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7-04-10毛亚男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创新小学语文教学

毛亚男

摘要:文章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动态性教学、个性化教学、开放性教学、树立全新的教材观等多角度进行创新实践,希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G623.2

一、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把握不准确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不要把知识都定格在教材上,因为,课本上的知识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对于语文的教学,还应该与其他的学科以及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要注意知识的跨越,但是要跨越得恰到好处,不然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极端。例如教师在进行语文施教的时候,应该把语文中的思想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科之间的关联,在保证课堂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创新过程重教学形式轻教学效果

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只要不断改变课堂的教学形式,就能够达到教学策略的创新,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教学创新不一定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这不是创新追求的目标,教师应该从根本上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目前,很多教师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教师到网上拷贝别人的课件进行修改,并没有关注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这样不仅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反而还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还有的教师,将问题设置得环环相扣,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这样虽然能够让学生恍然大悟,但是对学生的创造力并没有明显的帮助。所以说,教师不应该只注重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应该注重教学效果,只有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够有效提高。

二、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

1.动态性教学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上课过程中的动态因素。对于课堂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要能够灵活的应对,同时要利用教学机智使突发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封闭的教学难以使学生获取外面的新事物,对于语文知识的了解范围也将缩小,本身语文就是更多的靠交流來提升知识面。因此,我们应该将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应该鲜明的突出时代的特征,紧跟时代的脚步,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上课前,教师可制作导学案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以便学生在预习时用双色笔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和需要探究的疑难问题区分开来,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讨论,这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做到了有的放矢,比如,讲解诗歌的时候,先让学生根据现有的语言进行理解,再对其进行分析,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掌握也会十分牢固。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2.个性化教学

成功的教学在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学科知识间的最佳结合,只有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使学生基于自身基础展开主动探究,进行个性化学习。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与学生,以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为中心,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学生都是存在个性差异的,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和个人性格兴趣的不同,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面也保留着一定的差异,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意激发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一类学生的差异对他们的学习提出不同的要求。

3.开放性教学

教与学是矛盾的,教师与学生作为矛盾的双方,如何和谐的完成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成绩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对于教学中不足的地方要及时更正,在课堂上和课堂外都要寻找与学生对话的机会,从而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意见。尽可能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师生能够愉快的进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努力营造多种问题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着某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提问,分析,解答,使学生能够保持一种怀疑、探索的心态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面学会生存。 在课下,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听课效果,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要虚心听取,进行总结,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爱好语文写作,有的学生能言善辩,有的学生喜欢读古文等等。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发挥特长,课外活动可让学生举办专栏,召开语文演讲比赛、辩论会之类的活动,既可以弥补学生课内的不足,也可以让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发挥特长、培养能力。

4.树立全新的教材观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严格执行教材的内容,带着学生跟着教材的内容走,教师的任务是好好的把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听老师的意见,抱着读透教材,努力复习着教材中的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出现,教材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里面的内容及其丰富,更加贴近生活和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材只是一个学习的工具,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思维比较发散,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带着学生走出教材,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和教学模式来看待教材,把握教材的特点,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升华教材的内容,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

(1)立足教材。对于新课标教材,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把握编写的意图,确定小学语文各个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便于教学内容的开展。

(2)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在教学中,以教材为素材,升华新课标教材的内容,根据教学的要求,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合理的变动教学计划,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注重之分,以使教材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加强教材的针对性。

三、总结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应树立全新的学生观、不断创新和探索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立足于教材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创新思维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慧昀.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学园.2016(07)

[2]赵显玲.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学苑教育.2016(01)

[3]李昌.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作文教学研究.2016(05)

[4]向小燕. 对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学周刊. 2016(32)

猜你喜欢

创新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