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精神
2017-04-10奚兴凤
奚兴凤
摘要: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之一。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更是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瑰宝,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有义务在教学工作中大力发扬我国悠久历史文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完善的心智和高尚的灵魂,也让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能够获得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自身更好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探究学习;社会实践;历史情境
一、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生态度的培养
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要求能够尊重人类个体所具有的精神、生命以及价值。但是在现实社会以及教育工作中,生命意识欠缺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重视开展人生意义教育应当是高中历史教学中重要的追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对自然做出改造的过程来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从而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生命,并对生命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做出思考。在此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引导需要重视让学生学会如何正是存在于人生中的逆境与挫折,只有直面人生挫折并战胜困难之后,学生的生命品质才能得到提高,同时只有品尝到包括挫折与逆境在内的生命全部滋味,学生才能够对生命更加的珍惜与热爱。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并利用历史事件和任务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与正确的追求,从而推动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意识
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以人为核心,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在历史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首先教师要严格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尊重学生主体,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活动。这一点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来加以体现。例如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这段历史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事件过程展示给学生,通过珍贵照片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当时民族的危亡和学生爱国的激情和救国的志向。然后将五四爱国运动为何被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阅读和课外材料的参考来解答这一问题,在搜集课内外历史材料的同时,学生慢慢懂得如何去甄别和分析历史资料,搜集能够支持自己历史观点的佐证。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慢慢掌握了通过自己对于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来论证自己认为正确的历史观点,培养了学生求真、求是的科学意识,并且在一次次历史真相的探究中,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和精深,为其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了一个有力的基础。
三、将多媒體技术引入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讲述着人类由远及近的发展历程,历史不能再现和重演,历史又是过去和现在的对话,学习历史知识是人们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世代留传下来的宝贵经验,人们凭借历史材料,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了解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体会历史人物的心态,感受历史氛围,解释历史事情,积累探究人类历史的经验,掌握了解社会和认识历史的方法,形成历史意识,学会生存和生活。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都有着历史渊源,多媒体技术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图文并茂,形象逼真,色彩生动,全方位的刺激人的视觉、听觉和心理触觉,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例如,《伟大的抗日战争》的教学,用多媒体演示日军侵略中国领土的动态路线,展示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故事,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抗日战争的电影片段,展现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的记忆深刻,理解透彻,学生了解到抗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学生从历史的悲剧中,认识到贫穷就要挨打,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发奋读书的豪情,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奉献精神
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除了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标准和规范的行为准则之外,还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为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去关注当代社会中的人和事,让学生懂得基本的人文关怀。通过不断的实践将社会的大课堂与学校的小课堂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之中时刻不忘作为一名社会人的存在,并通过对于社会的关注以及开展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奉献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的价值追求,对于高中历史教学价值的延伸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