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策略
2017-04-10张永君
张永君
摘要:对话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小学语文老师,现实课堂上的各种要素,各种能力,最花功夫也最见功力的就是师生对话。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对得好,对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课堂上应该如何进行师生对话,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本文总结以下几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师生对话;核心;评价
G633.3
一、对话的前提是平等
1.师生对话要做到“民主、平等、和谐”。
师生之间平等对话,那么学生就有个轻松愉快的心情,谈天说地,无所不谈。下面是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上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课前交流片段:
师:同学们认识我嘛?我姓薛。仔细看看我,有些什么特点?
生:你人长得很高,很瘦。
师:高好啊!站得高,看得远嘛!
生:你的头很小。
师:头小,智慧多。
生:你的牙齿有点凸出来。
生:眼睛小小的。
生:脖子很长。
师:这是我向骆驼学习的结果。当然,我只能成为单峰骆驼。(众大笑)
生:你的字很漂亮。
师:(与学生握手)谢谢你,只有你夸奖我,要不然,我真的会感到很自卑的。
……
这一教学片断是课前的一次对话。让学生评价教师的外貌,减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感,学生不在“仰望”教师,而是敢于说出真是的感受,让学生获得自新与自信。
2.老师要有激情。
在对话前,老师充满激情,整个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激情也会被点燃,双方的对话就会碰撞出精彩的火花来。例如林莘老师上的《游山西村》中,老师与学生的某一个对话片段:
师:一个“留”字让我们想象他们的一举一动,那再看两个词,【课件出示:莫笑 腊酒浑】哎,你会想像到他们的欢声笑语吗?
生:(笑,压低声音)来来来,尝尝我的珍藏多年的老酒,那味道可好了。
师:我举起酒杯,忍不住嘀咕:“兄弟,恕我直言,此酒怎么浑浊不清啊?”
生:老师-(忽改口)陆兄,你别看它这么浑,这可是自己酿的酒,没有特别的加工,但是味道才是最正宗的。
师:谢谢,谢谢你们的盛情款待,我喝!(双手做端碗喝酒动作)
林老师牢牢抓住“莫笑、腊酒浑”,关键字词通过角色扮演、师生对话,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真切地感受到了当时热闹的场景。由此,课堂变活,诗歌变活。画面还原了,情境再现了。
二、对话的核心是理解
师生之间的对话,核心到底是什么?这种对话关系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个人的看法应该是建立在“静听→理解→对话”模式下。
首先,我们老师要安安静静地听学生说,没有静听就没有接下来的对话。
现实课堂上,有些老师跟学生的对话短促而机械,答对了夸“棒”,答错了请人帮忙或者直接给出答案。看起来是做为老师的对话出了问题,实际上是老师的静听出了问题,因为他不会听,所以他不能够有效进入学生的思维。老师应该走下讲台,走进学生,近距离直接面对学生,这样老师看学生的表情是静听,老师关注他的眼神是静听,老师关注他的站姿也是静听,他的肢体语言、嘴唇闭合状态、呼吸状态、情感倾向等都是老师能够去“静听”出来的。
接下来,我们老师要在静听中理解。
在课堂上,我们要为理解去静听,而不是为了评价去静听,虽然对话也包括评价,但是评价不能涵盖对话本质内涵,对话的本质内涵应该是把静听和理解融合在一起,师生对话才有可能真正发生,精彩才能真正纷呈。
例如,在一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有位教师执教《飞夺泸定桥》一课,一个学生突发奇问:“老师,敌人明明知道红军要过大渡河,事先为什么不把桥给炸掉呢?”老师理解并及时地捕捉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生成实际,巧妙地“对话”了一把,课堂也因此绽放出了别样的精彩:
师:是呀,敌人也真是太傻了,把桥炸掉,不就省事多了吗?(众笑)大家怎么来看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敌人之所以没有炸桥,是因为敌人觉得凭借大渡河,是完全可以阻拦红军的。因为泸定桥只有13根铁链,平时铺上木板走在上面都摇摇晃晃的,现在木板被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就更不可能逾越了。
生:我认为敌人不炸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以为泸定桥有两个团的兵力把守,再加上来增援的两个旅的兵力,对付疲惫不堪的红军是绰绰有余的。
生:(提问生):我觉得敌人不炸桥是想以逸待劳。……
师:听你们这么一说,我觉得敌人其实并不傻,很聪明啊!(生笑)可我又不理解了,既然敌人这么聪明,红军怎么会战胜敌人,夺下泸定桥的?
生:我觉得敌人太狂妄,太轻视红军了,骄兵必败嘛。
生:我觉得应该是红军不但有勇气还有谋略,赶在增援之前拿下敌人。
……
师:同学们非常棒,你们不但提出了问题,而且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了问题,这是一个多么可贵的学习品质。
这一教学案例中,老师没有立即作答,而是机智地把问题通过对话来引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激发学生对文本探究的欲望,有效地突破了难点,诠释了疑点,折射着教师丰厚的涵养和教育智慧的光芒。
最后是应对中继续静听和理解。
应对是在充分理解之后做出的那种自然而然的反应。在应对过程中,老师要继续去静听,继续去理解,因为对话不是单向的言说,是二个、三个、四个甚至多个来回的,有来无回的不是对话,有去有回才是对话。
三、对话的评价要多向
评价是师生对话中占有比重较大的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应对,存在着多种方向、多种维度、多种途径。老师要成功地应对学生,这个方向一定要打开。
第一,评价学习态度。学生高高举手,跃跃欲试,老师可以在对话中这样评价:“你是举手最快的,也是最高的,就冲这一点,我就要大力地表扬你!”。
第二,评价学习方法。“我很欣赏你的是,你有意把这个词读得那么重,是在表达作者的情感,也是在表达你的情感啊。”
第三,评价学生素质。“你的声音真的是太好听了,太有魅力了,那么浑厚,那么有磁性,我喜欢听你朗读,将来你要做个播音员。”
第四,评价学生的思维。“你的想法真独特,与众不同,你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第五,评价学生的情感。“你现在就是作者,你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你不单单是在读文字了,你是在表达着作者的情感。”
评价的角度和方向有很多,但是无论是怎样的评价,都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寻找及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背后隐藏的情感点,从各种角度对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体现出人人都爱说,人人都想说的教学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喜欢上你的课,这样的课堂才充满生命活力,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大力地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话”是一种全新的时代理念。对话意味着民主平等,交往合作,开放创新,对话将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以及未来教育中的价值。
參考文献:
[1]姜忠军.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J].中国教师,2016(12):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