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4-10林长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课文小学生情感

林长山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主要保障,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巧妙准确的学好语文知识,教师就要调动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运用,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情境来诱导学生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的几点想法。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大纲强调:"小学各年级要重视阅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在阅读中整体感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兴趣、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语言能力,及时把握机会进行激发和引导,创造良好条件为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训练提供机会,使他们对语言产生兴趣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例如:《曹冲称象》一文时,有这样一句话“曹冲今年才七岁”,我为了让学生理解“才”字的用意,我问学生把这句话中的才字去掉行不行,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这时学生就兴趣盎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我又及时的引导梳理,让学生明白了才字的用意,也体会了语文汉字的魅力。

二、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根據课文的内容运用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写作中去。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在课文结尾处,桑娜拉开了帐子课文就戛然而止。这时候我因势利导,这时候桑娜的丈夫看到此情此景会说些什么呢?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习作。这时候同学们快速拿出笔展开了想象,也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心声。有的说桑娜做的很对 。还有的说,你怎么没经过我的同意,就把孩子抱回来了。同学们纵说纷纭,看法不一,这就激发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的时候,也是课文结尾,狼向羊扑去,这时我问学生,羊会怎样,请同学们拿起笔,把你想象的结果写出来。同学们滋长了浓厚的写作兴趣,也增强了写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

三、巧设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教师要能够运用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精辟透彻的分析,具体准确有刻画,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现在的小学生对于当时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景很难体会和理解,更不容易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强烈的情感,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所以在教学时应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与作者有同样的情感共鸣,紧紧抓住沉痛悼念的感情基调。然后我用低沉的语调说:“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1976年1月11日下午,首都百万群众自发云集在十里长街上,在一片泪雨与哀哭中向缓缓而去的总理灵车沉痛告别,直到今天,十里长街送总理感人的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教师满怀哀痛之情的引入,渲染低沉抑郁的气氛,这样学生一开始上课,神情就很专注,很有兴趣与老师交流,感受到老师情感脉搏。在回答问题中学生也带着崇敬、爱戴之情。这就准确地感受到文章的写作基调,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突破了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不是很呆板接受而是主动积极地获取。教师还可以采用绘画这一手段激发兴趣。

四、抓住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一堂好课成功的关键,导入新课的词语新颖,激起学生之情。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我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人马,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被打得一败涂地呢?”这样一问,学生大脑中产生了悬念。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兴趣就油然而生。

总之,兴趣是知识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即使参与了也是被动的。虽然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但我们能够正视小学生的实际,从小学生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的捷径和不断创新自我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就能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让语文课教学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课文小学生情感
情感
台上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