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鸭先知
2017-04-10任立锋
任立锋
【中图分类号】J60-4
[目击者日记]
音乐课前,只见一个青年男教师头戴鸭子头饰正引领着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孩子),随诙谐而又不失精神的《鸭子兵团进行曲》,雄纠纠、气昂昂地游进了教室。
教室里没有排列整齐的桌椅板凳,有的只是教室中间摆放着呈弧形的几张桌子和一些花草树木,样子挺像水乡的小桥和河岸。你看,老鸭子正半蹲着迈着鸭步,“嘎嘎”地叫着鼓励小鸭子们穿过桥洞。随后,在老鸭子哑语化的律动引导下,小鸭子或蹲或坐在岸边(音乐教室后边的台阶上)。此时屏幕中出现了课题《小鸭的世界》。
好一个大男孩,做着鸭子的动作、学着鸭的叫声与孩子们进行开课的对话。
“嘎嘎” “嘎嘎嘎嘎嘎……“
“嘎嘎” “嘎嘎”(你好、您好)
“嘎嘎 嘎” “嘎嘎 嘎“(你们好、老鸭好)
“嘎嘎 嘎嘎 嘎 —” “嘎 — 嘎嘎 嘎嘎”
“嘎嘎嘎嘎 嘎嘎嘎嘎”
…… ……
一时间小鸭子们在与老鸭的对话中中感受着快乐的节奏与发声游戏。
我看在眼里,思绪万千:我听过多少堂音乐课,开课几乎都是模式化的师生问好,看着此时的孩子们像一只只活泼可爱的鸭子如此兴奋,我真佩服这只年轻的“老鸭“如此自然地转换角色。
课在快乐地继续,老鸭时而半蹲欣赏小鸭子的戏水;时而做鸭子的朋友与另一组鸭子进行趣味对唱;时而变成一只可怜的笨鸭呼唤着小鸭子们的“音乐救援”;有时候,担当起岸上的老农让鸭群去抢捉田头的小虫(音乐小知识卡片虫)……
课就是这样不知不觉的在教师角色转换中,演绎着神奇的鸭子音乐世界。
不妨我们再看如下的一个“鸭子拌嘴”片段——
“嘎嘎!活动了这么长时间,我老鸭子觉得肚子有点饿了,你们饿了没有?”“嘎嘎”“让我们一起去找食物吧!” “嘎嘎嘎嘎嘎嘎嘎……”
正当鸭群想一涌而上时,只见大男孩阻止了他们:“嘎—嘎,亲爱的小鸭子们,你们知道食物在哪里吗?那就主动去这个空间里探究吧!”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小鸭子们分头快乐地找到了“食物”。有的是“双响筒”,有的是“三角铁”,还有的听课老师中间找出了“碰钟”、“小镲”,当然童心未泯的老鸭是调皮的,故意让几只小鸭子找不到“食物”,他在边上一个劲地鼓动着他们继续在其他鸭子热闹的伴奏下找啊找……
伴奏也应该讲技巧么!老鸭装作自已饥饿的样子,一下抢过这个“食物”有轻有重的敲敲,又一下夺过那件“食物”有快有慢地“吃着”。奇怪,那些小鸭也跟着学起来,即兴地奏出了较动听的打击乐曲。
老鸭抢过小镲,举过头顶“嚓嚓嚓 嚓—”,小鸭子们迅速回应“咚嚓嚓嚓……”老鸭蹲到手拿小镲的小鸭前面“嚓嚓”,小鸭迅速“嚓嚓”。
“嚓嚓嚓嚓 嚓” “嚓嚓嚓嚓”
“嚓嚓嚓 嚓嚓嚓” “嚓— 嚓嚓嚓嚓 嚓”
“嚓 嚓嚓嚓” “嚓嚓嚓 嚓嚓嚓”
……
老鸭跑到多媒体展示台边一按,《鸭子拌嘴》的乐曲声响起……
[感悟]
这是一堂一年级的音乐欣赏课,欣赏的内容为《鸭子拌嘴》。在本课的设计、教学尝试过程中,令执教者本人和听课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冲击力最强的是那种“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课改尝试和“为伊消得人悴憔”的执着与关爱。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进入鸭子世界”这一角色转换的教学设计把《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真正的音乐一定是最贴近生命本质的声音,音乐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完全在于对生命的那种真诚和执着”诠释的生动而极具现实意义。或许正像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阶梯。”他告诉我们尊重教育规律,科学研究教学活动,必须提高教师教学艺术和教学智慧。“要培养这种能力,必须深入儿童的心灵,仔细研究他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他是怎样看待世界的,他周围的人对他有什么影响。”
不妨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走进生动的鸭子世界里……
●教学中的角色转换要求体现音乐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抽象。
音樂源于生活:泉水的叮咚、狂风的呼啸、众鸟的吟唱、百兽的和鸣构成了绚丽多彩的自然生命乐章。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了与之密切联系的声响——音乐,充分地展现了其表达内心情感的心灵流淌。如果一种音响、一个音乐不能引发我们孩子的生活联想和情感共鸣,纵然你能舌绽莲花也是枉然。由此想到要让孩子们真正地理解音乐情感性、生动性,不妨来转换一下角色:学生的角色需要转换,教师的角色更需要转换。在本课的设计中,老师和孩子们通过角色转换进入了充满乐趣的动物世界里,不仅体验做一回小动物的新奇,而且通过摇身一变而成的小鸭子,再一次感知了世界的多元、生命的美好、音乐表现力的强大。
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意文化,让孩子进入鸭子世界并非是对真实生活的扭曲,而是真正地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因为,在儿童的世界里,有时候往往把真实与联想交叉在了一起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文化,这是返朴归真的绮丽,也正是众多艺术大家终其一身想要追求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大朴不雕的最高境界。
教育中,我们应当转换角色,用孩子的性灵看孩子,用鸭子世界的天然乐趣来感知鸭子世界的快乐与精彩,让一切真、善、美的现实生活情境都成为孩子们生命中的艺术感知与抽象。
●教学中的角色转换需要真正地体现民主性。
感受特级教师的课,常常让我们产生这样、那样的纳闷和恍然大悟的惊喜:当我们也在同样地关爱的我们的孩子、耐心地向他们传授所知的一切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但不领情还给你假以颜色。而这种现象在大师们的课中却了无迹象。思考良久,才恍然悟到这是一个体现民主与真正民主的差异:有的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民主性,可其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师者、长者、尊严的维护者,纵然蹲下了身子也不肯让那比天还高的心灵接近孩子的心灵,这其实是一种一厢情愿又充满了强制意味的设计,又怎能算是民主。北师大肖川博士指出:“所谓民主,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诉而进行双向沟通的行为意识。也就是说,民主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表面的相互平等,更是指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相通。”
在本课设计过程中:老鸭时而半蹲欣赏小鸭子的戏水;时而做鸭子的朋友与另一组鸭子进行趣味对唱;时而变成一只可怜的笨鸭呼唤着小鸭子们的“音乐救援”;有时候,担当起岸上的老农让鸭群去抢捉田头的小虫(音乐小知识卡片虫)……老鸭子不仅是一位长者、智者、引导者,更是同样的觅食者和劳动成果的分享者;正是基于这样思考的设计,教师从表面到心灵深处真正地进行了角色的转换,这才使得在教学中“老鸭子”和“小鸭群”、老师和学生才真正地融合到了一块。
“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奥妙的相互接触。”做老师的只要你走近学生,就必须铭记你面对的是一个生命体,它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健康人格。一个和淡的微笑;一句平常的问候;一声平等的指令;一次春风般的评价,都无时不闪烁着教师个体良好的教育智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我们的老师能否也像叶澜教授提倡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样经营课堂?
诚然,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更具体地说,是人的心灵。而心灵的交流,心灵的共鸣,心灵的和爱,甚至心灵的碰撞,都会因“角色转换”入微,进而产生一种精神的美。或许,只有当我们真正有过这样入微的“角色转换”的时候,才能明白“工作着是快乐的,教育着是美丽的!”
●教学中的角色转换应当着眼学习本身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音乐学习要充满艺术,展现音乐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同样需要有艺术,当然作为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更要艺术:孩子们渴望受呵护。我们还能看到了杜威所批判的传统教育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并未绝迹:“消极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在一起,课程和教法划一。概括地说,重心是在儿童以外,重心在教师想当然中,在教科书以及你们教师的喜欢的任何地方和一切地方,惟独不在儿童自己的直接的本能和活动中。”
音乐艺术作为一门学科必然具有其严密的科学建构内容。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音乐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是传统的音乐学习过分地强调了对这方面的学习,正如以上所说的,传统的音乐学习的重心是在对音乐元素的研究上和枯燥技能的重复操练中。作为学生,他应当在音乐学习中了解各种音乐元素:包括节奏的念、打、创作;声音的提炼、演唱與表现行等等,可这仅仅只是音乐学习的科学性要求的一小部分,并不完全是艺术学习所追求的目标。
音乐艺术作为一门人文艺术学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艺术中所蕴含的人文气息,浸润着的典雅性情和喷涌着的人类情感。《鸭子拌嘴》是一个民间打击乐,乐曲巧妙地运用了少许锣、鼓等打击乐器表现了一个生动的发生在鸭子世界里的故事。要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方式何其丰富,可对于音乐的感知岂有没有生活共鸣。面对孩子们的现状,唯有引领孩子们转换角色进入这个充满新奇的动物天地去感知一番,玩乐一场才显得真实而有成效:音乐知识的学习、音乐内容的欣赏在老鸭与小鸭子在寻找食物的对话里、抢夺中、拌嘴时无声胜有声地传递着、滋润着……
[尾声]
由本课想到音乐教育的中的种种问题绝非偶然,正是基于长期以来的思考和尝试才又在本课“角色转换”的神奇魅力里获得了莫大的启发。但愿我们的所有的老师都能真正地把“角色”转换一下,也不妨来当一回“智慧”的“老鸭子”,在课改的一江春水中尽情地展现与小鸭群和谐共生的生命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