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分析

2017-04-10谢祥瑶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谢祥瑶

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理解和接受课本知识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一个比较缓慢、长期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来。因此需要制定长期、科学系统的阅读能力形成计划。开放性的阅读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在学生自主学习水平提升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开放性的阅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情感的丰富与发展。本文就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开放性阅读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新模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和启迪学生,利用实际生活开展语文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素材进行充分的了解,感知学习内容,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思考中,强化自己的创新以及探索意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特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积极扩宽学生的思路以及视野,在教师、学生以及作者之间的对话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阅读后,让学生自己领悟文章含义,开放性的阅读不对学生的答案以及思维进行限制。

开放性阅读教学就是要使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提升。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开放,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让学生有机会走进自然、社会中,将语文阅读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连接[1]。同时,在开放性阅读中注意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开放,营造平等、和谐、尊重的关系,给予学生尊重与关心。开放性阅读教学课堂应是民主的、轻松的,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不会因为教师的原因而拘束自己的行为。

二、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策略

1、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满足其阅读需要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持续阅读,并且逐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明确学生的特点,使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开展阅读教学,使学生阅读兴趣得到开放,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阅读探究中。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由于这篇文章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桂林山水中的景点,能够使学生置身其中,亲身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从而获得探究、创新以及审美的乐趣,并能够将这些乐趣转化为语文阅读学习的动机。再如学习《惊弓之鸟》时,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配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标,从多角度对文章进行积极性主动探索,通过课堂上的争辩和讨论,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学习,主动获得语文知识与技能。

2、开放学生思维质疑,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质疑是十分重要的,質疑其实是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的一种思维过程,这一过程是求真、求异的,其中包括学生的创新意识,质疑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精神的体现,教师需要科学的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思维和质疑。

例如在学习《一夜的工作》时,文章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有学生质疑,认为这句话说的是花生米的数量跟平时是一样的,分量并没有增多。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进行自主探究,先从整体上对文章内容进行把握,然后再抽丝剥茧,从“一小碟花生”感受“少”,“可以数得清颗数”表明“少”,“好像”也表明其“少”,环环紧扣,步步推进[2],利用花生米的“少”突出总理生活的节俭,花生米的少也与总理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的感触更加深刻,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3、开放思维空间,鼓励学生想象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阅读探究性以及创造性的提升,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促进阅读水平以及质量的提升。在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阅读文章进行合理的想象。

例如在学习《巨人的花园》时,文章第八自然段中,“小男孩没有拔腿就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这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开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3]在文章中,小男孩其实是一个比较奇异的人,他让巨人醒悟,教师通过这句话中的“凝视”和“伸手”两个词,让学生进行想象,小男孩专注地看着巨人,他在跟巨人说什么,巨人会受到怎样的震撼,从小男孩的眼中,巨人读懂了什么?由于文章中没有给出答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联系文章内容,了解到,巨人从小男孩眼中看到的是温情,读到的是爱,从而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

4.强化课外阅读,开发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中,创新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积极采用科学的方法以及策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提升。大力开展语文课外互动,使学生有机会创新。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吸取养分,认识到作家们是怎样进行创作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机会,如故事会、图书角、朗诵会等,加强学生的课外交流。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人活动的机会,可以自己创作手抄报,自己编写故事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以及创新能力。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到语文兴趣小组中,创作小组、读书小组、评论小组、编写小组等[4],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习和创作中,不断促进学生创新兴趣与能力的增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开放性阅读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科学使用开放性阅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提高其创新意识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敏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研究[J].教师,2013,32:58-59.

[2]刘群英.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方法研究[J].华夏教师,2015,10:40-41.

[3]王慧.刍议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的教学方法[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08:1.

[4]喻霞.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2,96:31-32.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