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7-04-10丁文婧
丁文婧
442000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心内科
个性化护理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影响
丁文婧
442000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心内科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平均舒张压与平均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疗效,有利于稳定血压,提高心功能,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预后
资料与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 组 男 22 例 , 女 12 例 , 平 均 年 龄(47.68±12.13)岁,平均病程(12.32±5.48)年,高血压病2 级 16例,3级18 例,心功能Ⅱ级9例,Ⅲ级19例,Ⅳ级6例;对照组男 24 例,女 10 例,平均年龄(46.39±12.74)岁,平均病程(13.18±6.52)年,高血压病2 级 15例,3级19 例,心功能Ⅱ级8例,Ⅲ级21例,Ⅳ级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 上 对 比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患者入院后均由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控制血压、营养心肌、利尿等治疗,向患者介绍医院制度、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饮食、休息、活动,监测患者血压。对于病情较重、心功能较差的患者,予以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测病情。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①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患者病情及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印发健康宣传手册,手册内容包括详细的饮食指导,推荐适合患者的营养食谱,各种药物的功能作用及服用方法,介绍不同心功能分级的症状,出院后自行监测血压的频率与方法,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及病友交流会,每周向患者发放1次调查表,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对每个患者认识的不足之处强化指导。②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况与血压密切相关,针对焦虑、紧张的患者,要适当采用心理护理,在与患者沟通时,语气要温和,具有耐心,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对其错误的认知及观念及时予以纠正,竖立对疾病正确的认识,并对患者进行鼓励,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家属同样要做好沟通,让家属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③病情监测-反馈:成立护理监测-反馈小组,设立专门的监测-反馈表,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监测,每次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并做心功能评定后做专门的记录,并记录反馈后的处理方法,处理完毕后再行监测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疏漏,有利于医师及其他护士及时掌握患者病情。
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1]:近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功能恢复到Ⅰ级,各项检查基本无异常;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心功能提高2级而未至Ⅰ级,各项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好转,心功能提高1级而未至Ⅰ级,各项指标有所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心功能、各项检查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死亡。②客观指标:治疗后平均舒张压、收缩压、LVEF。
统计学方法:对数据均采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 效率 94.1% , 对 照 组 治 疗总 有 效 率82.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及LVEF对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平均舒张压与平均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 , 差 异均 具 有 统 计 学 意义 (P<0.05),见表2。
讨论
高血压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患病5~10年可发展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引起各种并发症[2]。由于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病情漫长反复,难以根治,部分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应告知患者除了药物治疗,配合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坚持适当的运动,可以控制好血压,预防并发症,竖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而对于 部分处于心功能代偿期的患者,往往由于症状不严重,不能正确认识疾病长期发展后果的严重性,又容易导致放松警惕,应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其正确地认识疾 病,引起足够的重视[4]。还应 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因为患者血压水平直接影响到远期预后,除院内监测,院外患者自测同样重要,要告知患者定期测量血压,或推荐合适的自测仪器,嘱咐患者按时服用药物,不能随意停药、换药,一旦血压有明显波动或有明显不适感,要随时复诊,以免耽误病情。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及LVEF对比(x±s)
在本研究中发现,对于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疾病监测-反馈的个性化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疗效,更好地控制血压,提高心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该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的护理目的不仅仅在于院内控制,更在于保证患者长期的坚持,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将追踪患者更加远期的预后状况,进一步探讨个性化护理所带来的深远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 [S].北京:中国医药 科 技 出版社,2002:68.
[2]陈宝如,卢柳霞,饶媛.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68-69.
[3]陆宏艳,龚远红,陆琳.循证护理在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 2011,17(19):124-125.
[4]廖利兰.谈如何护理高血压病[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0(1):210.
表1 两组的血糖达标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和医学营养治疗的知晓率比较[n(%)]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重要的基础管理措施和决定糖尿病管理成败的关键。个体化健康教育是糖尿病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治疗依从性,应当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全过程。而医学营养治疗是糖尿病基础管理措施和决定患者能否达到理想代谢控制的关键因素,可以纠正代谢紊乱,减少CVD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健康状况,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二者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2]刘红.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10(9):2807-2808.
Effect of ind ividualized nu rsing on the prognosis o f hypertension patien ts com p licated w ith chronic cardiac insu fficiency
DingWenjing
Departmentof InternalMedicine-CardiovascularTaihe Hospital,Shiyan City,HubeiProvince 442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Methods:68 hypertensive patients complicatedwith 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were selected. They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ersonalized nursing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LVEF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group (P<0.05).Conclusion:For hypertension patients comp licated with 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the personalized care can improve the curativeeffect,help to stabilize blood pressure,improve heart function,improve prognosis,improve the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Individualized nursing;Hypertension;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Prognosi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9.86