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疑难问题分析
2017-04-10陈明欢
陈明欢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具有其他教学内容不可比你的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的“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有效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小学数学“几何与图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疑难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空间事物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想象能力与空间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能力。本文将在明确“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学习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促进全体学生综合发展的原则,使得学生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促进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一定的发展,课程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社会的现实需要相结合。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1.在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新的课程教育标准逐渐深入实施的今天,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深入的学习相关的理念,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就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但是有许多的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够深入,对教材中的内容缺少深入的分析与细致的思考,还是依据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依据自己内心的想法想当然采取教学手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达不到教学目标。教师若是要想成功的上好一节课,就是对教材进行分析,构建前后联系的知识体系,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育教学的主线,分析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根据教材的编排才能够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够有效的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数学的课程标准不仅仅包括对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学生的内心情感、对问题的思考、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等等,因此,教师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师不够关注学生。新的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师生相互互动、积极参与、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给与学生更好地学习环境与学习空间。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会自动的给与忽略,没有告诉学生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学生没有办法真正的理解知识,仅仅靠机械记忆去学习。例如,在学生学习测量长度的相关的知识时候,测量长度需要从零刻度开始,但是小学生并不了解,他们经常从1开始或者从其他任意一个刻度开始,结果测量的长度却是不准确的,教师这个时候会纠正学生这样的测量方法不对,应该从0开始,但是却没有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从别的刻度开始是不科学的,只有经过计算才能知道物体的长度,当起始的刻度很大的时候,计算变得很困难,那么如何计算物体的长度呢,教师要给与学生科学合理的解释。
3.学生的实践几会比较少。“图形与几何”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但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还不够成熟,仅仅依靠理解知识、观察知识或者是教师的传授,他们还是没有办法形成正确空间的观念,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图像与几何”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跳跃是一个过程,只有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模型,促进学生动手实践,才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學生很难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必须承认的是,学生上好一节动手实践课是非常不容易的,老师需要精心策划每一个细节,学生主动的探索,稍有不测,课堂教学就会失控,因此教师大多不愿意去尝试。
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1.将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的处理。在几何的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因此,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的处理,使静止的教学内容动起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首先可以采取计算机技术将图形进行动态化的处理,引导学生直观的感受图形的变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依靠语言的讲解是不会展现图形的形成过程的。其次教师需要采取语言描述与计算机辅助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语言描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学生的想象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更好地感受变化的过程,了解图形本身的特征。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与实践。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认为:“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的过程。”在学生动手时间的过程中,是学生想象、推理、思考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是儿童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的过程,在小学中的“图形与几何”,更多的是一种直观几何,要想引导学生尽力空间观念,必须依靠学生的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姿势体验,有利于学生对几何知识由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将教材知识逐渐的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手、脑、口、多种器官共同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注意力高度的集中,学习有效性会不断地的骚提高。图形的大小关系、位置关系、都需要学生的动手操来实现,只有这样外在的知识体系才会转化为内在的知识,学生的空间观念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力发展学生空间思维,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解决教学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与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高俊生.小学数学教师“图形和几何”领域疑难问题分析[J].东北师范大学,2012:16-32.
[2]袁萌.小学数学教师“图形与几何”领域疑难问题解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7):99.
[3]周东明.儿童的思维呈现怎样的严密性[J].人民教育,2007 (9)
[4]周东明.数学的特点与数学教学——"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的思考[J].视野(教育教学),2007 (5)
[5]袁櫻.小学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No.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