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对话
2017-04-10任远
任远
内容摘要:本文以若干经典文本为基础,分析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对話为手段,发现新问题,有话想说;创设兴奋点,有话可说;找到矛盾点,有话必说,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对话 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简言之是将文本置于读者与作者之间,让三者融合贯通,在语言交流中实现思想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才有可能更好地反思自我,形成新的自我,不断进入新的精神境界。
一.发现新问题,有话想说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会转换视角,多角度地看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和突破,进而使学生有话想说。如《孔雀东南飞》中,如何看待刘兰芝的被遣回家?她是被逼迫赶回家的还是主动求归的?是因为她的不贤慧吗?是因为夫妻二人感情不好吗?是因为她“行动自专由”吗?是因为二人“门不当户不对”吗?还是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面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话,学生得出了焦仲卿从小由母亲长大,形成对母亲过多依赖,因此性格中过于软弱这个结论;通过对话,学生认为可能恰恰是因为夫妻二人感情太好从而引起焦母的嫉恨;通过对话,学生还认为,焦仲卿是可怜的人,他在所谓的孝的名义下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在孝的名义下牺牲了爱情,在孝的名义下举身赴死,以更大的不孝回报了眼前的孝……再如鲁迅的《药》中,夏瑜说阿义可怜,茶客们也认为阿义可怜,夏瑜认为的可怜与茶客认为的可怜意思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什么不同?通过对话,学生们谈了自己的看法:夏瑜说阿义可怜,是将阿义看成普通劳苦大众中的一员,泛指一切尚未认识到革命有必要性,尚未在思想上觉醒,尚未意识到自己属于不幸,属于不争的那一类有待解放的群体中的一员;而茶客们认为阿义不幸,指的是浅层意义上的,属于可怜的原意。通过对话,学生们还进一步地意识到,说阿义可怜的夏瑜其实也是可怜的,因为他所做的事业无人能理解,无人会支持,他是精神上的孤独者,事业上的独行者。
二.创设兴奋点,有话可说
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从文本中发现学生兴奋点所在加以讨论。如老舍《我的母亲》中母亲含泪送“我”出门,为何含泪?泪水中包含着什么意味?为什么是含泪而不是流泪?通过对话,学生们得出如下可能:泪水中包含着筹措学费的艰辛;泪水中包含着无法让孩子体面求学的难堪;泪水中包含着孩子有书可读,终于成才的欣慰;泪水中包含着想起孩子的父亲,想到自己的艰难;泪水不能流下,只能含着,又是母亲担心孩子伤感,强作坚强的不易……再如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别里科夫与周围环境的种种格格不入进行比较,然后加以讨论、对话,也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文本的兴趣。周围的人的羊毛衫与别里科夫的厚棉衣;四周条条大路与别里科夫的独向角落;阳光灿烂的天气与别里科夫总是拿在手中的雨伞,学生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这是一个与外界极不协调,与时代、与生活相背离的怪人,这也是文本要告诉我们的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再如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当她的孩子阿毛不幸被狼叼走后,祥林嫂开始跟周围的人反复诉说这件令她心痛不已的事,在讲述的过程中,祥林嫂经历了主动讲述,他人乐闻——再次讲述,他人反感——不再讲述,他人求闻的三个阶段,如何看待这三个阶段,这里面反映了人性的什么特点?这里面是否带有当时那个时代的烙印?将这些问题大胆地交给学生,在讨论对话的过程中,思路会渐渐清晰,答案会渐渐明确。
三.找到矛盾点,有话必说
在阅读文本时,找到文本内容和形式与阅读经验和习惯中的陌生化并加以分析,就是我们常说的在矛盾中寻求对话的可能。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的情感矛盾:在说与不说之间。从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没有——没有——还是写一点罢——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来……看来,鲁迅的内心世界是充满矛盾的,说,还是不说?这真是摆在学生们面前的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种内心纠结、痛苦、彷徨、迷惘、挣扎、犹豫之中,鲁迅的两难也成了学生们对话的基点所在。再如孙犁《荷花淀》中的水生嫂,本是一个编席能手,“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可是,当她听说水生第二天就要到大部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个细节上的矛盾,恰好可以看出水生嫂内心的震动:这震动中有对丈夫的担忧,有对丈夫的深情……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新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有助于激活学生对文本赋予的新的意义,有助于使学生的阅读活动从对文本的被动、消极的接受到主动、积极地参与。
(作者单位:武汉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