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案例分析
2017-04-10张俊山
张俊山
内容摘要:近年来,网络、短信、QQ、E-mail等现代通信方式契合时代需求,成为家园共育新载体。新型家园共育方式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三个矛盾。围绕着三个矛盾的解决,幼儿园开展了基于信息技术提升家园共育实效性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效。
关键词:网来网去;家园共育;信息技术
G6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进入21世纪,年轻的父母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接送孩子要么来去匆匆,要么交给老人或者保姆,和老师交流机会少之又少。传统的家园共育方式,如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园地已不能满足年轻父母的需求。但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话、短信、QQ、飞信、E-mail这些现代通信方式契合了时代需求,成为家园共育的新载体,既满足了家长的普遍性需求,也能帮助部分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及其家长,满足了个别差异性需求。
实践中发现,新型的家园共育方式由于没有时间、地点的局限,没有内容、形式的束缚,家园双方之间反馈沟通及时,老师和家长的感情加深了,家长工作好做了。但一段时间实践下来后,出现了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三个方面的矛盾,影响了家园共育效果。
案例一:常老师上班玩QQ
上午十点一刻,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操场上、大型玩具区热闹起来,张园长站在窗口,面带笑容地看着窗外孩子们在运动。突然皱起了眉头,大二班今天又没有准时下楼活动,想到一周來都是这样,大二班每天总是迟到十到十五分钟。
园长决定上楼一探究竟。上了二楼,远远地就听见孩子们唧唧喳喳的声音,到了大二班门口,孩子们已排成两队,几个调皮的孩子在打闹,听见常老师在说:“不要吵了,都站好队,遵守纪律的小朋友老师等会儿带他下楼玩游戏。”怪了,只听声音,却不见常老师人影。进了教室,巡视一圈,只见常老师坐在电脑前QQ对话呢。张园长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又不好发作。于是严肃地说:“常老师,现在是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请你赶快带大家下楼运动!”说完就走了,走到门口,又回头说:“请你下班前到办公室找我,我们聊一聊。”
下午五点半,老师准时来到园长办公室,一脸委屈。园长还没开口,她先倒起了苦水:“园长,我知道这个星期我没有准时带孩子们下楼做运动,违反了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但是我也没有办法啊!……”
原来大二班这学期开通了班级QQ群,家长们热情很高,每天在上面问这问那,老师们回答问题应接不暇。有时因为带班,问题没有及时回答,家长还有意见,说老师不一视同仁,最近班级家园关系有点紧张。今天因为宝宝妈妈先问“宝宝上课有没有发言,注意力是不是集中?”常老师就宝宝存在的问题和宝妈沟通了一下,这一下子好了,星爸、睿妈、轩妈等几个家长都来问。常老师谁也不能怠慢,一一回答,所以下楼迟了。
思考:
现在各班均有一些全职妈妈,特别是部队很多随军家属,刚随军找不到工作,比较清闲。随时上网提问交流,而电话、短信、QQ、飞信这些通信方式又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老师为了及时回复家长留言,带班时也找时间坐在电脑前和家长交流。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园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也违反了幼儿园规章制度,还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案例二:孙悟空,请借我几根毫毛
羊老师最近有点烦。
下班前收到一条短信,十个字:“羊老师,村长喊你回村点豆。”
看完,苦苦一笑,这是苦恼人的笑。
小班时认领了幼儿园省“十二五”课题的子课题“运用博客开展家园共育的研究”。开了班级博客,每天上传照片、发表童言趣语、家园交流,在博客的田地里“种瓜点豆”,快乐耕耘。
羊老师最近白天黑夜忙。
白天忙幼儿园的事,一个接一个,年级组“幼儿成长纪念册”制作交流;教研组“一课三研”活动;区域活动观摩;年轻教师技能技巧大赛;“倾听孩子 学习指南”征文活动等等。羊老师是一个要求上进的老师,每一项活动都认真准备,积极参加。
晚上忙自己的事,四月中旬要参加自考。结婚两年多了,公婆催着抱孙子,小夫妻准备明年造人。今年学前教育自考本科最后两门一定要通过。
睡觉前,羊老师回了一条短信,十个字:“孙悟空,请借我几根毫毛。”
思考:
教师很想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但时间、精力、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园既要上课,还要做教科研。回家既要处理家庭各项琐碎家务,还要进修自学。造成家长的留言不能及时回复,博客、网页不能及时更新维护,家长有怨言,家园共育不能顺畅进行。
案例三:QQ私聊正热闹
新年过后,有一天孩子离园时,孟老师无意间在班级门口听到两个家长的对话。
一个说:”昨天我在QQ上给你消息你怎么没有回我?”
另一个答:“正好有事不在……”
又一天早晨孩子入园时,星妈和孟老师聊天,问:“宝妈是不是问您他家孩子吃饭的事情了?”孟老师点头称是。星妈皱眉说:“她都快把我烦死了,天天在QQ上问我孩子吃饭、睡觉什么的,我说你去问老师啊!她说问过了。还说你们三个老师说的都是一样的,会不会是统一口径啊”。孟老师奇怪地问:“QQ群里没看见宝妈问啊?”星妈说:“她和我私聊哎”。孟老师恍然大悟。
难怪最近发现许多家长孩子离园后也不走,聚在一起聊天,老师一走近有时散了,有时声音压低。有些爱和老师交流聊天的家长,见到老师也不说话了。最主要的问题是家长到园和老师沟通,却带着偏见而来,带着责难而来,孟老师看到了家长眼里的不信任……
思考:
只有家长广泛参与,家园共育才能体现最大的价值。小班幼儿入园时,家长热情很高,献计献策,积极发言,但时间长了,由于班级教师任务多、负担重,没有及时回复家长信息,或者教师避免麻烦,QQ号常时间处于隐身,家长的热情淡了,渐渐地也成了潜水者、观望者。由于家长孩子间年龄相当,有共同的语言,家长们会互加好友,私聊说说悄悄话。私聊一方面加深了家长间感情,另一方面却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为教师开展班级工作增加了困难和阻力。
参考文献:
[1]李平.共情:实现家园有效沟通的前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08.
[2]王茹.幼儿教师养生谈之三餐营养驻容颜[J].山东教育,2011,15.
[3]韩霜.教师应努力为幼儿营造自由的发展空间[J].吉林教育,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