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璞归真,让高效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2017-04-10宋小琴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言语语文课题目

宋小琴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谈谈什么是“语文味”?

学生说: 语文课就是老师教我们读课文,写作文。语文老师说:语文课就是老师引导学生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说漂漂亮亮的中国话;作洋洋洒洒的中国文;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语文教学专家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上解释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归纳了语文课各学段的的教学任务,其中初中阶段的任务如下:(一)识字与写字(二)阅读 (三)写作(四)口语交际(五)综合性学习(一)识字与写字(二)阅读 (三)写作(四)口语交际(五)综合性学习。叶老先生说:“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综合以上我认为语文味应该是: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否则就是机械死板的训练),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主要通过典型的“言语作品”的(各种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课内、课外的,单项、综合的,模拟、生活的)“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各种(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以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学习与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

我们对以上定义进行分析,语文味突出了以下几点:1突出教师创设情境导入的作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2、突出了情感的参与——内化收获3、突出了能力的培养——听、 说、读、写的“言 语能力”。4、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运用到广泛的的“言语行为”之中。总体而言强调了心理学中 知情意行的统一的原则。

那么,高效课改与有“语文味”的语文课矛盾吗?我们可以坚定地说:高效课堂成就了语文课的“语文味”。 比如:课前预习文本; 课堂展示; 学生的合作探究, 教师的点拨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在高效课改这个统一蓝本的模式之下作为语文教学需要哪些个性化的要求呢?

一、高效课堂教师情感的体现(语言要求)

1.导入语文导入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导入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漫主义情怀。2.点拨语言要言简意赅 ,简洁明了,但必须是起到画龙点睛,呼之欲飞的效果。3.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一种是对正确的反馈信息的激励,另一种是对有偏差的反馈信息的激励。不论哪种反馈信息,教师都要善于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运用入情入境的语言真实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语文教师须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他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成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合作探究题目的设计:

一度时期,我们好多老师语文课设计几个题目 ,让学生讨论。这是一个误区,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成功之处:这符合高效课堂“课堂问题化”的要求。它的缺憾在于1:这只是完成了语文教学认知领域的问题。缺少学生情感、態度、价值的培养。2:且不说这问题的答案是学生看参考书得来还是听其他同学的“现成”。即使是这些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的答案,那么他也缺少了一个环节即“不断内化各种收获,并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环节。他没能讲作品的感情,思想通过自己的声音传达出来,他只是抽象的知道了“什么是感恩 ”“什么是乡愁”等等,但不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 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 ”3、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读的能力也未能达到,读包括了静心默读,动情诵读。

怎样设计合作探究类题目呢?除过基础常规题目之外我们一定要设计“语言赏析题”。在读中在对语言的鉴赏中学习作者的优美语言,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运用的语言实践中去。

还要设计写作训练类题目,我们可以从如下环节入手:1.从本节课的话题入手;2.续写;3.改写;4.从本节课写作手法方面入手 如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细节描写。5.句子仿写 。 题目设计要紧密联系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或者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做到针对性训练。

语文大家叶圣陶说:“语文教学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使之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我想不管什么时候这都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言语语文课题目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语文课文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