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到过野生的天涯海角

2017-04-10多港峒客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天涯海角班车巨石

多港峒客

海南的天涯海角风景区,闻名天下,游客如云。

不过,还是不时有朋友表示不满,说景区门票价格太高,通道商业化味道太重,一些本土朋友更表示说,他们记忆中的景区更美,现在“都变味了”。

天涯海角的“原味”如何?应该是不少人感兴趣的。

改革开放前,我到过这里,亲眼见过她地老天荒的纯“野生”状态,就是原生态的“味”吧。

当年的天涯海角,荒远寂寞,根本就没有什么景区。

偌大一个海滩,唯有一望无际的黄沙。头顶火伞高张,身上热浪扑面,隔鞋滚沙烫脚。那堆千年万载的巨石,孤零零地耸立在赤日炎炎的天穹之下,附近空无一人。只有从蔚蓝海面上一层层扑上来的白浪,在它脚下不息地喧腾;也只有巨石脚下隐蔽处发出阵阵令人不快的尿骚味,说明人类没有完全把它遗忘。

我专程来此凭吊,与巨石孑然相对。整个海岸无遮无拦,辽阔空寂,任尔往来穿行。目力所及,见不到任何建筑物,哪怕一个小茅藔。只有路边远远几株椰子树下,一个浑身黝黑的村民躲在树荫里,无精打采地守着一堆椰子。无处找水。临走花5分钱,也许是1角,买一个解渴。那时椰子就是这个价,多年不变,没有讨价还价的。那人用山刀的钩尖两下啄开椰壳的芽孔,我接过就仰天咕咕咕一饮而尽。

是坐长途班车来的。其实已是我十年海南知青生涯的尾声,被临时借调到海南黎苗自治州首府通什,跟着一位美工老师,为刚盖好的自治州客运站绘制正面墙上的大幅油画。那大楼前后盖了三四年,算是当年自治州数得着的大建筑物。车站给了我们一次周末福利,每人可以凭站长签的条子免费坐一次双程班车,线路随意。

我选了久闻大名的天涯海角,团队朋友却无兴趣,于是独行。现在回想,只有从通什到崖城的班车途经这里,像这种班车,一天也许就只发一趟。

那时国内尚未有旅游的概念。因为不时有海外亲戚回来,才知道有个“中国旅行社”,名字是如此之新奇好听,不过又像天边一样遥远。天涯巨石这里不设站,最近的站也在两公里外的马岭街。

翻山越岭,路颠车慢,到目的地已接近中午,司机停了停车。一个多小时后回程时,我已遵嘱预候路旁,又停停让我上去。上下车都没有别的乘客。

来往一趟,风尘仆仆花了大半天,还误了午饭。不过仗着年轻,亦不感觉疲劳——年深月久,有些细节记不真切了。记得的是整个旅途,我的总消费就是买了那个椰子。景区、门票、矿泉水和盒饭,那时都闻所未闻。手边自然没有照相机,只有一顶破草帽。下车以后到上车之前,我目力所及能见到的人,加起来不超过10个,没遇到能聊点什么的。

有过这种经历的游客,大概万中无一了吧。

离开时隐隐有点失望:这么有名的天涯海角,就如此荒僻?不过也没有更多想法。本来那时在海南就没指望有什么好玩的。社会大病初愈,人们彷徨于概念、辗转于温饱,少有游山玩水的雅兴。即使偶有条件,也先想到京沪苏杭、桂林山水,哪里知道后来还有个国际旅游岛呢。

今天明白,天涯海角正当极边咽喉之地,只有当年那种场景,才能多少体会一点古人被贬谪到天尽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那种苍凉遗韵,也还能多少体会一点极南古驿的清冷与艰辛。

现在看天涯景区及海南的很多照片和实地,都漂亮得如同仙境,百看不厌,当年却不觉得,只因司空见惯。我不能将今天的喜好前移数十年,说自己如何陶醉于海南的青山绿水,那不是真话。

当年的海南无论天多蓝,水多清,对我们而言都不过是个冷然的背景,远不如公社饭店偶尔供应的金黄色“炸包”好看——那是油炸的糯米团,包着椰丝、碎花生、白糖,每个一毛。一咬,我的亲妈,满口灿烂!那时天天烈日底下挥锄垦荒,伙食是每月一尝肉,油似有似无,白糖经年不遇,而驻地到公社单程徒步要一个半小时,炸包极难碰到。

记得有本理论书说,在英法百年战争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的法国人,绝不会欣赏描绘荒野田园的油画,因为这种场景他们见多了,看到就怕。后来社会稳定了、富足了、怀旧了,这种画才大行其道;再后来,如您所知,这些油画成了稀世珍品。

说到乡愁,近年非常流行。细想与古代“去国怀乡,忧馋畏讥”的乡愁不尽相同,带有鲜明时代特色。当代乡愁强烈的,主要是两种人:一是离乡多年,境况有所改善却不易回归故乡的人;二是虽没离乡,家乡却已大变,旧貌已难寻的人。

一直没离乡、家乡又依旧的人,会有乡愁吗?我想不会。认真地说只有“愁乡”,发愁自己故乡何时能改变贫穷落后闭塞的面貌,发愁自己何时能走出穷乡僻壤,改善处境。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那么多人产生了强烈的乡愁,应该是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人文效应,想到“炸包”就止不住咽口水的人,已经大大减少了。不过任何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这剑一挥,可能连很多文化情感的老根根,都一股脑儿砍断……话题这就扯远了。

回到天涯海角。那次凭吊,肯定是她亿万斯年孤寂生涯的最后岁月。四五个月以后,扭转当代中国命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北京召开了。随后旅游业的发展,大家都不陌生。

后来我陪亲友去过两趟,见到石頭依旧,烈日依旧。只是比印象中的椰子树多了十倍,人多了千倍(节假日可能是万倍了吧),门票价格及出门须挤繁杂商业区,都有点不爽……于是再不肯去。

我去不去都没关系。天涯巨石据说有了新身份,已经成为年轻人见证爱情“海枯石烂”的圣地,江湖地位不可撼动了。

谁会想到,巨石堆原是这般荒远孤寂。它孑然立于天地间,对人类的一些渺小伎俩,无论是猢狲般在如来佛手指根偷偷撒泡尿、还是光明正大地将它围起来作个自动印钞机,它都毫不在意。它不见证谁,也无需谁的见证。

好看还是不好看,到底有多好看,不在巨石,而在眼睛吧。

猜你喜欢

天涯海角班车巨石
岁月静好伴你遍迹天涯海角
悍马的“接班车”
自动班车
感觉“被同龄人抛弃”,不过是错过一班车的焦虑
巨石:千古之悲痛,书法之绝唱
捉迷藏
回乡的班车
搬开“巨石”,笑面考试
如何搬运金字塔巨石
天涯海角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