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建立与方法的创新

2017-04-10嵇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嵇勇

摘要: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从教师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建立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G633.51

古话说“教无定法”通过对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加以采纳,推广与运用精妙的教学手段,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与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教育体系,其要求相关教师在日常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历史教学手段进行积极的创新,并且对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加以重视与研究,以便于高效课堂的建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构建问题式教学的意义

教师在高中历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课堂的提问加以重视。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设计,有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发挥对高中历史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科学且合理的提问设计,可以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养成自主式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开拓的意识,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所以,在高中历史的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构建问题式历史教学的新模式,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历史与思维能力,提升历史教师的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学生效率,完成高效课堂的建设。

二、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

总的来说,就是引导学生产生对高中历史学习的兴趣,进而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思考,勇于并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例如,在历史实际授课过程中,讲到对李鸿章的客观评价时,有的同学指出,李鸿章一生代表清政府签订了数十个不平等条约,这是一个卖国贼才能做出的事,他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也有的学生认为,李鸿章与张之洞等人主持开展了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建设,是一位致力于国家复兴的民族英雄,而且李鸿章字在国际上有过许多维护国家尊严的事迹,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军队攻占了首都,是李鸿章只身前往谈判,以义和团挟持了清王朝为借口,没有割地就平息了战争等等。学生们通过类似这样的自由言论的发表,积极的表达了自己心中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倾诉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甚至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展开辩论,在自由民主,开放热烈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对课堂学习活动充满参与热情,加强了对高中历史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积极构建问题式情境

在高中历史的授课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历史事件,其中包含的历史知识点众多,且有的知识彼此之间联系密切,容易混淆,而学生们受理解与认知能力的限制,对于大量的历史知识,通过机械的死记硬背进行掌握,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某些历史知识点理解的不够具体深刻。例如,教师在对明治维新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明治维新这一历史事件的历史背景有着清晰直观的认知与掌握,教师可以构建一个问题式情境,假如你是明智天皇,为了国家的复兴,你在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都想采取哪些政策呢。

再如,还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对方的思考,如在讲西方列强在进行殖民扩展时,教师就可以提问:请大家仔细思考一下,现在大部分的贫困落后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美地区,大多数的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哪位同学可以向老师阐述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吗?这种带有着启发作用的提问,能够摆脱历史教材带来的思维局限,可以带着发展的、宏观的眼光对历史问题与历史事件,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三)创新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

1.加入名人轶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历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讲授课程内容时,适当的将名人轶事融入其中,通过这种方式,对高中历史的教学手段展开创新。高中的历史教材中,史实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大多数的教师,仅仅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将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进行“填鸭式”的灌输,使得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进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枯燥乏味的印象,不利于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假如,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将历史知识点与学生们感兴趣的野史和演义进行有机结合,就会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述明朝专制主义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多媒体,对与朱元璋相关的历史视频进行播放,甚至可以描绘野史或是小说中情节,使得历史课堂教学不在乏味枯燥,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对历史人文知识的高效学习。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中国古代有句古话“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在高中历史学习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者要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充分发挥对历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对历史知识的高效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引导,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属于自身的历史知识脉络,加深对高中历史知识的掌握与认知。

例如,在新航路的开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脱离教材对知识总结归纳的形式,而是向同学们提出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到底“新”在了哪里?接着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教材对其进行总结与归纳,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加深了对该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印象更加的深刻。

再如,在高中历史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进行趣味性的教学,进行探究式教学手段的实践,在国际经济秩序的实际授课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展开教学,教师可以提问: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问题,当今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是公正合理的吗?如果存在不公正合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呢?进而引导学生对该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

三、结语

西方有一句名言,“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同样的道理,无论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还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的产生,也绝不是通过一时的灵感,就可以完成的,想要完成新式教学模式的确立以及新式教学方法的产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成,并且还要不断的进行补充与完善,以免其因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而遭到淘汰。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发展,种类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令人目不暇接,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手段,并尝试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向发友.浅谈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歷史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4(35).

[2]秦晓霞.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辽宁教育, 2015(9):78-80.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