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合作学习有“法”可依

2017-04-10严兴春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交流同学老师

严兴春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所以只要我们走进课堂, 总能看到教师们想方设法安排了课堂小组合作交流这个环节,说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实际教学中, 由于一部分学生自我控制力和独立探索能力较差,加上受限于教师课堂时间的安排及教师组织、管理的能力等,使得有些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高耗低效课堂教学时有出现,甚至有较高层次公开课上的合作学习也草草收场!本文试图为合作学习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模式,包括合作学习的步骤和规范,力求让合作学习有“法”可依:

1. 为合作学习营造足够的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认为,过分局促的空间会抑制人的思维活跃程度。人的观念意识,往往是环境作用的产物与结果。所以为了让同学们更有效地协同合作,座位安排需要考虑很多方面,要让学生们坐得足够靠近,这样才能方便他们讨论和倾听,从而方便合作,又不会影响到其他小组。

例如,一次笔者听课时,一位老师为了省事,让学生以横向的一排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现场发现这样的安排弊端很大:只有相邻的两个同学沟通比较顺利,隔着一个同学的两个人就已经很难进行沟通交流,有时为了一句话甚至要绕到中间同学的背后,严重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率。也有些老师会让前后学生以四人为单位进行小组活动,当小组活动与全班互动转换时,孩子们就得来回地转椅子,这就有可能注意不到老师和其他同学在说些什么或展示什么。

为了避免以上问题,最好让学生侧面对着讲台,每组四人两两相对地坐着。为什么是四人组呢,因为小组规模越大,不可控性就越大。不同小组之间要留出空间以便老师监督、指导、倾听每个小组的合作。

2. 为合作学习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个人的生存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爱和被尊重的需要就会成为主要的需要。现阶段,中学生的生存和安全需要大都已经得到满足,只有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努力给予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允许犯错。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飞人”乔丹也曾经说:“如果让说我在篮球上取得了成功的原因,那就是出错、出错、在出错”因此,当课堂上学生出错时,教师要鼓励他们,让学生有“出错的权利”;课外,教师要主动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拉近师生距离,把学生当作朋友,力求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受成功和快乐。

比如:一次合作探索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一个孩子的认为:“不用旋转,用面积关系一样可以证明”理所当然的被小组其他同学否定,而且也出乎老师的预设,这时我说:“遇到中点想到三角形的中线可以等分面积,你的见解很有价值!”,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强有力的支持,所以毫不畏缩,更加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来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终于成功。再比如,一个孩子们怕回答出错,当众出丑,所以在小组中一直默默无闻,这时老师说:“勇敢点!不要怕,說出你的想法,天塌下来,老师替你顶着!”,幽默诙谐的语言就像一缕和煦的春风,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师的支持,孩子们当然就不再惧怕任何困难了。正是老师在课堂上尽力营造出如此安全的心理环境,所以整堂课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探索热情更高涨,合作欲望更强烈,在成果展示时,有的孩子甚至于迫不及待的晃动着小手,以期待引起老师的注意,课堂上精彩纷呈,生机勃勃。

3. 为合作学习预先进行合理分组和合作学习技能的培训

小组合作学习不完善的课堂往往会出现这样的一些现象:有些合作小组不是每一个成员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讨论,他们有些人可能偷懒,而有些表达能力太强的孩子则完全不顾及其他同学的感受,让合作成了他们的“独角戏”;或者一个小组在汇报,其他的小组要么是正在为接下来的汇报做准备,要么是已经汇报完了,然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教师必须意识到两点:1组员搭配的科学性;2培训合作技能的重要性。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一定要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即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差异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征,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异质的,所以全班个小组间就具有同质性。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则有效保证了全班合作学习齐头并进。在合理分组的前提下,笔者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步骤、细则和培训事项如下:(1)坚持先独立自主探索,后讨论交流;(2)小组内部发言轮流进行,一人说,三人听,每个人都发表意见,但相同意见不重复,然后进入质疑、辩论;(3)小组内部讨论结束后形成结论,再互相派员进行组际交流,以期“求同存异”,确定将要向全班汇报的内容;(4)小组汇报主持采用推选制,每两个小组各推选出一个小组成员代表这两个小组进行汇报;(5)每个小组内部均设有书记员,书记员由全体组员轮流担任;(6)书记员必须记录下小组成员的大多数人的意见和不愿放弃的“异议”,特别是后者,往往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7)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讨论,作出结论。

4. 为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

不是每节数学课都需要进行合作学习,也不是每种课型都适合进行合作学习。要坚持创设容易引起思辨的问题情境,使同学们探索出成果成为可能。如果问题设计欠妥,就会流于形式,导致合作学习变成了课堂的“装饰品”。例如:在一节初二数学《反比例函数》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某老师复习一次函数表达式的特例正比例函数之后,试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结果可想而知。

那么什么样的课型适合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章节复习课、习题课以及一题多解问题的教学活动都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好阵地。下面的例子是笔者教学中的一个场景:

师:请看问题,已知 求分式 的值。同学们先独立探索3分钟,3分钟后进入组内讨论,记录员同时为做好准备!大家记住要求了吗?

众生:记住了!

(接下来的三分钟,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一儿皱眉沉思,一会儿奋笔疾书……,老师在各个小组间巡视)

(三分钟以后,各组开始进入内部交流阶段,大家按照事先确定的顺序轮流说明自己的解法或者是困惑,书记员适当做记录,并且同一种方法不重复说明和记录,根据记录的内容,大家自由讨论,小组内部统一认识,确定本组合作成果,有些不能被说服的则请老师介入。紧接着小组与小组进行组际交流,最终收到不同方法有5种之多,虽然其中有些方法我也参与其中,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实在让作为老师的我自叹不如!)以下是汇报实况:

生1:因为本题是要求两个分式的和,所以我们第一二小组的同学大部分采用了直接通分的办法,即 = = 因为 则原式= 。生2:在通分得到 后,我们组的××同学做不下去了,他说被复杂的分母吓住了,后来通过交流,他的认识到其实是没有利用条件 。师:大家想一想,这说明了这位同学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只注意到什么,而忽视了什么?众生:只注意到所求的表达式,忽视了问题的条件。师:说明他的通分是无意识的,而不是有目的地应用条件。今后我们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同时把所求的表达式和条件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生3:……

这节课,孩子们发现很多,像带入消元法、上下同乘 的方法、常数代换法等,都是出自孩子们的口中,老师只是适时引导、点拨。孩子们学习兴趣和積极性高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 为合作学习留下充裕的时间

合作学习要真合作,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不能让合作成为老师教学过程中应急的“机智”。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本节课是否适合安排合作学习环节,以便应预先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发言和辩论及反思、质疑、更正。

6. 合作应当立足于先自主探索,再合作交流

裴光亚先生认为,要旗帜鲜明的把坚持自主探索作为最基本的数学学习方式。交流是彼此之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不经过个独立自主的探索,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合作交流!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抓住恰当的时机,合适的课型去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努力创设良好的时间、空间条件和合适的问题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的独立探索,然后交流合作,互相启发,互为补充, 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养成善于倾听、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学习习惯,使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也才能培养学生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发展,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 。

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裴光亚.答青年教师问.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9

猜你喜欢

交流同学老师
如此交流,太暖!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