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学习空间中协作学习活动模型设计*

2017-04-10张玉张潇月

中小学电教 2017年3期
关键词:协作学习者空间

☆张玉 张潇月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网络学习空间中协作学习活动模型设计*

☆张玉 张潇月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文章通过分析近五年教育部有关网络学习空间的文件,发现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和应用是目前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充分理解网络学习空间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进而在网络学习空间中进行协作学习活动模型设计,期望开辟网络学习空间的新天地。

网络学习空间;协作学习活动;模型设计

一、前言

笔者分析近五年教育部有关网络学习空间的文件,发现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和应用是目前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大量网络学习空间的涌现,并未使传统的教学得到改变。教师仍习惯于原有的教学方式,很少对网络学习空间进行使用和研究,将学科同网络学习空间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涌现的网络学习空间得不到合理的应用,使用效率偏低,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对学习活动的设计。本文对网络学习空间中协作学习活动模型进行设计,期待能为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新思路。

二、网络学习空间的内涵

目前对网络学习空间还没有较为权威的定义。一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网络学习空间,这种划分实质上是从网络学习空间运行载体的服务性质得来的。广义的网络学习空间是指运行在任何平台上不仅包括学习管理系统、在线教育平台等专门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创设的虚拟学习空间,还包括QQ、微信、博客、微博等各种能够提供空间服务的社会化软件与平台;狭义的网络学习空间是特指运行在专门的教育服务平台之上,为在线教学等教学活动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虚拟空间,如中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世界大学城等。

笔者认为网络学习空间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构建的虚拟学习空间,它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设计,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空间,促进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发生,让学习者拥有学习管理的权利。网络学习空间可在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主流终端上运行。

三、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特点

网络学习空间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融合势必会产生深远的教育影响,为目前的教育带来新的体制、新的观念、新的教与学方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活动的模型设计应该以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为基础,只有充分地认识到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才能更好地设计学习活动,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功能的最大化。笔者认为网络学习空间有以下功能特点。

(一)网络学习空间资源丰富

本文中的网络学习空间资源是指存在于网络学习空间中含有特定学习内容及其组织形式的各种类型媒体材料的总称。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学习资源种类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视频、音频、教案、课件、电子教材、试题库、文库、百科知识等。

(二)网络学习空间联通顺畅

网络学习空间有学生空间、教师空间、家长空间等。确保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各个网络学习空间之间的联通是其设计的关键。联通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一种网络现象,存在于联通中。网络学习空间中的联通不仅仅是知识的联通,还是人际关系的联通,让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三)网络学习空间共享和谐

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共享一方面是创生知识资源共享:指学习者在学习空间原有学习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得到新的见解和体会,并且以文字形式共享给网络学习空间中其他的学习同伴;另一方面是指信息资源传播共享:学习者将自身所拥有的关于某一特定学习主题的优质资源共享出来。除了创生知识资源共享、信息资源传播共享之外,学习者还可以在网络学习空间中进行协同研究。

(四)网络学习空间服务到位

网络学习空间能够确保学习内容及时更新,并且配有推送提醒等功能。针对空间中提交的题目,网络学习空间可根据其智能辅导功能,提供作业批改服务,网络学习空间中的教学答疑功能也在逐渐完善。

(五)网络学习空间个性化设置

网络学习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场所。它不仅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和学习服务,还提供个性化学习诊断。学生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实时地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日志和行为轨迹。通过现有的数据,评估学习者已往的学习过程,达到预测个体未来表现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潜在问题的作用。除了技术和数据带来的个性化,个人网络学习空间还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个性化:用户统一管理、空间界面个性化设置、消息通知提醒设置、编辑文档、文章分类处理、身份验证、结交好友、个人收藏、关注网站等。

(六)协作学习活动的内涵

从提出协作学习的概念到现在,虽然关于协作学习的研究已经不少,但是国内外学者关于协作学习的定义仍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协作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团体或小组的形式,针对同一个问题或共同的学习目标,凝聚各位学习者智慧或师生努力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不同个体在协作学习活动过程中互助地探求理解、解决问题、掌握含义、创造作品。他们在合作互助过程中互促学习,提高效果,达到了个人或他人学习成果的最大化。

(七)网络学习空间的协作学习活动模型设计

1.教学前端分析

网络学习空间协作学习活动的教学前端分析主要是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是对学习者个体特征、活动小组组织策略、学习活动内容、学习活动目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活动设计进行总体的宏观预测,以便设计出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笔者从教师准备活动和学生准备活动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1)教师准备活动

学习者个体特征分析: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进行个体特征分析,应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初始能力、学习风格和个体特征。一般从学习者所具备的一般特征、学习者起始能力、学习风格特征等角度进行分析。学习者个体特征分析是学习活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得到重视。

活动小组组织策略分析:

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学习者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小组的形式参与学习活动的,学习活动小组是学习活动的核心单位,制定学习活动小组组织策略是进行网络学习空间中协作学习活动的前提。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小组组织形式有三种:随机分组、教师指派分组、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习者个别差异,合理划分小组,让大部分学习者能感受到成功,进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学习活动内容分析:

学习活动能否体现学习活动的目的,如何来体现,需要我们对学习内容作深入的分析,明确所需学习知识内容的特征。针对不同的主题、任务或项目,教师应对学习活动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只有这样设计出的协作学习活动才能体现学习活动的目标。

学习活动目的分析:

结合学科知识教学大纲和学生知识、能力、技能培养目标制定学习活动目标。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学习活动目标分为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

设计学习活动任务:

针对学习活动目标,设计学习活动任务,注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学习活动的任务要具有序列性。所谓学习活动序列是指教师或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学习任务而设计的多种学习活动的组合方式。设计学习活动任务,要注意学习活动的先后顺序、时间是否恰当、预期成果是否可行等。

(2)学生准备活动

预习学习活动内容:

有效的预习能够让学习者对协作学习活动的任务更好地思考分析。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都说明预习的重要性。教师应制定相应的预习策略,帮助学生唤醒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共享预习结果:

学习者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基础不同,导致针对同一个问题,具有不同的见解。与学习同伴之间共享预习成果会有更多的知识发现。

明确小组任务:

在分配小组学习任务后,小组成员之间需协商、讨论,进一步明确、界定小组的共同学习任务。并且在小组中选出一位组长,用来协调本组与其它小组以及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组织和管理小组内学习活动的进行,明确小组成员在学习活动中的任务分工和角色分配,组长可以轮流担任,达到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目的。

分配个人任务:

学习活动小组成员通过组内讨论把已明确的小组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把每个子任务分派给个人,个人需承担个人责任。有的负责收集、整理和共享学习资料,有的负责协调成员间的协作,有的负责与其它小组的成员交流、向教师汇报协作小组的学习成果。

2.网络学习空间的协作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1)教师实施活动

教师明确阐述任务目标,为学生提供与之对应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将任务细化并布置给不同的小组和个人。设计学习活动监管规则,制定学习结果评价标准,规定评价主体、对象、参照,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活动结果做出客观评价。

(2)学生实施活动

学生通过空间获取学习信息,分析加工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材料,首先尝试独自解决问题,将个人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小组内部共享学习观点、论证协商,汇总成果,小组间交流讨论、反复思考、扩展新知。

3.网络学习空间的协作学习活动评价

教师对学习者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做综合评价,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对彼此的表现做出相互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对彼此的表现做出评价,学习者对自我进行评价。全方位多角度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反思。

4.网络学习空间的协作学习活动成果分享

协作学习活动完成之后,各小组都会形成自己组的活动成果,可以在课堂上汇报成果,也可以在网络学习空间中进行成果分享。各个小组针对学习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讨论,以便及时处理未解决的问题。对于每个小组的作品教师应给予反馈意见,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四、小结

本文在充分理解网络学习空间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其功能特点,进而在网络学习空间中进行协作学习活动模型设计,期望开辟网络学习空间的新天地。

[1]杨现民,赵鑫硕,刘雅馨,潘青青,陈世超.网络学习空间的发展:内涵、阶段与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6,(04):30-36.

[2]祝智庭,沈德梅.学习分析学:智慧教育的科学力量[J].电化教育研究,2013,(05):5-12.

[编辑:闫长松]

G434

A

1671-7503(2017)05-0049-03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教育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生创新课题“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基地”2014年立项研究生课题(项目编号:JXYSSS055)。

猜你喜欢

协作学习者空间
空间是什么?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创享空间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协作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