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2017-04-10朱威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有效性初中数学

朱威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推进,人们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更加强调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但从我国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相当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解题技巧,而削弱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忽视了其创新思维与情感价值的培养,严重了影响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G633.6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在追求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结合数学学科特点、自身素质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心理相容,重视课堂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学习效益,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教学评价体制的多元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心理相容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叛逆心理,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主宰的课堂教学模式早已不符合现阶段的教学模式。数学是一门互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单靠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单纯讲授的方式,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善于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学习特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与灵魂上进行平等民主的交流,以营造民主课堂氛围,促进师生心理相容,让其心灵相互接纳与认可,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师生之情,让师生相互体谅与进步。如,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放下自己的身份,降低自己的权威性,尽量使用一些具有鼓励性与肯定意义的话语激励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亲切的话语、慈祥的笑容去亲近、呵护、尊重学生,让学生能从心理上接受学生,消除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畏惧心理,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营造和谐教学氛围,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这种友好的平等师生关系中,有利于师生自主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活跃课堂氛围中,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烈等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一般采用的教学情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1.问题情境法。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中心对称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针对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教学,然后将课前收集的有关生活中已有的图形(如羽毛球、电风扇、五角星、兵乓球、火箭等)展示给学生,并向学生提问:“下面所给图形应当如何进行分类?”此外,教师还可讓学生自行举例生活中与中心对称相关的图形,通过与其他学生的合作讨论,探讨出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辨别方法。

2.生活情境法。数学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从周边事物中找到原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学《认识概率》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课前的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带入教师所创设的特定教学情境中,具体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来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同学们,相信你们都买过彩票或者了解过彩票的具体玩法,可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来计算彩票数据的呢?相信同学们也同老师一样充满了期待,那么,下面就让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步伐一起进入到我们今天的课程学习,相信里面一定会有同学们想要的答案。”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下以分数为唯一教学评价标准的教学模式早已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尤其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改革与推进的今天,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摒弃应试教育下分数为天的教学理念,不要过于追求分数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为了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以及生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从学生学习角度、兴趣爱好、思维水平以及掌握水平诸多方面进行考核,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提高课堂效率。

1.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四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缺一不可。教师讲到哪,你的眼睛就看到哪,耳朵就听到哪,手就记到哪,大脑就思考到哪。做到这些,学生的注意力会很集中,不会走神,听课效率自然而然就高。一开始学生不一定都能做到,需要教师提醒、培养,让他们逐渐养成“四到”习惯。

2.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素质和教学水平,并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教学中,为了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方法,我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精简、归纳、概括。讲解题目时,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因材施教,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可大幅度提高。

“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在实施策略上,可以采取布置不同层次水平的作业,布置的时候,不要硬性规定学生做完所有部分,可以留下“拓展创新”部分让有能力的学生完成。实践表明,学生在这种充满挑战的环境里,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五、小结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愈发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情境,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自愿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全面发展,从而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柴改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张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雷丽青.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0,18:6-11.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有效性初中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效益最大化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