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为教,以爱育人
2017-04-10谢楠
谢楠
摘要:在这个世界有一种真情实感它贯穿教育始终—真爱。伴随着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真爱教育理念,新时代的美术教育也应是真爱型的美术教育。真爱理念下的美术教育传承着育人为本的原则担任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的重任。
关键词: 真爱;真爱教育理念;真爱型美术教育
G623.75
一、前言
1.研究内容与重点
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的教育中,有一种贯始终的情感 — 真爱。它既是教育的本源和灵魂,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素质。在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真爱教育观的理念背景下如何开展低段美术教育这便是笔者在本次文章中的主要探讨的内容。
2.创新之处
创新永远是各个学科科研之中的重点,发展着的美术教育本身就是还需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笔者相信将真爱理念带入小学美术教育就是为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贡献了一份自己力量,这就是抓住了一个完善中国小学美术教育的机遇,这就是一种本质的美术教育创新。
二、“真·爱”教育的真谛
在这个世界,有一种感情它贯穿教育始终,它超越了人类心与心的距离,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最伟大情感 — 真爱。从早期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仁爱”开始再到近现代我国伟大教育家陶提出“爱满天下”真爱教育已经得以继承和发展两千年之久。爱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它贯穿着教育始终有着深远的意义。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若没有了爱,那便再没有了教育”。而我们要发展好教育那最有效的手段 — 真爱。
1.真爱的理解与包容
通常我们对于理解的解释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指对一事物本质的认识。在我们平日的教育学工作之中,没有理解就不能进行教育。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各有特点,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各有不同,只有理解才能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搭建一座桥梁,而这座桥梁将连接着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以及语言的沟通从而才能达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2.真爱的态度与期望
真爱的伟大之处体现在一种态度之上,信奉以真爱为实质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态度。以真爱为自己虔诚的信仰,以奉献的精神衔接上师生之间的那一缕缕羁绊才能让师生彼此心灵相通相融,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爱包含着一种期望,是一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但这份期望绝不是被称之为教师期望的“罗森塔尔效应”。它非常简单,一种关心,一份信任和一种鼓励都将诠释真爱的意义。
3.爱是一种要求也是一份无微不至的关心
关心是真爱教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当教师对学生至以无微不至的关心之时,学生才会觉得自己被人所重视,注视,产生喜爱之感,乐意去接受这份教师给予的爱。
由此我将教育教学的实施与学生的成功归纳为一个这样的公式:
S=F+E+L
这虽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公式,但是却揭露了教育的成功。公式之中的S是英文成功的简写它代表着孩子的成功。F是代表着家庭,E代表着社会和学校教育,而L就是最重要的催化剂—爱。一同努力构建真爱教育使学生的发展和成功取得双重收获。
三、“真·爱”教育下的美术课堂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美术为媒介促进人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更加确切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教育提高与完善人素质方面所具备了优势,于是更加认识到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真爱的声音是需要我们老师用心去静静聆听,细细体会的。这份浓浓的爱诠释着去尊重学生的人格,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思想与行动健全的人。
1.以学生为主 —— 真·爱下的美术课堂
在美术教育教学之中给予学生关怀和成长,带予学生希望和未来,这是真爱的表现也是一名懂得真爱的美术教师的灵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新时期真爱教育下的美术教师更要以大爱之心,引领学生健康成长。通过真爱这一独特的态度,去引领学生走入美术的世界,挖掘自己的潜力,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从真爱的角度完成美术教育的教学目的。
2 .真·爱下的个体差异性培养
美术教育的实质在于以美术为媒介的方式去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
在进行个别指导之时,教师在此环节更是起到了核心的作用。每一位学生的性格,能力,技能都有所不同。无论是学生自己制作手工或者是绘画的同时,教师都要在此环节必须要有耐心,对学生进行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力图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
3.真·爱下的创新能力培养
真爱下的美术教育坚持着育人为本的原则开展着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標。基础点是传授美术技法与知识,实则的核心却是能力建设,培养人的创新思维,人格养成是根本,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美术教育是一种通过美术为媒介的特殊型教育,伴随着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真爱教育理念,新时代的美术教育更应该是真爱型的美术教育。因此真爱美术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体验艺术给予人的真情实感般的审美感受从而使学生真正感悟生活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