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网络资源的运用探究

2017-04-10任萃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应用方法历史教学

任萃芳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网络资源的运用探究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同时结合网络资源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以及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有关于网络资源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其中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献上笔者的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网络资源;历史教学;应用方法

G633.51

一、网络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很多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均为“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他们只是一味的向学生去灌输知识而不去考虑学生本身的接受程度学习意愿,长此以往,原本可以内容丰富的历史课堂就会变得愈发枯燥琐碎,十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程的期待感,根据授课内容来选择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资料,让学生听觉与视觉等感官神经得到多重刺激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历史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提高历史课程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验证明,由于初中阶段中的学生无论是在心理还是思想上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他们很难在课堂中将那些相对深奥和抽象的历史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历史课程产生模棱两可的学习状态,进而从根本上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网络资源的加入就可以将那些抽象化的知识通过直观的视频画面、动画、图片等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在深入融合剧情的同时加深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教授《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课程时,其中涉及了我国历史上十分著名的辽海、淞沪以及徐州这“三大战役”,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这些知识时很容易将这三大战役的地点、主要参与者、发生时间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混淆。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三大战役》精彩视频片段的方式来让学生去直观的感受不同战役的不同环境与历史情怀[1]。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已经永远成为了过去的一段历史,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都开始将授课重点和教育重心放到了对学生情感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培养上。笔者认为,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就好比是学生情感成熟期的一个过渡平台,而网络资源的加入就是让学生原本懵懂的情感能力变得具体化的催化剂。

例如在初中一年级所教授的是中国历史,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在其中穿插一些例如“唐三彩”、“造纸术”、“火药术”以及“四羊方尊”等主题纪录片,让学生跨越时代去追随古时的中国是何等的聪颖富饶,从根本上激发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初中二年级后,历史课程开始教授我国那段灰色的屈辱现代史,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播放《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以及《南京大屠杀》等抗日战争影片的方式来让学生直面看到那段属于所有华夏儿女的屈辱历史,进而让他们对献身于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革命烈士们报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刻的缅怀[2]。

(四)调整老师的教学方式

选择或者自行剪辑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影视片段,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在学生观看影视片段的同时,由老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学习一些事件、事件、意义、作用、性质等可以对整个历史事件进行复述。在观看完影视片段后,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样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分析史料能力,将历史讲解与观看影视片段结合,可以使其中的人物变得具象化,学生也可全方面,多角度的理解历史知识。

二、网络资源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普及,将网络资料带入到初中历史课堂已经不再是新鲜事。此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虽然得到了全国各地初中历史历史教师的高度认可,但是却也不可避免的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基于此,笔者针对如何正确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的注意事项进行如下总结。

(一)注重讲解与直观的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引入网络资源的最大好处即为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抽象化的历史知识,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各个时期中不同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直观的真正价值并非是让学生单纯的看,而是要让学生带有学习目的性的去看。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很多历史教师只是象征性的向学生去看一段网络资料,而并没有对资料内容展开详细且系统的讲解,因此就会让学生在观看过后仍然一头雾水,根本无法将网络资源与所学的课堂内容完整的结合到一起。为此,历史历史教师在日后的授课过程中要学会在网络资料中穿插自己的讲解内容,让学生在一边观看的过程中一边提出自己心中的困惑,从而让他们可以更加顺利的将网络资料与所学内容联系到一起,进而达到加深对历史知识理解的最终目的[3]。

(二)避免出现对历史网络资料的滥用现象

毋庸置疑的是,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引入网络资料只是一种辅助类型的教学手段,它本身并不具备代替历史教学内容的资格和水平。为此,历史教师绝不能够盲目的在历史教学中去引入各种类型的网络資源,将历史课堂变成一场不伦不类的“历史影片大杂烩”。在日后的授课过程中,历史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课堂主体来确定网络资料的引入方式、引入时长等,切记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知识“直观性”而过多的引入网络资源,从而达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网络资源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变得丰富多彩且灵活有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水平一定会在历史网络资源的推动下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进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薛磊.网络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01):91-94.

[2]刘大忠,邵东东.网络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J].考试周刊,2010(45):155-156.

[3]王哲恒.让课堂动起来——网络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时代,2014(08):107-109.

[4]姚成业.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作用的发挥[J].教育评论.2007(04)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应用方法历史教学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日语的现状及分析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基于网络资源的《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