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体验平台 创作精彩美文
2017-04-10陈建英
陈建英
一.案例背景
背景一:
本次作文教学缘于学生常为写文章而伤透脑筋,一贯以来,作文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作文就是为了得到一个较高的分数。为此,学生习作中常出现这两类文章:第一类是材料枯竭,篇幅短小,语言平淡,主题空洞。第二类是长篇大论,语言华而不实,假话套话遍地是。宋代李涂曾指出:“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华而难于质。”显然,文章的生命在于“真”,说真话,吐心声,这种带有质朴自然美的作文才是精彩美文。否则只能是剪彩为花,刻纸为叶,鲜艳一时,终难流传。由于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在写作时忽略了曾体验过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只是一味地胡编乱造,才写不出好文章来。《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所以开设这节作文课,为学生搭建体验平台,就是为了鼓励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捕捉生活中“真”,将自己感兴趣的事和人融于作文中。
背景二:
回顾以往,以前的作文指导我只是结合作文题目作一些技巧上的指导。如怎样拟题;如何引入;中间写什么;结尾又要注意哪些问题等。整堂课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在这样的作文课上,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近年来我对自己的作文指导课进行了反思,并遵循新课改“重体验”这一理念作了大胆的改革。本节作文课,体现积极自主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案例准备
为了让学生有组织地参与“体验感悟——交流成果——梳理整合”这一系列活动,教师先出示三大体验区并作简单诠释:A、寻找诗意(拍摄美景,感悟自然);B、剖析人性(记载故事,探究内心);C、感悟人生(引录妙语,经典点评)。让学生自主选择,同一体验区的成员组成一组,在课前准备时要求集体活动。起初,一些优秀生不约而同地组合成队。一些平时写作不好的,活动能力薄弱的学生面对“体验区”的选择不知所措。发现这一苗头后,我及时引导,良莠调配,使各体验区成员有强者带头引领一些弱者,生生携手,不同层次的学生互动互补,每一个人都有事可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案例过程
(一)置身情境,体验生活
成员组合好后,活动的展开就成了大家翘首以待的事。为使活动有效推进,我把每一个体验区的任务作了具体规定:“寻找诗意”组要求拍照和摄像为主,把自然美景以图片的形式保存,并要有文字解说。“剖析人性”组要求仔细观察周边的人,用生动的语言记录相关的事件,以课堂中讲故事备用。“感悟人生”组要求摘录富有人生哲理的名言,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体验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
(二)分享成果,升格感悟
一星期过去后,第一轮的“体验感悟”结束,同学们急于在作文课上展示自己的体验成果。考虑到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太费时,于是我要求每一体验区推出最佳作品加以参展。这个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于是整节课就按以下步骤操作。
1.“寻找诗意”体验区:
成果呈现方式:以多媒体形式出示图片,并配文字解读。这里摘录部分成果。图一《初冬的小溪》“初冬的小溪是恬静的,宛如一位害羞的姑娘,静静地,缓缓地流淌着。偶尔,它也会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浪花,但仍然是静静的,缓缓的。当一片片枯黄的叶子飘落下来,小溪便把它们接住,任它们随意流动。一片片叶子犹如一条条金色的小船在水面上滑行。”图二《晚风下的落叶》“一阵萧瑟的晚风袭来,片片落叶从枝头飘零,在空中旋转,随即又像完成使命似的悠悠地落到地上,与根为伴,仿佛在说‘来年又是一片绿。”
2.“剖析人性”体验区
成果呈现方式——讲故事。这里选取两个故事则要。《我家的弟弟》摘要:……弟弟一进门,神采飞扬地对正在厨房里做饭的妈妈说:“今天我们英语试卷发下来了。”“哦!”妈妈一边洗菜一边应答着。“你不想看看我的试卷?”弟弟脸上洋溢着笑容。“等一下,我正忙着呢。”“再不看,我不给你机会看啦!”“好,好。”妈妈用围裙把手擦了擦,走出厨房,来到弟弟跟前,从弟弟高高扬起的手中拿过试卷,“哦,98分。”“妈,你咋不问我们这次最高分是多少?”“多少呀?”“99分”“那你是第二了。”“那倒没有,98.5分也有一个。”“老妈,你英语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我可以教你。”弟弟在妈妈面前铺开试卷指指点点比划着。我在一旁窃喜,“弟弟呀,不管你怎么卖劲,今天可要不到妈妈的一声表扬了,老妈也真是,咋不懂儿子的心呢!……《杂货店老板》摘要:……今天妈妈回来告诉我们一件事,说当今的世道真正现实。下午她去杂货店买一把小椅子,说是放在卫生间晚上洗脚时可坐坐。“老板,你们这小竹椅子多少一把?”星期天由于生意好,老板对这一笔不起眼的小买卖没放在眼里,爱理不搭理。“啊哟,张老师,你在买什么?”邻居李杰妈大着嗓门嚷嚷着,谁知这一声嚷,极其吸引了老板,他快步走来:“哦,你是老师,想买什么?看中了优惠卖给你。”“老师,你教什么?”“教初中。”“啊,我儿子也读初中,你是镇中的老师?”“对呀!”“太巧了,我儿子读初二。”老板满脸堆着笑容,一边双手利索地在众多的椅子中帮我老妈挑选结实的,一边嗑着话儿:“我儿子二(2)班,老师教哪个班?”“二(7)班。”老板一听,手中的活儿明显慢了下来,尴尬地说:”你自个儿挑挑,这些椅子其实都好的。”
3.“感悟人生”体验区
妙语分享,以PPT形式出示课前收集的关于人生的经典妙语,并穿插自己的理解。引录部分妙语:(1)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常常翻过;聪明人却细细阅读。为何如此?因为它只能读一次。(尚保罗)(2)抛弃今天的人,不会有明天;而昨天,不过是行云流水。(约翰.洛克)(3)春天把花开过就告别了。如今落红遍地,我却等待而又流连。(泰戈尔)(4)如果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总是平平常常毫无变化,那么生活多年与生活一天是一样的,完全的一致会使得最长的生命也显得短促。(曼恩)(5)我们常常不去想自己拥有的东西,却对得不到的东西念念不忘。(亚瑟.叔本华)
(三)关键环节,片断导练
剛才大家展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可谓是至真至美,五彩纷呈。现在要求每一个同学结合课件中所出示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片段。可写人记事;可绘景;亦可说理。具体要求:写人记事的要找准情感的触发点,真切地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景的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细致,生动有序地加以描绘;说理的可结合教师出示的名言,再联系实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写毕,学生当堂点评,教师补充。教师多媒体出示的问题如下:1、你熟悉的人中哪件事或哪一种神情举止最能触发你的情思?试写一个细节。2、择取校园一景物,写出初冬景物的特征。3、结合列宁的一句名言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四)优化素材,用情成文
“优化素材,用情成文”是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作业布置”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前面体验感悟,享受成果,片断导练的基础上,从手中的收集的素材中挑选一个感兴趣的,加以一定的拓展和延伸写作成文。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字数不少于700字。5、不得抄袭。
四.案例反思
反思这堂课,我觉得有如下收获。
(一)“自主,合作”是这节课的特点。学生能在放松的状态下感受写作的乐趣。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课前的素材准备由于与拍照、摄像、摘录、讲故事等活动结合起来,学生能做,喜欢做且可以做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二)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方平等对话的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搭建好平台,这个平台应该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依靠、途径、方法,提供观察感受的对象。从这堂课来看,学生在课前的素材准备,课中的交流互动,课后的整合优化,每个环节学生都能愉快参与,一环一环,循序渐进。在成文时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做到了有事可述,有情可抒,有理可论。改变了以往苦于下笔的难堪境地。作文的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值得商榷的地方有:体验感悟的题材太宽泛,口子一大,教学的深度就不够。
(作者单位:浙江省华维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