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乞丐》艺术探赏

2017-04-10袁敦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世俗乞丐食堂

袁敦文

晓苏短篇小说《三个乞丐》荣登2015年度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读完《三个乞丐》,我们不能不为小说精巧的构思、诡潏的情节、诙谐的叙事、世俗的人物、沉深的哲思所折服,不能不为小说家娴熟而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而拊掌叫绝。

一.精于绣花的结构美

我们知道,绣花乃是人们所公认的一份精细活儿。从选材构图到运针走线,无一处不依赖绣女们的心灵手巧,否则,那锦秀云霞、薄如蝉翼的丝织品或可变成疙瘩刺手的麻布片,小说创作也是如此。一部好的小说,其情节结构一定是精致巧妙,严丝无缝的。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就我自己的写作实践来看,情节在很多时候成为我写作的支撑,我的许多作品在动笔之前就有了比较详细的情节提纲”。①李渔谈艺术构思时说:“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②这说明小说情节结构的构思设计在小说创作中是何等地重要。

我们解读《三个乞丐》的情节结构,不难发现作家缜密的构思和精巧的设计:“入伏的那天早晨,也可以说是上午,九点钟的样子,位于油菜坡脚下的老三篇食堂门口,突然来了三个乞丐。”这是小说的开头,可以说,这个开头起笔突兀,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喜好——打探私人是非的世俗化心理,让读者的情绪兀自亢奋起来,不能罢休。接着介绍三人的年龄、长相、装扮。正当读者兴起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放下三个乞丐不讲,却转而介绍老三篇食堂的前世今生起来。以前的生意怎么不好,自从改成老三篇食堂以后,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然后描写食堂里的陈设布置及食堂老板工作人员的身份。正当读者对老三篇食堂的发展来了兴趣时,作者却又再次讲述三个乞丐来到食堂讨要包子的经过,重要的是人们对三个乞丐之间的关系的种种猜测。小说的整个情节结构就在这种对于三个乞丐之间的身份关系中飘来飘去,云遮雾障。其间穿插着村支书汤白虎一家的兴衰史;一帮修高速公路的农民工的性饥渴;传奇人物万千一逃亡生活的故事,最后以食堂食客们通过电视新闻联想到三位乞丐的身份关系之迷而引起的种种猜测而结束。三个乞丐之间究竟是一对夫妻带一个儿子,还是一对私奔男女带一个儿子,亦或是一对杀人犯挟持一个孩子,我们不得而知,小说的结尾是开放性的、多义性的。其实,三个乞丐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并不重要,也不是小说应该给读者交待清楚的故事。“三个乞丐”只不过是小说串连起老三篇食堂的故事、汤白虎的故事、万千一的故事的一根叙事线索而已。可以说,“三个乞丐”的故事只不过是这篇小说的一个外壳、一个幌子而已,是作者借侦探小说的外壳来包裹一個更大、更丰富的故事内核用以吊读者的味口的一种写作技巧罢了,我们姑且称这种叙事结构为俄罗斯套娃式结构或双线式结构。明线是三个乞丐的故事,暗线是故事中的三个故事。

这样的用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故事来包装四个故事,而这四个故事正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变革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生活上的改善和精神上的徨惑以及人性的拷问。这正是作者对中国当代农村、当代农民现状的思考和关怀。

二.融于世俗的人性美

人物,是小说刻画的中心。老三篇食堂的老板是一个精明的老板,也是一个世俗的老板。他的食堂原来叫新时代餐馆,生意不好。后来,他在财神爷上面挂了一张毛主席像,在供桌上摆了三本翻开了的旧书,一篇是《为人民服务》,一篇是《愚公移山》,一篇是《纪念白求恩》,并给食堂取了一个名字叫作“老三篇食堂”,从此生意便火爆起来。我们可以说这是形式上的世俗,他切合了改革开放后部分人的怀旧心理。其次是人性的世俗。给老板打工的是老板的小姨子,这小姨子天生有一双大奶子,老板常常为这双大奶子而走神。这是男人骨子里难以克服的肉欲之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的世俗。第三是社会的世俗。村支书汤白虎书记在位时,在村里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一言九鼎的土皇帝。可是,当他从村支书的岗位上下来后,原先对他有意见的村民就开始把他不当回事了。原先,村支书的老婆想吃鸡就到村里的养鸡户聂志达家去拿,现在想吃鸡却要拿钱买,为此,村支书的老婆气得上吊,我们说,这是一种社会的世俗。

世俗的东西往往是丑恶的东西。然而,晓苏的小说,常常从的世俗化的社会中发掘出永恒的人性美——忠诚、朴实、孝道、忍让、勤俭、同情、博爱等等。在他的另一篇小说《光棍们的太阳》中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油菜坡因为地处鄂西深山之中,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外面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到油菜坡来做媳妇,因而油菜坡的光棍就比较多。为了能够娶上媳妇,有的家庭用姐妹给兄弟换亲,有的兄弟俩共一个女人。有一个人称黄娘的女人,读中学时因为同情下放到她们镇中学的一位右派老师而跟老师好上了,文革后右派老师平反进城了,她只好嫁给大她十多岁的一个丑男人。不幸的是,这个丑男人不久去世了,黄娘再也没有嫁人。当有人劝告黄娘嫁人时,黄娘说,我嫁人了,油菜坡这么多光棍怎么办?我们且不说这位弱女子有多么地伟大,单是她身上这种与生俱来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就令多少嘴里标榜着道德贞操,背地里却男盗女娼的卫道士们汗颜!

这就是作家晓苏笔下世俗化人物身上所闪耀的普世价值观的人性美所在,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底层特别是中国农民现状的折射与思考,这是一种上帝关怀视觉的大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写道:“我不是向你膜拜,我是向人类的一切痛苦膜拜。”可以说,晓苏的小说就是这一“膜拜”的生动诠释。

三.俏于幽默诙谐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个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叙事的语言风格。鲁迅的冷静尖刻,沈从文的温婉灵动,钱钟书的博学智慧,老舍的平白世俗,无不是作家个性化人格在语言上的显现。

晓苏的小说语言,总是充满着一个智慧的、灵动的、幽默诙谐的艺术之美,这与他的文学观是一致的。晓苏主张写“有意思”的小说。他说:“我之所以喜欢有意思的小说,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太没意思了。坦率地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毫无意思的时代里。物质病态地繁荣,科技疯狂地进步,阶层剧烈地分化,社会严重地不公,人心空前地冷漠……希望这种小说给读者带来一点情调和趣味,让人们的心灵得到一丝放松与抚慰,从而使没意思的生活变得稍微有意思一些。”③胡怀琛在《中国小说概论》中指出:“小就是不重要的意思。说字,在那个时候和‘悦字分不开的……小说就是讲些无关紧要的话,或者讲些笑话,供给听者娱乐,给听者消遣无聊的光阴,或者讨听者的喜欢。这就叫做小说。”④这种对小说的界定当然是不全面的,但就小说的娱乐性来说,这是中肯的。晓苏的小说无论是从构思还是人物形象,还是语言艺术都极具娱乐性,然而所不同的是,这种娱乐性只是其作品的物质外壳而已,作者是借这种娱乐性来关照社会,关照人生,关照人性。正如人们评欧.亨利小说所说的“含泪的笑”一样,读者在作品娱乐性的语言享受之后,内心深处却有一种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性的关怀和思考,而这种关怀和思考往往有一种切肤之痛的感受。

《三个乞丐》中有这么一段文字:“老板读到这里,猛然停了下来。他嘴里觉得有点儿干。打杂的问,你怎么不读了?……老板小声说,求你把身子坐直,别让胸脯露这么多!他说完,用舌头舔了一下嘴唇,又喝了一口水,才接着往下读。打杂的把腰直起来坐了一会儿,不久却又弯了,恢复了原状。老板的嘴又开始发干。这不能怪老板,打杂的乳沟的确太深了。要说,也不能怪乳沟,要怪只能怪奶子。奶子要是不那么大,乳沟会这么深吗?”你看,这段叙述讲食堂老板偷看小姨子的奶子时,却硬生生引出一段关于偷看的原因的大讨论来。究竟是奶子太大?还是乳沟太深?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正如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这是一个没有问题的问题,读后,只能让人喷饭。这种毫无意义的讨论,实际上是人的本性的展示,是人们对美的渴望和追求。正如刘晓波在《审美与人的自由》一书中指出的:“人的各种欲望的无限性和生命本身的有限性所构成的无法调和的二律背反,在终极的意义上决定了人往往处在永恒的失望、分裂、挣脱之中,同时又在永恒的希望、憧憬、追求之中,正是在希望与失望的交替中,人的生命迸发出光辉。”⑤晓苏小说中有很多“生命二律背反”的情节的描述,这正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文学永恒的史命。

注 释

①晓苏著《文学写作系统论》第41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②《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7卷第10页,载刘安海著《小说创作技巧描述》第60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③晓苏著《暗恋者》封底文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④刘安海著《小说创作技巧描述》第21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⑤刘晓波著《审美与人的自由》第4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第1版。

(作者单位:湖北麻城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世俗乞丐食堂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乞丐面
三千食堂
乞丐虎
不愿向世俗投降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