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
2017-04-10王蕊
王蕊
内容摘要:高等职业教学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需要立足于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需要,为此,需要对高职院校的修养教育进行加强,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担当着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重任,应该首当其中的进行改革,使得培养的学生可以有更好的人文素质来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
关健词:就业导向 高职语文 改革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受语文学科性质单一“工具论”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仅仅是学生考试升学的工具,这种现象在工科院校更加的突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些工科职业院校里面知识强调学生的技能、技巧等,学生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培训和考证上面。学生在这样的教育导向的影响下,并不会对人文教育产生兴趣,因此高职大学语文也就成为了思维惯性,渐渐的走向了边缘化。除此之外目前大多的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也也就造成了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目标没有达到学校要培养的人才目标。当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语文的教学主要还是以高中的篇章讲解方式,通过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学校这种仅仅对知识的强调使得大学语文课程枯燥无味,并且培养的学生大多知识记住一些知识点,但是并没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也就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同时大学语文教育自身存在问题,导致语文教学忽视了社会需求导向问题,造成语文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仍以讲解篇章为主,对中学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系统的强化,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思想认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水平。强调知识的系统和深广,使原本精彩纷呈的大学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知识记忆得较多,但实际操作能力很差,口头表达、应用写作、人际交往往往达不到就业岗位要求。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1.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育理念。需要依据工作职责明确这种职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然后依据能力来进行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组织等。传统人们的观念是人的能力是和人的专业紧密相连的,并没有考虑人的人文基础。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传授知识,也就是还停留在“学科本位”上。这样的教学理念使得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主要是以系统并且全面的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并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结合,这也就导致了学生没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的进行。教师需要明确学生今后将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并且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以次进行课程教学。在教学中要重点的突出实用性和科学性,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杰哥,展现当前教育能力为本的理念,增强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性,树立以能力为主的新理念。
2.以就业为导向,更新教学方法。老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依据本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在借鉴以往的教学经验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专业,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既符合该项课程的需求,又符合语文教学固有的规律。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讨论时教学来说,它比较侧重对主课堂以及次课堂的结合,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探讨”和“热点人物讨论”等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小组开展谈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一个学生都要为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亲身的参与到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得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经过讨指定一人进行总结,教师对总结进行点评,并对想法新颖的小組进行鼓励。利用这种讨论的教学方式来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传统老师教学的关注点主要是追求成绩的考核,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应该改变这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的专业和就业的需求,将考试内容和当前的实际应用进行结合,不仅对学生进行理论考核,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例如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考核:第一方面是对过程进行考试,主要包括学生平时上课出勤情况、上课表现情况、作业和各种训练项目完成情况;第二方面是对结果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期末考试以及综合训练完成状况进行考核,教师可以通过传统的试卷和小组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第三是对时间活动进行考核。比如学生参加的各种比赛,学生考的各种和专业相关的证书等都可以纳入到学生的成绩评定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三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锻炼,使得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凌成树,田广东.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对策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3(20):86-88.
[2]宗美娟,张成涛.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J].职业时空,2013,9(6):14-18.
(作者单位:沈阳汽车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