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学、体育课外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7-04-10龙继东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课体育

龙继东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学校校舍、运动场地、学校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也日趋先进,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也大大增强,也极大的提升了教学质量。但是,学生的体质状况、一个人生存、生活的最基本素质,却没有与时俱进,甚至某些项目还有每况愈下的态势,这就不得不要引起各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了。

关键字 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现状;对策

G633.96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技术含量、运动量、运动强度越来越低,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就是集合、整队、跑步、自由活动;条件好的学校可能还有一点点器材,条件不好的什么也没有,个别学校体育课甚至成了学生处理个人问题(卫生、就医、休息、学习)的机动时间,完全失去了它的教育教学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功能。并且,这还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学生的部分身体素质严重下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主要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1)缺乏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足够的医疗保障支持。体育教学、体育活动有它的特殊性、个体的差异性,意外伤害在所难免,一出意外,不管有理没理,总是学校的责任,学校不胜其烦,也无力负担高昂的治疗和康复费用。学校根本不敢开展运动激烈、强度大、比较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项目的运动和教学,比如单杠、双杠、投掷项目、中长跑项目,甚至足球、篮球在有些学校都是被禁止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更有甚者,有些学校的田径运动会,都没有400米以上的项目和跳高、投掷项目。学校怕出意外,也出不起意外。

(2)学校在场地、器材、师资上的限制。部分学校学生数量众多,而活动空间狭小,运动器材有限、师资配备不足,根本开展不了大场地的体育运动和大型群体活动。

二、教师方面

体育专职教师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各级各类学校一校保证至少一名科班出身的专职教师都有难度。这是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人事安排的不合理、不平衡所导致的。体育是一个涵盖很广的范畴,项目众多,单单一名教师,也不可能知晓、熟悉所有体育项目的常识及教学,均衡和相应增加薄弱学校的师资是很有必要的。

有了体育教师,很多体育活动才能正常开展,在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压在老师心中打大石头,很多项目不是不愿教、不是不会教、而是不敢教。小学只学了点点皮毛,初中还是这点皮毛,到了高中,基本还是零基础。而事实上,体育教材的内容基本还是一致的,但内容在加深、难度在加大,每一个教材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要求,而现在的情况是,到了高中,大部分的同学对大部分的项目,基本都是零基础,这不仅仅是限制了学生本身的发展,也严重打击了老师的积极性。

三、学生方面

(1)学生不愿意学。这里说的学生不愿意学,并不是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而是他们不喜欢那种传统的,一刀切的满堂授课;他们喜欢更自由自在的活动,不愿意一周两节宝贵的体育课,累得半死去练那些对高考毫无意义的所谓的技术动作。各个项目的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更愿意自由组合,水平相当的同学在一起玩耍。而至少三分之一(只多不少)。各项技能都基本为零的同学,就只有看看书、散散步了,

(2)学生没时间学。学校学习时间紧,平时根本没有活动时间,能够一直保证到高三第二学期都还一周两节体育课的学校都很少,课余时间很少,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体育课的时间根本就不想动,甚至处理私人问题去了。

以上三个方面可以说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三大主体。主体有了苦衷解决不了、出了问题,这就直接造成了现在学校体育教学效率地下、导致了学生身体素质不能和其它教育学科齐头并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影响了学生的生理、心理、性格上的健全发展。

基于以上问题,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政策、资金上给以保障,让学校、老师无后顾之忧;在选拔、升学、入职工作中,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要在综合评价中确确实实有所体现。

一、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法律、政策、资金、场地各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要让学校敢做、有教师教、教师能教、教师敢教、学生有时间锻炼、学生从小就锻炼、学生爱锻炼。从法律的层面明确规定学生享有运动的时间和权利,任何人不得侵占;保证学校所需场地、器材的最基本资金;完善锻炼中的伤害保险制度;让学校、老师无后顾之忧,温室里呵护出来的花朵,永远不能再风雨中健康成长,这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二、保证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

当前的教育,是高考科目的教育,更是战场,分数的高低成了社会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最直接标尺。很多学校就经常挤占体育课时间、体育锻炼的时间,一周三节体育课,只排两节,一周两节体育课,就只排一节,甚至很多学校高三更不就没有体育课。能够保证早操、课间操就很不错了。根本就保证不了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这也是需要主管部门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

三、从娃娃抓起。

体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到哪一个年龄段、做哪些事,每一给阶段由他不同的敏感期,各项目的技术动作、运动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从幼儿时期就要进行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教育与引导,一个阶段做好一个阶段的事,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的延续性的态势,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四、从高中阶段起,推行分项教学

一般说来,学生进入高中,各方面的身体发育、大脑发育、兴趣爱好都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男生、女生的兴趣也将逐步明析;再加上高中阶段,学习压力也将会逐步加大。这个时候开始分项教学,一个主项、一个副项更能让学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更能起到调节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也更能发现、发展和提高自身特长;不同的项目,用这一项最好的老师来教,来提高水平,这将积极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加锻炼的习惯。

五、加强体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前的教育大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弱势地位主要体现在对于它的评价对于升学的影响上,作为体育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弱势就示弱,这确确实实是关系到这一代、下一代、下下一代的炎黄子孙的体质问题,也是关系到民族危亡的大事,不管困难有多少,我们也要努力工作、积极争取,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的条件、好的环境、好的保障。引导学生自觉的体育锻炼、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这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旭.中职学校开放式体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展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5(4):155。

[2] 林立才.中学体育实施分项教学改革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0,20(16):44-48。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课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课上的“意外”
锻炼
新发现
讨厌的理由
我们的“体育梦”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