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2017-04-10林倩
林倩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主要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以增强学生理解课文词、句、段、篇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 小学生的思维存在不少缺陷,例如:不善于联系地看问题,孤立思考;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浅尝辄止;不善于周密地分析问题,以偏概全;不善于创造性地分析 问题,生搬硬套.因此,阅读教学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因素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改革
G623.31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英语应该扩大学习和应用的范围,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是重视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利用现代教学思维和理论知识结构,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结合日常教学工作,能够更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同时还能扩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为英语阅读的学习和应用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中体现出新的活力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考虑的问题[1]。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思维兴趣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大力支持,很多小学都配备多媒体教室,为学生创造了较为轻松地学习环境。首先,在导入新课时,如教《Colour》这节课,用那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动画,展示课文,用乐曲和歌声,渲染语言氛围,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随着动画和歌声活跃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激发学生阅读的思维兴趣,它能设计灵活多样的操作游戏,让学生感觉到英语阅读是一种有趣,好玩,永远都有新东西学习的事情;其次,现代教育技術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最为准确和动听的英语发音,避免因教师发音不准而造成学生发音不正确的现象,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美;另外,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长句和难句,可以更为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句式的转换和拆分,节省了教师进行板书的时间。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真实情景,促进思维发展。
十年来,中小学的英语教材一直在变化着,最大的变化是为教学内容添加了精美的图片与视频,主要的是为其创设了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对话中展开思维和语言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感。
如PEP四年级下册 Unit4 It′s warm today 一课,在教学导入时可以让学生看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边看天气预报的录像边做天气报员来播报天气,在模拟的真实语言情境中练习。在真实的情境中,将枯燥的阅读练习变为有趣的操练活动,学生都非常有兴趣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又如在学习外研社版小学英语第一册Module 7 Unit 2 Happy Christmas!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给学生:Amy和朋友们一起唱圣诞歌曲——装饰圣诞树——交换礼物——吃花生和糖果等, 这样就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具体而真实的情景中,帮助学生阅读和了解课文,然后课文的重要语言点,并进行为达到熟练运用目的的训练。最后,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about Christmas?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问答。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角色表演。这样,整个课堂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浓厚,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降低阅读难度,整合思维,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优化教学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组织教学的重要一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制成生动、活泼的视听画面,形象、直观地展示某些教材中的难点内容, 培养学生从宏观结构去理解文章,从整体上去把握篇章的结构和组织模式,增强学生对语篇结构和组织模式的敏感度。在此过程中,思维贯穿语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语篇进行提炼和整合。
又如(牛津译林版M2 Unit3 Amazing people),上课伊始老师先利用flash,播放电影The Crse of the Mummy Tomb 1964. 通过视频播放金字塔外观、从金字塔发现的出土文物以及Mummy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金字塔的神奇魅力,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学生学习的本课中的重难点单词。在文本的阅读中,借助视频归纳Mummy的特点。
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渗透文化意识,拓展思维空间。
文化主要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而语言,则是文化的载体。她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的学习和使用。《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阶段就适时的渗透文化意识,培养文化意识,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学生不了解英语文化中礼貌语言的重要性,以及诸如“please”、“thanks”之类的词使用频率比中文的对应词的使用频率要高的多,他们就很难理解下面这段对话: Tom:“Can I have an apple?”Mum:“An apple what?”Tom:“Can I have an APPLE?”Mum:“An apple WHAT?”Tom:“Can I have an apple, please?”再如,A:“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B:“Thank you.”这里,假设B不了解以上“文化”,她会谦虚的回答:“NO, Not good.然而,这样的回答令英美人士瞠目结舌。通过视频展示,直观地播放外国民俗习惯,通过视频走进真实的外国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了解外国文化,拓展思维空间。
五、结语
总而言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思维则是人的内部语言。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我们英语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英语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我们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时,都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处于低阶还是高阶思维层次,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自己的教学是否期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情境,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习任务是否提升了学生的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高级思维技能的培养。这样的思考可以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让我们的教育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萍萍.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J]. 校园英语,2016,22:123.
[2]李海艳.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4:38-39.
[3]魏明生.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