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2017-04-10孙巧
孙 巧
(苏州大学 放射医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美国大学兴起的新生教育课程(Freshman Orientation Course),该课程的目的是帮助新生选择课程、转换学习方式、适应新环境,使新生由中学阶段顺利过渡到大学阶段[1-4]。
我国的新生研讨课开始于2003年,清华大学率先开设[5],随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也相继开设了此课程[6]。
我校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开设新生研讨课的经验,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特点,于 2014年开始面向全校新生开设了涵盖人文社科、理工农医等多种学科方向的120门新生研讨课。到2017年3月为止,我校共开设新生研讨课达179门,开课教师200余名,且全部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此课程已成为苏州大学课程资源中的特色和品牌。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学科,已有多所高校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各类与化学相关的新生研讨课[7-10]。本人在这次教学改革中,借鉴前人经验并基于本人的科研经历,开设了一门新生研讨课—“探索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
1 教学目标
“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新生研讨课的定位是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选修课,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团体互动为重点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富有科学魅力的化学基本概念,掌握本专业的学习方法,走近现代化学的前沿,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目标有:1)建立新生与教授之间沟通互动的桥梁,缩短新生与教授之间的距离,使新生在大学一年级这个重要的人生转折期能够有机会亲耳聆听教授的治学之道,分享他们在科研方面的体会和经历;2)通过师生互动、小组研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指导新生实现由高中学习到大学学习的适应性转变;3)使新生获得接触和探讨化学科学前沿问题的机会,启发他们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批判、研究的意识和能力;4)使新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专业有更深入了解,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并形成较科学的学习方法。
2 教学内容
“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无固定教材,以问题为导向,由主讲教师选择具体的、有研究体会的、专题,注重学科交叉和学科前沿,重在启迪思维,激荡发智慧。本课程分为八个研讨专题,分别为:一、 元素构成的世界;二、元素周期表的故事;三、雾霾的成因及防治;四、油和水:对立的统一;五、古老而又时髦的纳米材料;六、新材料和新能源;七、生物大分子:精密的分子机器;八、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该研讨课首先由元素构成的世界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开始,鼓励学生调研元素的性质及元素周期表发现过程中重要的人和事,其中穿插讲述元素及元素周期表发现过程中有趣的试验和故事,启发学生理解元素、原子、分子的概念及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性,引起学生对由元素组成的万事万物的研究兴趣。随后的研讨课逐步过渡到化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雾霾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研讨生活中常见的浸润现象、探讨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关注当今社会中常见的食品、药品和环境安全问题中的化学知识,引起学生的科研兴趣。学生在自主学习、专题研讨、师生互动交流中可以学习许多化学反应和日常应用相关的“不知其所以然”的化学现象,同时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如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深刻体会到科学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3 教学方式
化学新生研讨课,分为课前自主学习及课上专题讨论两部分。课程开始前,由教师发布课程专题内容,并组织学生收集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课上专题讨论,由教师组织学生对专题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以及开展研讨会等,最后对学生情况进行点评与总结,收集并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此外,教师对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进一步深化学习内容。
3.1 学生团队的建设情况
课程伊始,教师组织学生随机分组,将30名学生平均分为5组,每组6人,各组推选一名学生为小组长。组长负责小组与教师之间的上传下达,组织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小组在课堂及课后需要组员之间分工协作,完成PPT制作与展示等相关任务。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之间组织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新生研讨课课堂教学情况
新生研讨课课堂教学采用团体互动的形式展开,教师把握课堂活动的内容和进程,学生主导课堂活动的进行。学习小组组长对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汇报,组织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教师依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反映出的问题,有价值的想法,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的实践运用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总结性发言,以及采用其他形式进行小组成果展示(如PPT展示)。“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新生研讨课中采取的团体互动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学生有了自主选择权,才可能实现主动探索性的学习;此外,该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主动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使其能真正投入并享于学习之中。
4 考核方式
“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新生研讨课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学生能够改进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与讨论,及时了解当代化学的学科基础、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等,以能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新生研讨课的考核既重视侧重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更重视侧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主要评价形式有:收集、整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并进行评价;在课程结束后要求每位同学书写一份总结报告,包括课程的体会、收获及对课程的建议等。课程总成绩成绩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总结报告来综合判定。
5 教学效果
课程结束后,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追踪访谈,绝大多数学生对新生研讨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位文科专业的同学因为感兴趣选择了这门课程,她高兴的说:“老师注意到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差异,上课时用简易的图像和文字来描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非常容易理解。”一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说:“不同专业的同学在一起讨论时,由于知识背景不同,发表观点的侧重点就不同,使我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化学,更加激发了我学习化学的热情。”还有一些同学则表示自己在适应新环境、改变学习方式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完善。他们表示:“开始时并不能很好的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因为以前很少有这种场合,在众人面前发表意见很紧张,但是随着课程的进行,与同学之间越来越熟悉,在小组讨论中也可以畅所欲言,大家互相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自己的信心。”
“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新生研讨课的个性化教学方式能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课程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赢得学生的喜爱与认可。学生认为开放式的教学、轻松活跃的课堂讨论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此外,师生互动、小组研讨的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切实指导新生实现由高中学习到大学学习的适应性转变。
6 总结与反思
新生研讨课在我校实施才短短3年,有很多方面值得总结和反思。为了进一步提高针对“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效果,我们也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上课体会提出意见。其中一些同学指出,由于小组同学来自不同的专业,课后安排也各不相同,很不容易找出一致的时间在一起进行课前讨论学习,建议我们在网上沟通交流,可以借助班级博客、QQ空间、微信群等网络媒介进行学习讨论。
“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新生研讨课作为面向全校新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转换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会继续学习、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例如建立网上学习平台等,同时我们还会继续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帮助大一新生尽快完成学习方式的转换,尽早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积极主动投入新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丁宜丽. 新生研讨课: 美国本科教育的特色课程[J]. 中国大学教学,2005(8):58-59.
[2]刘俊霞,张文雪.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地新生教育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46-148.
[3]张红霞. 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2009(1) : 93-96.
[4]黄爱华.新生研讨课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0(4):58-60.
[5]江树勇,刘思嘉,赵立红,等. 多元智力论对工科大学新生研讨课建设的启示[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6): 76-78.
[6]徐小军,潘存云,张 湘. 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教育理念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29-31.
[7]俞丽莉,程海正,程先华. 开设纳米技术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大学教学,2013(8):38-40.
[8]赵先英,周小霞,蒲文丹,等. 化学类课程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与思考[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315-316.
[9]左丹英,王罗新,顾绍金,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高分子通报,2016(10):115-118.
[10]周 祎.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山东化工,2015(23):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