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起步,不妨从词语积累入手
2017-04-10侯东俐
侯东俐
山西省介休市光明小学
在小学阶段,一二年级阶段称之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有了习作的内容,也就是我们过去说的“作文”。不管是“习作”还是“作文”,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用语言文字书写、表达的起步阶段。在学生习作起步阶段,做什么,怎样来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学生日后作文的成败。因为前者是一个目标、方向、意识的问题,后者则是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策略的问题。如果目标、方向不清楚,做再多的努力,收效都可能是极其微小的。面对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老师该有哪些教学意识和行为呢?
一、词语是作文最基本的元素
作文的过程,就是把作者的思想、情感、体验用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每个人,因为生活,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这就为每个人能够作文提供了前提条件。但有了这些,绝不等于有了作文或就能写成了作文,因为作者所有的这些体验,都需要用语言符号来书写、来表达,才能得以实现;没有这个載体,写作文这件事就无法完成。所以,词语的积累和拥有状况,对要进行习作的孩子来说,不是相当重要,而是必不可少。如果把作文比作一座大厦,用来作文的词语,就是构筑这座大厦的沙子、水泥与砖石;没有这些最基本的元素作基础,再好的设计都是“空中楼阁”。
学生要想写作文,就少不了词语,而词语不是天生就有的,因此积累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词语要积累,更要运用
说到词语的积累,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能“解决”了的问题。这方面,最基本、最传统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多多地摘录阅读过程见到的好词、好句;不仅要摘录,最好还能背诵下来。如果这种方法确实非常有效,那么,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应该就很少有没词或不能表达的现象。可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说明这种传统的积累词语的方法是存在问题的。为了说明这一点,我来举个例子。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流量”成为和手机密不可分的共同体。现在不少手机套餐里,都包含有流量“赠送”的内容。是的,每月电信商是把几百兆的流量给了你,但是,如果一个月结束了,你却只使用了其中很少的一点儿,甚或一点儿都没有用这个流量,你能说你真正地拥有过这些流量吗?而只有你用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通过上网的方式使用了这些流量,才能实现你拥有它的价值,才算得上是一种真正的拥有。
现在,我们再返回头来看看传统词语积累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只是让孩子努力的摘抄了那些好词、好句,甚至背诵了他们,但是,我们让孩子们积累的这些好词、好句在作文中得到运用了吗?没有让积累的这些词汇显示其应有的生命活力和价值,能说孩子们真正拥有这些词语了吗?如果没有运用或运用很少,这和电信运营商“赠送”你的那些“流量”有什么区别?所以,积累词语,关键并不是接触词语的多寡,也并不是把词语静态地储存到孩子的摘抄本或记忆库里,而是能让孩子接触的这些词语在作文里得到多大程度运用,将极其有限的词语最大限度的在作文里运用起来,才是关键的关键。
三、为学生挖掘生活中那些“小”的写点
那如何让学生积累的这些词语得到运用呢?从老师的角度来讲,那就是从生活挖掘写点,让学生发现写的素材,养成写的习惯,最终让积累与写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或许,有老师会说,让刚刚学习作文的孩子要经常地写,现在的孩子生活又很单调,哪里有那么多可写的内容啊?存有这样的观点,是因为我们一方面没有将写与生活完全融合的观念,另一方面,是我们为孩子选取写的内容时,着眼点偏高、偏大了,觉得生活中值得写的事情太少了。我们都熟悉一句话:生活中,处处都有作文。问题是,这其中的“处处”体现在何处?如果我们的着眼点是那些“有意义”的事情才可以写成作文,生活中这方面可写的内容的确不多。而如果我们把孩子的写只当成一种“练笔”,让孩子们写他们觉得“有意思”的内容,甚至连“意思”都谈不上,但孩子却愿意写,在这方面着眼,那孩子可写的内容就很多了,并且也会实现乐写。在乐写的过程中,孩子注意力是集中的,情绪是激动的,必能激活自己的记忆储存,让储存的词汇得到运用,词汇运用的频率越高,这些词就越是属于自己孩子的。
所以,作为起步阶段的一个老师,我们一方面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有对新鲜词语有敏感的意识,要把这些以前没见过的词语有收集、记录的习惯,最好还能将这些词语做一些归类与整理(归类和整理的过程,既是一个加深印象的过程,更会让学习者在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时,第一时间里跳出与之相关的词汇来,从而实现语用的目的),更要给学生设置一定教学情境,刺激、诱导学生积累词语的运用。
只有让学生积累的词语由静态储存变为一种动态的运用,让学生积累的词语经常“翻翻晒晒”,见得阳光越多,它们才越不会“发霉”,才能成为孩子自己的,作文时才能做到思到词到,笔端活泼泼地流淌着、跳跃着鲜活的情感与生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