了解思政教育必需的网络信息技术,熟悉当代大学生喜爱的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及时把握大学生受教育者的心理及行为的变化,善于把握时代脉动,了解、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和形式,为提高话语沟通、交流和创新能力做好准备。密切关注网络文化和舆情的动向,努力从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走出来,结合学生关心的困惑和难题,设计符合网络语境的互动话题,构建新的平等、倾听、对话、交流的新话语表达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切实接近地气,易于被受教育者所理解和接受。
3.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构建适合网络特点的新型师生关系
网络、“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为高校大学生创造出了一种更为宽松、弹性、愉悦的学习生活方式。目前,建设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应该积极加强“在线学习”、网络学堂等平台建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高校应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能力,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利用专题网站、QQ群、微博、微信、微课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网络互动,增强网络虚拟平台的话语权,让高校思政课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应积极主动加强移动互联网信息监控及舆情分析工作,稳妥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校园网络文化体系,可以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出发,结合本校大学生网络素养培养的具体目标,以学业辅导为推手,搭建新媒体学业平台、加强网络监管等为手段,不断加强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团课等大都以理论授课形式出现,课堂上的互动研讨比较少,在课后及日常实践中的培养引导相对不足,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因此高校应当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客体主体化”的实现方式,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秉承尊重人性的原则,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精准把握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兴趣话题,给大学生充分的话语表达机会,认真倾听来自大学生群体的声音。通过构建适合网络特点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从“灌输”到“参与”,从偏重“理论说教”到重视“实践体验”,从“被动教育”到“主动教育”转变,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
4.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与管理机制
网络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运用能力,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管理权和主动权。在互联网领域跨界融合、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的当下,高校各级党委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教师应该在工作实践中适时融入“互联网+”思维,因势利导、借势发力,不断丰富与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一方面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的甄别与防范。比如:要随时关注监督境外社交网络服务网站(如:Facebook、Twitter等)的舆情动态;要注意加强对网络视频(Youtube等)、音频等流媒体的良莠甄别。另一方面,加快研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手段。比如:要深入研判基于智能终端的、跨媒体平台的即时通讯工具(如:微信、微博)的信息传播特点;要研究设计适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的APP第三方应用程序。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主动出击、顺势而为,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身心特点深入分析,对网络热议的社会话题及时掌握。既要突出寓意深刻,也要追求形式新颖,力争打造全方位、宽领域、全时空、多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网络应对机制。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王习胜.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与发展趋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09):133-138.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
[4]王朝科,冒佩华.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权:历史、反思和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12:37-42.
[5]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看不见”的意识形态工作,我们本领还不够[N].学习时报:2015-5-4.
[7]李江静,徐洪业.准确把握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的新形势[J].红旗文摘.2015(22).
[8]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2016-12-08.
[9]高延春.直面高校中的西方社会思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1-07.
[责任编校:粟红蕾]
G641
A
1002-3240(2017)05-0114-05
2017-02-19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6JD710070
王小满(1964-),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中共党史研究;张泽一(1973-),山东淄博人,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