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信息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探索
2017-04-10陈瑶
陈瑶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各个国家对于信息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力度逐年上升,信息时代俨然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代名词。如今信息技术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逐渐成为职场人员立足的基本要求。教育是提升全民族信息技术水平的关键,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高等院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蓬勃发展。但是,电子信息技术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而许多院校对其实践教学还存在不足。
【关键词】高校;电子信息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TN0-4
为适应信息技术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为了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人才。为了学生更好地就业,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学生步入大学后必修的课程。新些年来,我国的高校教学工作受到了党和领导人的高度关注,高校教学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改革的过程当中,高校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实践性和理论相结合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电子信息技术更应该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教学是电子信息教学的核心环节,它对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对高校电子信息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展开浅要的探讨。
一、高校电子信息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现状
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它对提升行业的工作效率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也成为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必修课程的关键。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我国的高等院校的电子信息实践教学无论从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对教师而言,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更新速度落后于实践教学的改革步伐,他们依然延续传统式的理论说教教学,即使有教学实践活动,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的锻炼其计算机实践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方便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娱乐、聊天的工具,而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重要性。种种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得许多高校的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是很理想,这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大相径庭。
二、电子信息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各个学科的教学重点,纯粹的理论教学是很难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纯粹的理论教学很有可能让学生陷入纸上谈兵的窘境。高校电子信息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包括多个教学环节,如计算机操作演示、计算机课程设计等,这些实践教学的展开对学生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主要就以下两点展开论述:
1、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感到有兴趣时,他们就不用教师去强迫,而是自发的融入于课堂的教学氛围之中,自主的去探求课程中的问题。因此,无论哪种教学形式唤起学生学习情趣都是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而电子信息实践教学恰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众所周知,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接受了太多的理论教学,他们早已对理论教学感到厌恶,实践教学的出现满足了学生的心灵诉求。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检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通过实例加深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全新认识,这是具体和抽象的深度融合,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
2、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作为大学生,他们即将步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洗礼,仅仅有专业知识是很难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立足的。因此,大学阶段在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其他综合能力的训练和锻炼,其中团队协作能力是学生必须拥有的能力。实践教学活动往往是以学生分组形式展开的,在完成教室布置的教学实践任务时,学生不可避免的会互相的沟通和交流,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就会潜移默化的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协作,而这些能力都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必须技能。
三、高校电子信息教学中的实践教学
1、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学生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教师决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扮演起教书育人的角色。因此,高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过硬、实践经历丰富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著手:第一,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工作,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让教师去与学校合作的高新技术公司去工作,来增添自身的实践经历;第二,定期对教师进行素质考核,考核结果要与教师的薪酬待遇相挂钩,这样来提升教师自主更新知识储备的积极性;第三,组织专家学者在高校开展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讲座,让高校教师及时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科技,以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
2、建设教学实践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场所,同时也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场所。学校要加大对于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第一,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计算机设备,以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无缝对接;第二,安装相配套的软件,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第三,加强与其他企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让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课程是所有高校学生都需要进行学习的基础课程,然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水平,安排学生相适宜的教学内容。
四、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使得信息技术成为每个人基本的技能,高校电子信息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势在必行。为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信息科技人才,高校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社会发展趋势,注重实践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玲,曾春水.对高校培养复合型、创业型人才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8(11).
[2]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