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牵系
2017-04-10俞益萍
俞益萍
这一生,我认真牵过的手有多少?有多少次手掌牵系的记忆会一直停留在身体之中?
我非常喜欢闽南语中,称自己的丈夫或妻子为“牵手”。
“牵手”是一个美丽的词,也是非常具体的形象:一只手牵着另外一只手。
但是,在文化礼教的约束下,我们的手对他人的身体变成了禁忌。我们并不敢随便用手去触碰他人的身体,不论在法律或道德上,都是有所违背的。在街上,在车厢里,在任何公共的空间或职场上,如果用手随便去触碰他人的身体,法律是可以给你定罪的,周遭的人也会认为你是一个不道德的人。
因此,当我们的手能够触碰一个人的身体,握住另外一个人的手,毫无羞愧,不用恐惧,而且表达着一种温暖的支持的爱的感觉,那么这个与我手牵着手的人,当然与自己有特殊的关系了。
牵手——这一个词其实是非常动人的!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们选到了可以握在一起,而且可能一生都会握着的手;手与手的牵握当中,我们得到许多的快乐,得到许多的满足。
“牵手”通常是指夫妻,可是我希望可以扩大这个词的意涵:对年老的父母亲,我们牵着他们的手以为扶持;对于幼小、走不稳的孩子,我们牵着他们的手过马路,避掉危险;又或者对于生病的朋友,我们牵着他的手传达安慰。
回忆一下,自己一生当中牵过哪些人的手?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去牵着他们?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动人的功课。这个功课或许包括了公民道德,也包括了所有的爱的传达——也许是亲情,也许是爱情,所以我们不需要窄化,以为必定是情侣才能够牵手。
当然,看到年轻爱侣手牵着手走在路上,心里还是产生很多的快乐:他们如此年轻,在一起时如此喜悦,彼此爱慕,彼此眷恋……因为眷恋,所以两只手紧紧地握着,他们身上有很美丽的祝福在里面。
同时我们也知道,“牵手”的相对意义,就是“分手”。分手,当然是一件伤心的事,包含着无奈,更是一种遗憾。我们总是对牵手有更多的祝福,对分手有更多的遗憾。不过我希望大家能了解:牵手跟分手,其实都是身体美学的一部分。
有一个画面是美丽的!在婚礼上,父亲牵着女儿走过长长的红地毯,虽然是大喜之日,可是做父亲的其实有些伤心,从小疼爱的女儿就要交到另一个男人的手上了。他也有点担心,我的女儿将来是不是能同样地被疼、被宠爱呢?走到红地毯的尽头,父亲将女儿交给另一个男子,这时会有一个“换手”的动作,是从父亲的手交到另一个男人的手上,里面有丰富的托付意义,就是说:“我把她托付给你了,她是我最爱的生命,我现在交给你,以后是你牵着她的手了。”
牽手令人感动,分手也令人感动。这是人类身体美学里令人动容的仪式。
可是如今开放的社会里,有时年轻的朋友会跟我说:“现在分手太容易了,网站里认识一个朋友,没过几天就分手了。”
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彼此珍惜,不要随便分手。“分手”不只是一个名词而已,两只手不能够再牵在一起了,里面应该有多少的遗憾与无奈呀!
中国古代用圆形来象征朋友相见,说是“团圆”;可是朋友们分手的时候,则是用一块不完整、缺掉一段的玉环作赠礼,这玉环称做“玦”,有“诀别”之意,表示分手是不完整的、断裂的关系。珍惜能够握得到的那只手,而没有缘分握到的手,除了遗憾跟无奈外,也可以寄予更多一些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