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语危机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2017-04-10王旸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策略

【摘要】我国的母语汉语是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是我汉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不但能够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和素质,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自信心,促使学生具有民族责任心。因此,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面对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应当采取相关策略改变现状。

【关键词】母语危机;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3

0.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学生持续性保持学习外语的热情,对于本民族的汉语却开始忽略。此外,由于专业技术知识与就业挂钩,学习理科知识的明显高于文科,我国大学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开设的课程大多是外语或者技术知识课程。语文教学时间相对较短。大学生不但忽视母语文化对自身修养的作用,而且即便学习语文课程也提不起兴趣。因此,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1.大学语文教育现状

1.1语文日益边缘化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做人,语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新的知识以及技术引入大学的教育课程之中,并且将这些新知识以及技术作为大学教育的必修课程。然而,大学语文教育的课程大幅度减少,部分大学的理工专业甚至不设置语文课,外语已经成为我国大学课程中必修的课程并与毕业证书挂钩,而语文教学正在逐渐被边缘化[1]。

1.2语文教学模式僵化

目前,我国的大学语文教学依旧按照小学传统教学的方式,以单位课程为基础,并对一篇篇语文教材加以解读,教师通过书写板书以及讲读的方式传授文学知识。这套方法对现在的学生已经不适用。僵化的语文教学模式,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教学模式过于僵化以及陈旧,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以及接受文学知识[2]。

1.3与就业关系不紧密

我国的大学语文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紧密。当前,我国大学基本都在扩招,然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就是失业。学生要求所学专业和技能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大学生的追求就是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从而保障以后就业,因此,语文教育弱化是非常现实问题。当前,大多数语文教师在大学中只是教学两节课。虽然,语文教育对于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不能提高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直接降低了学生学习热情。因此,应当加强语文教育与就业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1.4遗忘传统文化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语文教育被忽视甚至被遗忘已经十分普遍。我国母语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人文教育严重缺失。中国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不足。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然而,我国大学生语文教学不重视传统文化教学,不重视文言文教学。即便教授文言文,也只是教授语法。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以及人文积淀只字不提,这样导致大学生缺乏民族自尊心以及自信心,不利于我国未来的发展[3]。

2.大学语文教学策略

2.1合理进行定位

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缺乏,因此,首先,应当强化学生的文学方面的教育。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文学经典教育促使学生接受审美熏陶。其中,大学的文学理念应当是促使文学经典能够回到语文课程教育之中。其次,应当明确语文的工具价值,提升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以及教育性。最后,大学语文教学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力以及写作水平。通过大学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感悟能力。大学语文教育应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优秀的传统,增加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并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4]。

2.2确定合理的内容

当前,我国的语文教育选择的教材主要包括古代、当代以及外国的文学作品、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无法保障以上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够交给学生,因此,应当对文学作品做出取舍,首先选择中国古典类文学作品,中国古典类的文学作品代表着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宝藏,大学生应当了解中华文明传统文学从而增加民族责任心。其次,大学语文教学应当组织开展相关活动。语文教学联系生活实际。例如可以举行文学知识竞赛或者写作大赛等,不但拓宽学生视野,而且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全体学生凝聚力。

2.3创新教学模式

大学教学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当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课程教学生动有趣。多媒体教学通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大学语文教学的生动活泼型。此外,通过网络教学语文课程,应当辅助学生带着问题上网,通过学生上网探索文学知识,确定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化得到语文知识[5]。

2.4研究教学相结合

大学语文教学应当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研究和教学二者相结合,通过以研究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研究的方式,保障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课程教学以及研究互相联系促进,能够促使教学专题化从而有利于解决教学研究分离得问题。通过结合大学语文的相关内容,有选择性地提出相应课题,从而进行課题的相应研究,增强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学术性。

3.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对于传承民族文化以及提升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加大语文教学力度,改变语文教学现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面对严峻的语文教学现状,应当采取上述策略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母语危机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14,21:7-8.

[2]杨双双.母语危机下的大学语文策略谈[J].中国校外教育,2009,07:86.

[3]宁群华.母语危机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08:60-61.

[4]李娟.母语危机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19:172-173.

[5]闫玉慧.论母语危机下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5,13:75-76.

作者简介:王旸,女,甘肃静宁人,1979年出生,本科,副教授,甘肃警察职业学院政治处副教授,研究方向:中文。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