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运动 我快乐

2017-04-10沈颖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优化策略

沈颖

摘要: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是当前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一种较为新型的组织形式,旨在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的区域体育活动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积极开展体育锻炼,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我园通过开展一学期中大班混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探索、实践后,呈现出了三个问题:“混乱”的场景、“游离”的孩子,“忙碌”的老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合理划分活动空间,让场地变得有序;分层制定活动目标和计划,使活动变得丰富;师生共同参与管理,让游戏变得轻松这三方面对如何优化中大班混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优化;策略;实践探索

G613.7

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是教师根据健康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以及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基本动作、运动能力发展的特点,在园内打破班级界限,因地制宜创设若干体育游戏区域,并在每个区域中投放丰富多样的游戏器械、玩具和材料,让幼儿自主参与,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它是当前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一种较为新型的组织形式,旨在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的区域体育活动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积极开展体育锻炼,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我园结合本园实际,充分利用园所场地、提供大量活动材料进行了一学期的中大班混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摸索、尝试,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本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给幼儿带来了更多锻炼、交往、表现的机会,但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混乱”的场景。观望区域体育活动看似热闹,但场面其实比较“混乱”。有的幼儿“人来疯”喜欢一窝蜂涌向人多的区域,你推我挤,使区域中人满为患无法正常开展游戏,或有的区域队伍排得很长,时间都在排队中溜走。有的幼儿在各区域间随便乱跑穿行,与正在游戏的幼儿相互碰撞,出现冲突,带来安全隐患。有的幼儿在区域中像无头苍蝇一样,随便乱玩一通,游戏材料随地乱扔。

问题二:“游离”的孩子。区域体育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呈现出幼儿一幕又一幕不想玩、懒得玩的镜头,使得有的幼儿走过场象征性地玩一下,更有甚者索性游离在区域游戏的边缘,三俩成群的玩起了自己的游戏。区域体育活动成了一种形式和摆设,并未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问题三:“忙碌”的老师。开展区域体育活动时,一个老师负责一个区域,从摆放游戏材料、指导游戏、维持秩序、保证安全都由一位老师负责,偌大的场地,丰富的游戏材料、不同的幼儿群体给老师带来了很大挑战。幼儿不爱护玩具了要管,随便插队了要管,有危险动作了要管,违反游戏规则了也要管,往往是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显得非常的忙碌、纠结和无助。

静观游戏后,究其问题来自三大原因:

1.场地设置无序。虽然我们结合园区实际,因地制宜地设置了平衡区、攀爬区、跳越区、投掷区和车区,但仍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考虑到,如区域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区域中没有标识入口、出口;一个区域中游戏没有标示起点、终点和路线箭头等。

2.游戏安排无目的。各个区域体育活动的活动目标不明确,没能围绕活动目标设计、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游戏内容安排单一缺少层次性,难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

3.活动管理少智慧。教师管理缺少小智慧,可以尝试发掘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幼儿来共同参与管理,适当发挥幼儿自主管理的作用。

为此对于如何优化中大班混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

一、合理划分活动空间,让场地变得有序。

环境是隐形的老师,有序的环境会无声的提示幼儿,让幼儿在无形中意识规则,体验有序活动的乐趣。

1.合理布局,区域划分明显。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场地,科学设置活动区域。园区有两块独立的活动场地,一块长方形的大塑胶地上设置了攀爬区、跳跃区和平衡区,三块活动区域以T字行布局,并以小彩旗作为三块区域的分隔线。一块是封闭的环形场地,在环形中间设置了投掷区,环形路上设置了车区。两块活动区以环形阶梯作为分隔线。

2.标明区域的进出口及游戏线路。在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中,很多会借助器材在区域内有序摆放,幼儿们受自我意识的影响有时会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来玩,大家都按自己的意识随意进行游戏,有的幼儿还会随意在各区域间穿行,这样区域内肯定会比较混乱,因此我们要合理布局安排每个区域的出口和进口位置,和孩子一起在区域中标明进出口、起点、终点、游戏线路标志。

3.设置区域指示牌。在每个区域的进口放置该区域指示牌,指示牌上用幼儿读得懂的图示和符号,展示区域和游戏名称、场地平面图、游戏规则、游戏组别星级等内容。有了指示牌后幼儿对每个活动区域的游戏内容一目了然,幼儿能更方便地自主选择区域游戏了。

二、分层制定活动目标和计划,使活动变得丰富。

确定活动目标是确保区域体育活动有效性的先决条件,是实施活动的依据与准则,具有导向作用。老师们必须对区域各年龄段活动目标做到了然于心,才能围绕目标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游戏,让游戏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

1.确定各区域体育活动总目标。把中、大班两个年龄段五个区域活动总目标分别制定出来。

三、师生共同参与管理,让游戏变得轻松。

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场地大,器材丰富,幼儿又是脱离了班级老师的约束自由选区游戏的,幼儿们往往容易情绪兴奋,加上自控能力薄弱,经常会忘记游戏规则,而每个活动区只有一个老师指导,面对的又是不同班级的陌生的幼儿,有时会应接不暇,顾此失彼,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我们探索、尝试多种方式来优化游戏管理。

1.制定活动规则。“规则”作为一种隐性的指导手段,确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内容,能规范、督促幼儿自主调整游戏行为。我们就在活动前师生一起共同商量、制定出游戏规则,并将商定的游戏规则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在区域指导牌上加以展示。如让幼儿建立起取放材料、整理玩具的常规、换区的常规、“大让小、大带小”的常规,还有各个游戏中具体的游戏规则等等。

2.设置区域“小小管理员”。每个区域选一名或多名遵守规则的幼儿做“小小管理员”,成立管理队,制定管理队的轮流表,实行区域管理制度,监督不排队、乱窜活动区域、违反游戏规则、不爱护器材等现象的幼儿,体验当小老师的乐趣。

3.实施手环星奖励制度。每个体育活动区域将投放手环和三色星,幼儿每在一个体育活动区按规则完成游戏内容后可以带上这个区域的手环,然后根据完成的难度级别在手环上贴上代表不同星级的各色星星。每次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比一比,看看誰的手环和星星最多,最多的幼儿可以在下次活动中担当“小小管理员“。

通过这三方面优化策略的实践探索后,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真正成为了幼儿们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在体育活动区内,幼儿的兴趣、能力、动作发展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幼儿从中体验自己、享受快乐、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发挥,身体素质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素珍主编:幼儿园一日体育活动整合手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2]何成文主编: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 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优化策略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