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职高语文教学探微
2017-04-10刘含文
刘含文
摘要:在这个微时代语境下,职高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微时代是一个建立在传播基础上的崭新时代,它对语文教学所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关键词:微时代;职高语文;教学
G633.3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虽然只能起到引导、启发、点拨和促进的作用。但只要我们发动脑筋,以生为本,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职高语文教学的好方法。接下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谈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机的几点措施。
一、通过微博来加强语文的预习和复习工作
以预习为例,在课文学习中,原先的预习是个软作业,学生预习得怎么样,虽然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去发现,但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我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要去证实他是否预习,而是希望学生通过预习能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微博的即时性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在教授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前,笔者先发了一条微博,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并让他们在回复当中提出问题。这就使得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课文,并作出有效思考。譬如,有学生就问:“老师,为什么这个美丽能跨越百年?”再譬如,还有一个同学问:“居里夫人为什么要放弃对镭的发现的专利申请?”这样,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笔者已经胸有成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点拨引导,并激发讨论。这种教学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都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做好课前准备。
二、利用微博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每一条微博,都是一篇微作文,微作文虽然短,但考验的是真功夫。140字以内如何表达到位,没有对语文的充分认识与把握其实是很难做到的。这个学期一直在做一个教学实践——微博故事接龙。具体操作是,每位同学都开通微博,大家互粉,组成一个小组。里面内容设置为小组可见。当然,我们一开始并没有做故事接龙,而是通过提供话题来让学生跟帖讨论。这样做,既激起了学生利用微博学习语文的兴趣,又锻炼了他们分析、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之后,我们正式开始微博故事接龙。这是我们其中的一次作业:老师给故事开了个头:“群山连绵,尘土飞扬,烟尘里几个粗壮汉子骑马而来。”要求学生在一个微博规定的140字以内,描写形象生动,并推动故事合情合理地发展。学生的写作兴趣马上被激发起来。很快,第一条回复就来了:“这是一个边缘小镇,住着几十户人家,里里外外透着一股苍凉感……”接下来,情节在继续推进:“独臂的李铁匠丁丁当当地敲打着一块铁,姿势有点怪。他的女儿小小在给他做下手。”“外乡人阿根穿着很破的棉袄出现,他从破棉袄里面亮出两把刀来。”……通过这次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想象力也丰富了起来。在微博故事接龙的过程中,不仅做到了我们所要求的形象生动、推进故事情节发展,而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故事中间有很多有意味的留白,给每一位读者都留下了想象空间。
三、利用微博进行拓展训练
我们看到,学生一天当中挂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其实是不少的。这为开阔他们的视野创造了条件。微博联系着的是一个无穷的世界。我们可以在这里关注世界热点,了解最新信息,也可以按图索骥,找到自己的朋友。总之,在这个由超级链接建立起来的世界中,可以联系到自己感兴趣的人,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信息量之大、之新、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只要引导得法,完全可以把微博引入职高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學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新体验。譬如,我们就利用微博做了一个主题式阅读的拓展。在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之后,首先我们发了一条微博,要求学生做两个方面的拓展:一个是史铁生作家作品的拓展;另一个是生命教育的拓展。在第一个拓展中,我们要求学生去了解作家、阅读作品;第二个拓展中,要求学生畅谈生命感悟、推荐阅读文本。这两个拓展都要求学生在微博上有所呈现。事后,学生纷纷反映这种形式很好,原先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学习当中收获的信息量不多,而在微博上交流之后,发现这是一个无穷开放的空间,从一条信息探究下去,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加,给他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比如在第一个拓展中,史铁生的一些作品像《务虚笔记》《命若琴弦》等都被同学找到,认真阅读之后,在微博上分享阅读心得,带动了其他同学的阅读热情。同时,像类似的关于生命教育的读本也受到了同学们的青睐。在第二个拓展当中,同学们对阅读都深有心得,引发了在微博当中关于人生目标的大讨论,每个人都认真地思考了自己应该怎样度过高中的学习阶段。
四、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活起来
语文学科研究的是文字、文学与文化。网络资源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语文教学如果能够与网络资源相勾连,网络将会源源不断地给语文课堂注入活水,使课堂教学内容充满时代的气息,焕发新的活力。同时,网络资源使学生大开眼界,在教学方式上相对于传统教学也是一个突破。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做了一个关于红楼梦的专题研究。我对学生进行了研究方法的指导,并建议观看《老梁故事汇》中对曹雪芹身世的研究。学生的兴致非常高。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下载了《子午书简》中高峰老师的示范朗诵视频,还建议学生多多关注中央电视台的《子午书简》栏目。比如:在学习韩愈的《师说》时,我让学生看了重庆卫视由祝克非主持的《品读》节目。恰好这期节目还邀请了重庆师范大学的王于飞教授。观看这期节目就相当于两位男老师给学生上课,经典的台词再配以优美的图片和音乐,全班同学都非常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鲜活的生机。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喜闻乐见,教师长知识,学生也长见识。这比我们“教师霸占着课堂苦口婆心,学生趴到讲桌上昏昏欲睡”的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五、结语
在我们这个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法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影响到了我们的语文学习。面对这样一个崭新时期,语文教学必须有适合这一情境的创新。事实上学校教育也已经走向网络化、智能化,大大超出了课堂的时空。在这种情境下,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思维形态,从而以符合这一思维形态的语文教学创新模式授之以全新的内容,加强学生学习的深度,扩大学习广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张伟。浅谈怎样让职高语文课堂活起来。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28)。
[2]王双柱。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资源的整合[J].现代阅读,2011,(23)。
[3]万凌燕。从尴尬的面试谈提高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J].现代阅读,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