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2017-04-10娄大禄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初中语文

娄大禄

摘要:德育教育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正在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必要的。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有效的途径之一。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G632.2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循序渐进地向学生灌输思想教育,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熏陶。《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以及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古有文以载道之说,今天的课程标准也给我们老师明确的指导,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对语文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同样还要注重完美的渗透德育。由古至今语文老师就承担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重担,而语文学科的内容,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并赋予了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巧妙地渗透德育。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进行润物细无聲的德育渗透

坚持写日记是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之一。指导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并形成真善美的良好追求。中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认识敏锐,易动感情而难于自控、自律,具有冲动性。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往往简单、片面。但他们又富有激情、热情,敢于拼搏。于是我每周都指导学生写两篇日记,这两篇日记往往是学生抒写自己喜怒哀乐,发泄自己不良情绪的好阵地。我在日记评语中注意对学生指导如何写好日记,也包括大到思想品德教育,小到对学生生活细节的关切。在日记中对学生在成长中点点滴滴的进步等,哪怕老师一句动情的评语,都直接深入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此外每周还要选出优秀日记讲评,被选出优秀日记学生会用自豪的语调读着,我也会用激励性的话语进行点评。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内心希望受到表扬,表扬会使他们更加自信、自豪,增强了语文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平时应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让学生形成写日记的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同时能够净化学生心灵,这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

二、指导学生品读、欣赏优美的篇章,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

初中语文教材中收集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多进行品读,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及所表达出的感情,在不断细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德育的熏陶。叶圣陶曾说:如果能引导学生细读本文,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影响,这种寓德育于语文文质兼美的朗读教学中,会让师生受益匪浅。我在教学中对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散文、诗歌,还是小说等都指导学生品读。从文章内容的理解到情感渗透,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在优美文章的朗读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文章中美的情感,而融入德育教育。

于漪曾说过:教师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饱含的真挚感情,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教师要紧扣作品的文字,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激发起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这早就阐明了语文的德育必须诉诸感情,使学生在动心动情中受到教育。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朗读中被这种美的健康向上的情感感染着、碰撞着,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目的。在这一点上是其他学生所不能比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抓住语文学科这一特点,指导学生品读各类文章,让学生爱上语文、会学语文,最终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并提升整体素质。

三、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从自我教育中切入德育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进行自我教育的素材。即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理解历史,并学到做人的道理,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找准发展方向。同时能够受到道德熏陶,并能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提高。但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因此教师可在学生自我教育中切入德育教育。具体的体现在以下两点:1.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抄录名言,抄录富于生活哲理的格言警句,抄录具有高尚情操的诗文片段。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来表现雄伟抱负。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时经典的名言也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灵的鞭策,使他们不断地改善自我精神世界。2.利用作品中的美好形象,为学生提供效法榜样。在教学中可选用类似形象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照中进行分析,从而不断自身的修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捕捉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将德育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对正处于成长和心理高速发展期的初中阶段学生来说,是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与传达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领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美丽图画。另外,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将语文与德育的关系弄清楚,以在教学中能够真正发挥出德育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刁淑颖.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1)

[2]詹成惠.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中国人,2016(12)

[3]沙春菊.探寻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J].考试周刊,2014(A2)

[4]房丽娜.试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3(05)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渗透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