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尖下的石头

2017-04-10米柯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青石贾平凹石头

四川省金堂县赵镇二小

【教材简析】

《丑石》通过描写一块长年累月埋没于污泥荒草中的石头,不但没有被村民们重视,反遭咒骂和唾弃,某一日被一位天文学家发现,终于成了无价之宝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抒发作者对那种不屈于误解、甘于寂寞生存的高尚情怀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表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作者贾平凹以独特的视角,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写法上采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描写等多角度呈现,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将丑石写得丑到极致,笔锋一转又突出其美到极致,字里行间流淌着哲理思想。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描写丑石的写法。

2.学会对比描写,尝试侧面描写。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和线索。先写了丑,又写了美。

2.从不同角度描写丑石之丑的方法。

【教具准备】

PPT

【设计总述】

我借《丑石》这篇例文,深度剖析微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从描写丑石“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的直接描写入手;抓住“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教学生学会对比描写;通过奶奶、伯父、石匠等对丑石的态度,让学生认识侧面描写,并让学生尝试侧面描写。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聊石头。在石头的世界里,你知道有哪些石头?

生1:雨花石。

师:你能用一个词语修饰它吗?

生1:我知道绚丽多彩的雨花石。

生2:还有坚硬的花岗石。

生3:山上还有细腻的红砂石。

师:老师也给孩子们分享一些石头(出示PPT):美轮美奂的孔雀石、普普通通的鹅卵石、洁白细腻的石灰石、五彩斑斓的雨花石、璀璨夺目的钻石。

【设计目的:利用漂亮的石头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对比描写素材做铺垫。】

二、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师:有一块石头,它没有花岗石的坚硬,没有雨花石的多彩,更没有钻石的夺目,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就是贾平凹妙笔下的——丑石。(板书:丑石)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文本,探究贾平凹语言表达的奥妙。贾平凹用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它丑的特点,请你在书中找出来。

生:我觉得是这一句: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出示PPT)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师:请你观察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我觉得作者直接写出了丑石的丑。

师:作者写的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呢?

生:这个短短的句子,作者居然用了四个丑字来写丑石的丑。

师:一句话连用四个“丑”字,难道不觉得重复啰唆吗?

生:我觉得不重复。

师:那请你说说连用四个“丑”有什么好处?

生:用四个丑字说明这个丑石丑到了极致。

师:这块石头真是丑到了极致。那么通过你的读,读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生齐读)

三、感悟丑,学写法

师:丑石是如此的丑,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写得生动具体的呢?

(出示PPT)

作者是怎样描写丑石的“丑”?

①默读1~5自然段。

②抓住关键词句批注。

1.学生自读、批注。(5分钟)

2.交流,相机微写作。

生:我找到的是这一句: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

(出示PPT)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一句作者写出了丑石的外形丑,颜色丑。

师:像这样抓住事物的颜色、形状、声音等来描写,就是直接描写(板书),从三年级学写作文,同学们就经常用到这样的写法。

生2:我还找到这一句: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

(出示PPT)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

生:这句话我觉得是拿丑石和汉白玉、大青石做比较,突出丑石的无用、丑。

师:为什么要选汉白玉、大青石和它比?

生:因為汉白玉细腻,大青石光滑。

师:它们有的特点,丑石都没有,所以在选择对比事物时一定要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比什么?

生:汉白玉细腻可以雕花;大青石光滑可以浣纱捶布。它们都有用,而丑石无用。

师:先比质地,再比用处。

师:作者用什么语言把丑石和汉白玉、大青石做比较?

生:作者用了“不像……也不像……”。

师:还可以用什么语言表示对比?

生1:不如……也不如……

生2:没有……也没有……

生3:比不上……也比不上……

师:作者选择的是汉白玉、大青石来做对比,如果是你会选什么来比呢?

生:我想拿花岗石、石灰石和它比较。

师:你能像作者那样,用上表示对比的词语说一说吗?

生1:它不像花岗石那样坚硬、美丽,也不像石灰石那样洁白、细腻。

师:你抓住了花岗石、石灰石的特点和它对比,如果能抓住它们的用处就更完整了。

生1:它不像花岗石那样坚硬、美丽,可以成为建筑上的好材料;也不像石灰石那样洁白、细腻,可以修房造物。

生2:它不像金刚石那样坚硬无比,可以切割玻璃等硬物;不像水晶那样晶莹剔透,可以装点华美的房屋,也不像钻石那样极为稀少而可能价值连城。

3.迁移运用,创新表达。

师:在我们的世界里,不光是石头,还有好多事物也有鲜明的特点呢。请你用对比的方法突出它的特点。

4.选材,拓展思路。

师:你准备写哪个事物?

生1:我准备写小草的顽强。

生2:我准备写蜡烛的无私。

生3:我准备写星星。

师:想一想,你准备突出它的什么特点,准备选择什么事物和它对比?(生自己练习说)

5.交流、点播、评价

生1:小草,没有花儿那样芳香,惹人喜欢;也没有大树那样,高大挺拔,为人庇荫……

师:但是它却有顽强的生命力。

生2: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菊花的尊贵典雅,没有水仙的婀娜多姿,但却有着超凡脱俗的傲骨。

师:小草、花朵都是植物,还能说说不同的事物的特点吗?

生3:星星没有太阳那样伟大,也没有月亮那样美丽,可是它们在暗夜里却能组成一条闪闪的银河。

师:孩子们的对比写得很精彩,相信在你们的作文中,老师也能看到这笔尖下的精彩。文中还有一处也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汇报)

(出示PPT)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力气,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

【设计目的:对写作方法的提炼和总结是指导学生习作的有效途径,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使学生对创作方法有路可循,有法可鉴。用课文篇目做例子,现身说法,这样更具有说服力,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便于借鉴和摹仿。】

四、侧面描写

师:还用了什么方法写丑石的“丑”?你能找出这些句子吗?

1.生找句子,汇报。

2.出示PPT:

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

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

师:请大家看看这些句子,作者从哪些角度突出丑石“丑”的特点的?从奶奶这个角色,主要抓住她的什么来写的?

生:从奶奶这个角度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

生:从石匠这个角度是抓住了人物的动作。

生:从我们这个角度是抓住了人物的想法。

生:从伯父这个角度是抓住了人物的态度。

生:除此以外作者还抓住了花、树这一环境描写来衬托丑石的丑。

师:(小结)作者贾平凹从多视角、多角度把丑石的“丑”写得具体可感,我们试着练习,用侧面描写来写出某事物的特点。

3.师:你想写什么?准备从哪些方面、角度来写?

生1:我想写榴莲的臭,通过爸爸推开榴莲,妈妈捂住鼻子来写。

生2:我想写天气的炎热,通过花、草、树木、小狗、行人等的表现来写出。

4.学生练笔。

(出示PPT)

校园的美

考试的静

比赛的激烈、紧张

……

5.投影,修改学生习作

6.学生自己修改。

7.展示修改后的作品。

五、抛问题,引深思

师:作者用了那么多笔墨写丑石的丑,他仅仅是为了写丑吗?文中的哪一句告诉了我们?

生: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出示PPT)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师:作家笔下的石头如此奇妙,先是丑到极处,笔锋一转又突出其美到极致,像这样的写法就是先抑后扬。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波澜起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当代散文名家杨朔的《荔枝蜜》,细细品读,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与大家共勉:学习无止境!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通过组内磨课、校内研讨等多次活动,反复对照改进教学,明显感到对文本理解越深刻,和文本走得越近,解读文本的能力越强,则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就会越强。在教学展示中,我努力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越精细,生成越精彩”。但是也担心预设的太过于精细,灵活性和精细性平衡不好的话,一不小心会走入死胡同。最初,我理解的微写作,便是文章中所有的写作训练点都要抓出来,然后进行融合,第一次课后,我才发现这跟平时的读写结合课没什么两样,虽然抓了很多点,但到最后却变成了整篇文章的练习,根本不能体现其微课的特点。在大家的建议下,于是有了第二次的设计:我抓住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对比描写以及作者巧用精准的动词这四个点,进行第二次磨课,但到了最后还是成了整篇作文教学。

我从头开始反思我的教学设计,开始细细品味微课的奥妙。首先,我从微写作的原始出发点开始思考:微——在于它的小,虽然做不到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样恢宏,但也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一般小巧精致的耐看,每个微小的点都应该有不同的训练方式,于是,我让学生自己感悟直接描写的方法;对比描写,让孩子练说;六年级的孩子开始接触侧面描写,让他们学写,这样层层推进,步步提升,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更好书写出自己生活的感悟。

精彩的课堂源于组内几位名优教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是自己个人成长的不懈动力,自己的点滴进步都与学校和同事的倾情投入息息相关,是赵镇二小这种“和谐、开放、互助”的教研氛围,让我找到了个人成长的支点。相信,有了趙镇二小这样优秀的教研团队,我们学校的每位教师和学校的教学与管理都会走得更远。

【陈积泽点评】

米柯老师借助文本,巧妙设计,从揣摩语言、习得写法,到用好例子进行练笔,最后迁移运用,创新表达,层层推进,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构建课堂。米老师在课堂上借《丑石》这篇例文深度剖析微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从直接描写入手,教学生学会对比描写,尝试侧面描写,经过六分钟写作,同学们各显神通,妙笔生花,一篇篇妙趣横生的微作文赢得了在场名师的一致称赞。

【黄晓梅老师点评】

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写作,还是新课的学习,都好像是各自为政的感觉,今天这堂课把新课和写作结合得非常好,同时也给我们老师留下了深深的思索。以前我们在思想上不重视作文课,总觉得练与不练差别不大,感觉无从下手。于是我们的作文课往往或空讲一些写作技巧,或拿一个题目简单分析就让学生直接下笔写作,学生是听了很多的写作技巧,但没有过手,一到实际写作时,还是一片茫然,无法写出漂亮的文章来。米柯老师的这堂作文课通过精彩的介绍,结合具体的实例,融写作于新课,而且来得精致细腻,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侧面描写、对比描写、欲扬先抑”等术语的理解,而且也明白了怎样作文才能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加强了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学生对这个技巧迅速过手,通过现场即兴的片段写作,好文段层出不穷,充分证明这堂课是成功的。虽然这样的教学设计看似简单易学,操作性强,但是其实也是需要很多积累和内化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精耕细作,总会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作者简介

米 柯 四川省青年名师,成都市骆志菊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金堂赵镇二小教师。她对读写结合教学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善于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孩子阅读和写作,所撰写论文分别获国家、省、市一二等奖,多次在省、市上示范研讨课,均获得好评。

猜你喜欢

青石贾平凹石头
捉鱼摸鳖的人
贾平凹的手
别小瞧了石头
石头里的鱼
最有意义的生活
月迹
院子里的那块青石
大青石圆梦记
我可以向它扔石头吗
有关老师的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