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2017-04-10谭学龙
谭学龙
摘要:语文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遇到的困惑,给不少语文教师带来困惑。笔者从事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二十多年。就农村中学具体环境与特点,提出自己的一些教学困惑。
关键词:作文教学;农村初中语文;学生;教师困惑;
G633.3
语文教师最难的就是作文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或学习兴趣不浓,或学习能力不高,以至于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收获也不大。在学生群体中,他们处于一种特定的角色──学困生,他们讨厌写作文,甚至认为这是“作恶梦”。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探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不少作文教学经验,但是在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还很薄弱,不少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观念、方法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教师到现在还是怕讲作文,认为作文没什么可讲的这样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习作教学活动中,如何转变这些孩子的观念,让他们学有所得呢?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农村中学初中语文老师面临的严峻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写作兴趣,惧怕写作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消极被动,被束缚了手脚,写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无,视写作为畏途。”
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去做。首先,多加激励,提高学生写作的激情。激励能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动力,在作文指导和评价中多鼓励学生,多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让学生体会到创作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写作的冲动。但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恰如其分。其次,自主命题,张扬学生作文个性。在作文训练中,教师恰当点拨,学生围绕单元训练重点来写就可以。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有情可抒。再次,创造灵活多样的作文环境与作文实践。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作文观,把作文同生活相结合,和人生经历想结合,和情感态度个性想结合。
二、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感情贫乏
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毫无自己的真情实感。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首先,在广泛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初中学段学生课外阅读量要在400万字以上。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这是开拓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思维和获取写作材料与经验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对写作而言是学习、模仿、浸润与积淀。所以,要提高写作水平,多阅读是必由之路。其次,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作文观,纯洁学生心灵,端正作文态度,真正让学生的写作回归心灵,恢复作文高雅而美妙的本质。再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最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人类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力的作文,它的文字和内容必定是空洞苍白的。
三、学生作文语言混乱,思路不清
当前,学生作文水平总体不高,遣词造句语病不少,谋篇布局条理不清,主题表达立意不明,大都是语言和思维方面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呢?第一,注意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作文训练中可利用生活中的人、事、物、景为“轴心”,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由此及彼,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让生活中的“表象”成为作文中丰满的形象;第二,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特别是议论文,写作与思考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即是思维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逻辑常识或列举逻辑性强的段落文章供学生体会学习;第三,提倡多思勤思和发散思维、批判思維、创造思维。
四、教师作文教学随意,目标过大
由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在师资力量方面比较薄弱,在作文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语文教师作文教学安排随心所欲,没有计划性。没有根据课程安排或者计划有序进行。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没有考虑到农村学生在知识、视野、见识等方面的因素,教学目标过大,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有的根本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积累运用,要求过高,急功近利。如何改变以上做法呢?第一,创新教学理念,构建完整作文教学体系。作文是语文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不可忽视作文教学,一方面要根据新课程目标和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教学理念,不断加强语文综合教学能力训练,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计划和进度,构建完整有序的作文教学体系,把作文教学的整体设计与教材安排的作文训练重点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有所侧重。第二,降低教学目标。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农村初中学生写作水平整体偏低,他们在生活、阅读、实践等方面和城市初中学生差距较大,这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来说,要从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降低要求,不可生搬硬套新课程要求来进行作文教学活动。同时将作文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兴趣、增加他们的人文涵养方面。
五、作文教学模式单一,忽略学生
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屡见不鲜,教师充当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这种单方面的传授,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讲评难以消化吸收;整个作文教学模式单一,通常是教师上完一个单元,开始布置作文,学生写作文,教师评改作文,最后把作文发回给学生,进行讲评,整个过程就像是完成一项任务,师生缺乏互动性,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凸显出来。这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要求,课堂作文教学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课堂让位给学生,改变长期以来的“老师布置作文――学生写作文――老师评讲作文”的单调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将每一次写作和学生共同探讨、分享,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见解。
总之,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水平,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需要得到更多教师的关注与实践,特别是农村中学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在作文教学这块阵地上不断探索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努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